中國股市:有多少交易者活成了賭徒的樣子?看完大徹大悟

2019-11-16     狼行華爾街

有多少交易者活成了賭徒的樣子

交易里一個最大的實踐性謬論在於人明明是非理性的情緒性的,但是各種技術分析理論卻一直以理性人為理論展開的前提。

人們在實踐中總結理論的初衷是為了更好的認知所有的事物,但是在交易的世界裡卻是很容易捨本逐末,越是追求完美不虧錢的理論就越是容易讓自己忽視本該重視的東西。

在諸多的技術分析理論中無一例外的假設了每個交易者都是根據可得信息作出最優決策的理性成熟的交易者,不會恐懼,不會衝動,但是這可能麼?也許在非開盤時間會可能,但是在開盤時間內幾乎不可能,腎上腺激素的分泌可不是自己可以理性控制的,並且人性的缺點有優點是與生俱來的,人本身最擅長的就是為了滿足感性慾望可以喪失理性決策的能力,這也是知易行難的癥結所在。所以前提條件達不到,最炫彩的理論也只是沙上的塔。

人生來皆有賭性,所以澳門和拉斯維加斯成為許多賭徒試圖逆天改命高的翻身地,不否認,人的一生總是需要破釜沉舟的堵上那麼幾次,只是有的交易者從進行投機交易開始不是抓住機會賭那麼幾次,而是每一次都在賭,誰能一直都可以承受賭輸的後果?贏了可以會所嫩模,就怕輸到最後連工地搬磚的機會都沒有了。

如果說非要分出有什麼區別的話,只能說有的交易者把交易視為一種工作,他們不奢求每一次都可以賺錢,更不奢求一夜暴富,但是一直在追求一種大機率的勝面,只有在機率之內的時候才會進場交易,而有的交易者把交易視為一種賭運氣,期望每一次交易都可以盈利,認為機會遍地都是,沒有進場時機的選擇,更不要提什麼資金管理與交易系統。

另外,不要輕言盤感,如果沒有經歷過許多次賺錢與虧錢的交易,就不要用盤感來安慰自己,並覺得這是一種天賦,這種做法也只不過是一種與賭博沒什麼區別的衝動,行情從來都不會因為你的自我感覺良好而上漲。

魚的記憶只有三秒,其實人的記性也長不了多少,好了傷疤忘了疼,每一個虧錢的交易者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方面都一無是處,只不過總是在重複的翻著同一個錯誤,就行一個徹底的賭徒腦子裡總是想著暴富與翻本,雖然這次扛單扛到痛心疾首,幾乎無一例外的下次還會繼續扛單,在這種惡性循環里,就看誰能夠強迫自己跳出心理舒適區,每一個交易者都希望可是在這個角斗場裡實現財務自由和人生自由,但是哪有那麼多的自由?與其他行業沒有不同,自由的前提也是自律。

我經常說:做投資者還是做賭徒,是個自由的選擇。股市就是一面鏡子:你天天看到的是內幕消息,那麼你就會成為消息追逐者;你天天看到的是賭博,那麼你就會成為賭徒:你天天看到的是均線指標,那麼你就會成為交易者;你天天看到的是企業經營,那麼你就會成為投資者。沒人規定在股市裡一定要如何,自己種下「因」自己收到「果」,如此而已。

投資確實是一個艱難和高壁壘的遊戲但它不是真的青面獠牙吃人不吐骨頭。一方面我們確實看到很多股民在證券市場中傾注了大量心血依然慘敗而歸,但另一方面卻是市場的少數獲利者簡單的讓人難以置信。

2010年初俄羅斯媒體報道了一則有趣的新聞,有一隻名叫魯莎的大猩猩,從30隻股票中挑選出了8隻,如果有人據此買入並持有1年,那麼這隻大猩猩的「投資組合」將帶來3倍的回報。就是用這種誰也摸不到門路的投資法,猩猩將俄羅斯國內94%的基金業績甩在身後。更有趣的是《金融時報》也公布了一項類似的研究,證明大部分經過計算機刺激的猴子在1938~2011年都能戰勝股票市場——多麼讓人敬佩和不可思議的猴子啊!

如何看待這一現象?這些猴子沒有知識,沒有背景,甚至沒有思維,它們所選擇的公司基本上是隨機亂點的,從這一點來看它們幾乎毫無勝算。但它們相比人類也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巨大優勢,那就是它們根本沒有財富的概念,所以面對股市的波動絕無任何貪婪和恐懼。

我當然不相信在家裡養只猩猩並且靠它來扔飛鏢就能成為股市贏家,除非有事實證明成千上萬隻猩猩在任意一個5年間扔飛鏢獲勝的機率都非常高,否則這不過是一個不具有統計意義的偶然現象而已。但這一現象也說明了,股市裡的慘敗其實大多數都是「自我折騰」的主動性行為所導致的。

在股市中取得優秀收益的確實永遠只是少數人,但這是否真的說明證券投資是個結局完全隨機、大家都是在裡面拼人品和運氣的賭博遊戲?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做投資某種意義上說是在尋求超額收益的「小機率事件」。但「機率小」不是因為投資真的毫無規律,完全就像六合彩一樣呈現收益的隨機波動。而是因為市場裡真正明白「什麼是正確的事和願意堅持做正確的事」的人始終是稀缺的分子。所以只要踏出這一步,你就會發現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投資的成功事實上恰恰是某種「大機率事件」!

而且正是因為這個市場中不懂得、不願意去做正確的事的人太多,這就給了真正覺醒的人更大的機會。就像在一個普通的商業市場中,也許最終的勝出者高度壟斷了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其他大部分公司都以失敗而告終。但你不能因為最後只剩下的幾個壟斷者就說這個行業不賺錢,是賭博。相反,正是因為他們的競爭對手太弱小,所以他們反而可以掠取市場收益的大部分,成為最大的贏家。甚至可以這樣說,如果一個市場中大多數的參與者越是不理性,越是缺乏專業知識,越是賭博心態濃厚,這個市場就越是提供了巨大的機會。

對此持懷疑態度的朋友不妨看看巴菲特是怎樣說的。

「投資者能否取得優異的投資成果,這既取決於你在投資方面付出的努力和擁有的知識,也取決於在你的投資生涯中股市的愚蠢程度有多大。股市的行為越愚蠢,有條不紊的投資者成功的機會越大。遵從格雷厄姆的建議,你就能從股市的愚蠢行為中獲利,而不會成為愚蠢行為的參與者。」

——巴菲特在為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作的序言股市中確實充斥著各種愚蠢,對此我們無能為力。但關鍵的問題是,我們應該自問一下,自己是願意成為愚蠢中的一員,還是與愚蠢的行為劃清界限並從中笑納收益呢?


9張思維導圖告訴你股市的本質

1、股市導圖總綱

2、k線基礎

3、均線基礎

4、切線基礎

5、指標分析

6、統計分析

7、選股方法

8、板塊輪動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注意:導圖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


很多股民都喜歡說:賺錢就是硬道理。然而在股市裡,賺錢有時候會成為一件壞事,虧錢反而可能是個好徵兆。這不是個腦筋急轉彎的問題,其實只不過是從不同角度來看而已。

糊塗賺的危害

如果是從糊裡糊塗的賺,到明明白白的虧那麼不但不是個壞事反而是一個進步:因為從長期看前者必然會淪落到糊裡糊塗的虧,而從後者才開始有機會走向明明白白的賺。所謂糊裡糊塗的賺,通常就是把」偶然性」當作必然性。比如今天買入一個股票,其實無論如何明天也有50%的機率是會漲的。但是如果真漲了,有人就不會考慮到其中的偶然性因素,而是認為自己的決策高明。

以一天的情況來看,似乎並不容易讓人犯糊塗,那麼不妨看看另一種情況:在一段期間內,甚至此期間可以長達幾個月甚至幾年,很多人可能都會保持某種「正確性」,但卻忽略了「正確的結果」其實很可能是被錯誤的「理由甚至此期間可以長達幾個月甚至幾年所支撐的——這是股市所特有的一個現象,即「錯誤的獎勵甚至此期間可以長達幾個月甚至幾年。

如果你是一個汽車修理工,你不可能因為給客戶更換錯了一個配件而得到獎賞;如果你是一名理髮師,你也不可能因為給客戶理了個糟糕的髮型而受到獎勵。但在股市中,錯誤的行為有時候反而會得到階段性的收穫。

所以,糊裡糊塗的賺,其實是一大堆投硬幣者之中處於幸運階段的偶然表現而已,其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持續性。最弱小的糊塗分子,持續性差到每天可能都不一樣,每個買入的獲利機率都呈隨機分布:稍微幸運些的糊塗分子,則可以保持一段時間的順風順水,而一旦特定的環境改變,他就將無法再持續——甚至更糟,用錯誤的方法繼續應對而導致最終的慘敗……

當然,這並不是說必須要有一種無論任何情況下都適用的方法。其實恰恰相反,不妨認為其實根本沒有這種方法——因為市場的偏好和偶然性是無窮盡的但是每個人的能力範圍卻總是有限的。

明白虧的益處

明明白白的虧,其實就是一種反思——是在不可持續的糊裡糊塗的賺與虧之間,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其實很有限」,而市場「其實很複雜」;開始客觀看待和分析總結自己每一筆投資勝敗的原因所在:開始知道市場的什麼部分是規律,而什麼部分其實不過是隨機事件而已;不會再將偶然性因素導致的「賺」歸功於自己的英明神武,而將必然性因素導致的「虧」卻歸咎於所謂的市場不成熟。所以一時的賺和虧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節點,在我們永遠退出市場前,這個遊戲的結局都是不確定的。如何讀懂這個遊戲,才是最終結局的決定性因素。

只有經過了這個步驟,才有可能最終走向明明白白的賺,才能使得自己的投資績效具備可持續性。這種可持續性,完全不是指在任何時期都可以賺錢,而是指找到一種可不斷複製的、把握了市場長期核心規律的模式化投資方法。

雖然這種方法會階段性地顯得「無效」,但那不是投資方法的問題,而是任何投資方法必然不可能覆蓋市場的所有時間和特點的問題,但是這與「幸運」的區別在於:正確的投資方法即使是放在以幾十年為一個單位的不斷循環中也是經常有效且可重複的,而且時間越長越體現出必然性——而幸運只存在於某個特定的時空背景下,且時間越長越顯示出其偶然性的一面。

把投資是當成一場馬拉松比賽的話。每個階段,其實都在比賽。但是千萬不能在比賽中迷失自我,羨慕、嫉妒、認為自己一定要比誰更好。我們要比的只是自己,比過去、比進步。每一次交易,都要進步一點點,年復一年累計下來,能進步一大步。

最不能輕視的是風險。投資市場風險無時無刻不在。很多股民新手愛賭,有時愛孤注一擲,認為有100%的把握。其實哪有100%的事,看準10次,9次賭對,1次賭錯,可能就會萬劫不復。因此,在投資的市場裡,學會控制風險,只要能活下去,就有的是希望,就會有無數的機會,所以不要為了執念,鋌而走險。

為什麼那麼多人虧損,卻仍不願離開股市?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換個問法就知道答案了,為什麼抽煙的人很難戒掉煙?為什麼賭博的人很難徹底離開賭博?這樣就輕鬆明白了,就是人性的依賴性和貪婪本性!

股市其實說穿了本質就是一個大的賭場,幾千隻股票就如同每一張牌。賭博比如打麻將不管你抓了什麼牌都是在賭一種機率,你牌好勝算機率大,牌不行就等著輸錢。股市也是你抓到好的股能賺錢,抓到差的牌連續30個跌停都可能。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話如同煙盒上的那句「吸引有害健康」一樣,人人看見還是一樣奔進股市,抽起煙。

炒股是一個擊鼓傳花的遊戲,萬千人參與接力傳承,最後財富轉移。一代又一代,股民像韭菜一樣「春風吹又生」。我們或許就是那韭菜,但又從來都不願意承認自己是韭菜,每個人都曾想著自己就是來收割韭菜的。

炒股是很深奧的東西,炒10幾年的老股民還是學生呢!正如草根股王楊百萬所說,股市是一個沒有邊際的學校,永遠也沒有畢業生,至於簡單理論知識網上可以收到不少的,但實操跟心態培養尤為重要,最好找個懂的朋友親手指導,這樣的確可以少走彎路。 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你要搞清楚這是一項世界公認的賭博,中國尤為明顯,投資價值蕩然無存,既然是賭博,就必須輸得起,我想這是入門的第一個考驗。

一個真正成功的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不事先假定股市應該朝哪個方向走,也就是不做預測,而是讓股市告訴他股市會走到何處,他只是對股市的走勢作出反應而已,他不必設法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我們的結論是,你不必去解釋股市過去的為什麼,也不必要預測股市將來會是什麼,但是你必須知道你現在該幹什麼!

投資市場的初段是勤奮和技藝,中段是智慧和心態,高段是人性和道德。懂得洗盡雜念 心如止水 克服所有人性的弱點才算拿到了盈利的入場券,而登堂入室還必須達到道德的圓滿。98%的人賠死在初段,1.9%的人拖死在中段,只有0.1%的人有幸進入高段。所以,沉湎於技藝是非常危險的,即便懂得控制心態也仍是前路漫漫。對此應當深思!

投資不過是一場關於如何衡量勝算的遊戲,你所要做的是計算每一筆交易的風險報酬比,並判斷這筆交易是否划算,然後投入你所能承受風險的資金。記住永遠給自己留下下一次交易的機會。30%交易技術+30%風險控制與資金管理+30%紀律+10%運氣=投機成功。

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筆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idn566),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不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LatdG4BMH2_cNUgoL7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