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煙點」「調和油」「溶劑油」是什麼?多花錢,還買來病?。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祝大家開心每一天。
家裡沒油了,在超市選購食用油時,才發現貨架上有各種品牌、類型的食用油,不知道買什麼了?花生油、玉米油、橄欖油、麻油、葵花油、大豆油、棕櫚油等,這些食用油都是做什麼菜的,怎麼使用呢?
為了弄懂這個問題,我請教了一位大酒店的老廚師長,他告訴我家中要常備幾種食用油,各種油適合什麼烹調方法,怎麼吃更有營養?以及使用的注意事項。聽完這些,我才知道原來廚房裡的食用油這麼多講究,真是學到了不少,以前真是不懂呢!
炒菜的時候食用油少冒煙,對身體最沒好處,這個冒煙就叫做「煙點」,不同的食用油煙點不一樣,炒菜跟油炸的油需要使用不同煙點的,這可不是小事,很多朋友不懂。「調和油」雖好營養全面,但是自己在家就能調,市場上的調和油「坑」有多深?「溶劑油」里,百分百有反式脂肪酸,所以儘量買其它種類的油。下面一起看看,家庭食用油的誤區吧?
01食用油燒冒煙了不好,冒煙的臨界點叫《煙點》
食用油的煙點,也叫發煙點,是指加熱的時候,開始冒煙的溫度。油在加熱時冒煙會產生很多有害物質,所以油的煙點高於烹調溫度時候,才是最安全的。所以我們選擇煎炒烹炸的油一定是煙點要高於烹飪溫度,這樣才能既保證食品的營養成分,還能降低食用油高溫下分解有害物質。
比如:大豆油、玉米油等。做涼拌菜因為不用把油加熱,就可以使用煙點低,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用油,比如橄欖油、麻油、芝麻油、苦茶油等,這些煙點低下鍋加熱就冒煙的油,不適合煎炒烹炸,用作涼拌菜卻可以發揮它最大的營養效應。
而油炸食物時是需要長時間在高溫的食用內烹制,所以需要極高煙點的油脂,那我們就可以考慮用棕櫚油、豬油等具有高飽和脂肪酸、高煙點的食用油,既安全又好吃。
02看清配料表,自己動手做「調和油」
下面我們再仔細了解一下油的類型,在超市貨架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種食用油價格卻差很多,數見不鮮桶上分別標註著復合油、調和油等字樣。我們應該選擇哪一種性價比更高呢?
現在國家食品油工藝要求規定單一品種的食用油,按照質量可以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而一級食用油是級別最高,質量最好的,當然也是我們的首選。而調和油最早生產本來是為了把各種食用油的優勢按營養成分進行合理搭配,達到性價比最高。調和油一般由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食用油調和而成,既可以克服有些食用油不穩定的結構,又能發揮它多重營養的優勢。
但是現在某些不良廠家,為了獲取更高的利益,竟然把調和油「變味」了。央視新聞曾經就調查過調和油背後的玄機,發現在調和油里有的成分添加量微乎其微,只是為了一個炒作的噱頭,所以我們在選擇食用油時,要仔細看一下配料表里各種成分的含量,如果不能明確註明成分含量的油,那你可要小心喲。
其實我們自己在家裡也是可以調配這種調和油使用的。就是把家裡常用的花生油、玉米油、橄欖油、芝麻油等每種取一些放在一個油瓶內搖勻就可以了。這樣既安全又可以達到食用油均衡攝入了。
03買「壓榨油」遠離「溶劑油」
從製造工藝上看,主要有壓榨式和浸出式兩種工藝。傳統壓榨式工藝,雖然成本比較高,但是純天然沒有任何添加劑和反式脂肪酸,所以是我們的首選。而另一種浸出工藝,利用添加劑「溶劑油」提取油,這種工藝生產的油百分百有反式脂肪酸,營養價值要稍遜一籌,但勝在價格便宜上。
如何選購食用油?
我們在購買食用油時,首先要選擇色澤透亮的。大豆油為深黃色,菜籽油則是黃中帶些綠或是金黃的顏色,我們常見的花生油以淺橙色為佳。看過顏色我們還應該注意一下油的透明度,透明度高,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感覺很透亮,這種油雜技少,質量就好。如果我們發現油桶內的油有些渾濁或是有懸浮物、沉澱物,這個油的質量就差一些了。
其次我們還要聞一下,用手蘸一點油,抹在手掌心中,然後搓幾下,聞下揮發的氣味,這時你可以聞到不同的濃郁香味,如:花生油有明顯的花生香,芝麻油的芝麻香等,如果搓開後還能聞到其它異味,說明油置放的時間有些長了,就不要選購了。最後我們可以用筷子蘸點嘗一下,如果有苦澀、焦臭等味道,這樣的油也是存放太久的陳油了。
還有很多准媽媽特別擔心食用油的攝取量大了,會影響寶寶的健康,這種擔心真的很必要。孕婦每天攝取油應該不高於25克,所以孕婦一定要學會「減油」,多吃一些涼拌菜、燉菜等,不要接觸含油量大的煎炸類食物,如:油條、炸丸子、蔥油餅等,在這裡特別提醒准媽媽們,餅乾、巧克力派、黃油派以及一些含黃油的麵包也要儘量少吃。
04多食用不同的油,營養更均衡
我們在平時使用食用油時還應該注意均衡,因為原料不同的食用油營養成分也是有很大區別的。下面咱們就具體看看這些有特色的食用油。
一、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這類油產量大,在超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它們多含有亞油酸,但油酸和亞麻酸含量不是很高。比較適合炒菜使用。
二、油茶籽油、橄欖油、芥花油:這類食用油中以凌晨不飽和脂肪為主,油酸含量高達50-80%,亞油酸和亞麻酸的含量較少。這類油比較適合孕婦平時攝入。
三、亞麻油和紫蘇油:它們含有不飽和脂肪酸,但同樣亞油酸和油酸的含量不足。
四、芝麻油、核桃油、南瓜籽油、月見草油等:它們屬於小眾食用油,與第一類食用油相似,但最為突出的特點是寫信維生素、礦物質或植物化學物質的含量超高,所以更適合孕婦這樣的人群。
我們中國人在三餐中經常會使用到食用油,對它多一些了解,對我們的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效果,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選購食用油有幫助喲。
食用油「煙點」「調和油」「溶劑油」是什麼?多花錢,還買來病?大家好,我是@琦哥說美食,每天分享好食材給大家,豐富您的飲食知識,方便您的安全選購。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幫忙點贊、評論、轉發和收藏,對我來說是創作的動力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