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泰國會有「文化衝突」嗎?別逗了……

2019-07-12     知泰國

「肉體幸福,內心痛苦」

不知為什麼,我們這幫常年生活在外國的中國人,總會給國內的朋友造成這樣一種想像。

所謂「肉體幸福」,就是大家老覺得外國天藍水清,人傑地靈,珍奇異獸漫天飛,美女香車遍街停,每天下班三點半,人均住房三千坪。

至於「內心痛苦」,則是大家總覺得我們會遭遇「文化衝突」,「認同障礙」,就像3K黨隔壁的白左,紅燈區里的活佛一樣,每日天人交戰,處處受人欺辱,在「捍衛中華之根」與「融入當地群眾」的兩難困境中左右為難。

在其他國家,老漢不清楚,不敢瞎說。

但是在泰國,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沒這麼邪乎。

中泰之間有文化差異嗎?

當然還是有的。

比如,泰國比較慢,中國人比較急;

比如,泰國人柔聲細語,經常覺得中國人粗枝大葉,說話大聲;

比如,泰國人愛護動物,街上見了野狗子,跟見了自家失散多年的旺財一樣親切;

比如,泰國佛教在社會文化當中是絕對的「C位大咖」,而在中國人心中只是可敬可愛的「頭號備胎」……

再叫我硬想,好像也想不出什麼來了……

最近這些年,文化衝突和身份認同成為了國際上最熱門的話題。

歐美社會當中,百族混雜,文化衝突異常嚴重,加上日益惡化的移民危機,以及積年沉疴的種族矛盾,所以洋人們一天到晚都在說這個,拍起電影來,動不動就是「黑人青年橫死街頭」、「華人學子校園歧視」、「穆斯林青年過街老鼠」之類的沉重話題。

給人的感覺是,「異族人」在他國生活,是一件相當蛋疼和兇險的事情。

中國人自己,也樂於渲染「文化衝突」的恐怖。從早年間的《北京人在紐約》、《上海人在東京》,到李安拍的「文化衝突」三部曲,都在傳遞著「中國人在海外很憋屈」的信息。

但是在泰國——恕我遲鈍,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觸。

為什麼呢?

首要的原因,當然是因為——這兩家子本來長得就很像。

在全球的尺度里,泰國文化和中國文明,算得上是近親。

泰民族自己,極有可能本來就發源於中國華南地區;近現代三百年來,又持續地接受中國人口和文化的雙重輸入,甭管自己認不認,兩邊早就水乳交融,難解難分。

除了泰國比中國更加「宗教化」之外,兩國文化都認同長幼尊卑的差序格局,都秉承族群命運優先於個人幸福的集體主義,都習慣於用家庭倫理來類比社會關係——現代泰國君主制度對「君民關係」的陳述口吻,要是翻譯成古漢語的話,和中國儒家經典《大學》、《中庸》幾乎如出一轍。

泰國文明,是用印度的磚頭,蓋成的一棟中式房子。

泰國的華僑,可以熟練地套用清代的古漢語,去編寫2019年的泰國王室新聞。

中國的老師,可以完美地借用泰國常見的「佛教雞湯」,來解釋中國傳統的五倫綱常。

大街上隨便找來二十個泰國人,挨個查家譜,敢說自己祖上五代沒半點華人血統的,絕對不會超過兩個。

骨子裡高度相似,彼此間心照不宣,血統上頗有淵源。

這倆弟兄,你說能有啥大不了的「文化衝突」可言呢?

第二,中國人在泰國,一方面並不想搞事情;

這個很好理解,中國人向來是很「乖」的民族,除非被欺負到頭上,不然平白無故不會在人家地盤上鬧什麼「X命貴」、「吃X肉就是看不起我們」的么蛾子;

另一方面,中國人也並不急著——或者說,壓根沒興趣「融入」人家。

說白了——以泰國的實力和魅力,還不足以讓中國人納頭便拜,產生「改換門庭」的念頭來。

差異本身,不會帶來焦慮。

改變才會。

我不是你,我不如你,我逐漸在變成你,卻又不想變成你;或者我想要變成你,卻又百變而不可得——

這樣,才會讓人產生錯亂,產生迷茫,產生「文化衝突」的糾結與不安。

至於泰國?

很美,很有趣,對中國人而言,不失為一響貪歡的去處,卻遠遠不足以在精神上懾服中國人,讓中國人把這裡當成埋骨終身的所在,「棄暗投明」的對象。

在一百年前,泰國或許有這樣的資本。

但是在今天,泰國已經沒法讓這些骨子裡驕傲得要命的中國人,產生「今生投胎不認真,來世願做你國人」的念頭了。

中國人,在歐美國家面前,為啥產生那些糾結。

那是因為,打心眼裡覺得自己不如人家,想要變成人家,卻又心裡過不去那道坎,才會覺得彆扭。

而旅居泰國的中國人,在數量上處於劣勢,在心理上卻並不低微,既不追求「導化群番」,也不覺得有被群番導化的必要。

於是,各過各的,和泰國社會禮貌地保持著距離,在泰國的土地上,過著中國人的日子。

這樣,能有什麼「衝突」可言呢?

至於泰國人,也並不追求「同化」中國人。

在歷史上,泰國政府的確曾經試圖「泰化」國內的孟族、華族、馬來族。但是對於今日泰國境內的「新華人」而言,泰國無論是政府,還是民眾,既沒有這樣的動力,也沒有這樣的能力——當然也沒有那份閒心,去對其進行文化統戰。

大家都挺忙的,各過各的吧。

泰國人不了解,也不關心這幫中國人在幹什麼,再說上座部佛教也不怎麼講究「普度眾生」,不會跑去敲你家的門問你「巴利文三藏了解一下?」

於是,大家愉快地生活在一起,但是又微妙地保持著距離。

除了警察局偶爾半真不假地掃蕩一下假貨之外,一片和諧。

彼此之間的相似,相互之間的寬容。

中國人秉承著「客隨主便不搞事」的民族傳統,心裡藏著秘而不宣的清高;

泰國人奉行了「隨喜隨緣不折騰」的文化姿態,面上掛著一團和氣的禮貌。

這就是,中國人在泰國,能夠在沒有(或者極低)文化衝突的環境里,愉快地生活下去的大體原因。

兩國之間,總有差別,日子久了,難免有所磕碰。

有些朋友,與泰國人接觸得多,利益糾葛也多,大約會對「文化衝突」有更深的體會。

但實話實說,老漢本人在泰生活的經歷,以及對身邊同胞的觀察,的確沒發現什麼過不去的坎,咽不下的刺,挖不出的雷。

泰國人民,總體而言是包容的;

生活在泰國的同胞,大體上是舒坦的。

恩怨情仇,皆是虛妄;相敬相伴,人間難得。

咱們這幫人,能夠愉快地生活在泰國,想必這也是其中的一大原因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IfCuGwBvvf6VcSZuPU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