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途自駕游前,這些車輛檢測一定要做

2019-10-09   盤車會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選擇自駕游的方式去旅行,帶著三五好友,或者拖家帶口。旅行線路可以靈活選擇,還可以帶上帳篷在野外露營。不過在安排旅遊計劃的同時,建議大家還是給愛車來一次臨行前的安全檢測,畢竟絕大多數車輛長期都處於市區低速行駛狀態,突然切換至長距離高速行駛,難免會有各種「不適應」。

在一般的用車環境中,常規的保養項目中就包含了各項檢測內容,短途範圍內的常規行駛或許並不會暴露出車輛的安全隱患,也就容易被車主們所忽略。而在長途自駕時,車輛運轉負荷會進一步加大,此時如果車輛運轉的某一環節存在隱患,不僅更容易顯現,身處高速公路或異地也會讓情況變得更棘手。

因此在長途自駕前,給車輛做一次常規檢測顯得很有必要。絕大多數4S店也都會在長假來臨之際推出不同的檢測服務,便於車主們對愛車進行「體檢」。接下來我們藉助起亞K3,向大家做一次詳細介紹。

檢測項目:車輛燈光檢測

首先是檢查燈光,如果自駕旅程相對較遠,再加上假期頻發的堵車現象,走夜路經常是不可避免的,確保各項照明燈正常工作,會讓自駕途中更加安心。如果剎車、轉向等提示燈不亮的話,切記要及時更換。否則不僅容易吃到罰單,更主要的是會對其它車輛造成錯誤的干擾。

清理車輛牌照/燈罩污漬

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由於天氣因素或者飛蟲之類的干擾,會使牌照、燈罩聚集污漬,需要在停車休息時進行及時清潔,確保提示性,也能避免被罰分。

檢測項目:發動機艙內部檢測

機艙內部的檢測項目包含油、水、電這三個環節,如果車輛臨近保養周期的話,建議提前進行保養,工作人員也會針對其它項目逐一進行徹底檢測。

檢測項目:機油液位/油品

通過機油卡尺檢測機油,這一步驟不僅會根據卡尺刻度確認是否存在漏油或者油量過低等現象,工作人員也會根據顏色來確認是否需要更換新的機油。

檢測項目:剎車油液位

剎車油也是每次檢測過程中的必檢項目,由於剎車油壺自身並非透明材質,檢測時需要稍微晃動油壺來觀察液位,再根據油壺外側的刻度確認是否正常。

檢測項目:防凍液水位

防凍液水壺也非透明材質,不過水壺容量一般都大於剎車油壺,因此觀察起來比較容易。其外側印有上/下限刻度,確保液位在上/下限刻度之間即可。

檢測項目:玻璃水剩餘量

玻璃水雖然不直接影響車輛運轉,但在自駕途中難免會經常使用到。在長途自駕前,最好能一次性將玻璃水加滿,能夠避免後期使用過程中的麻煩。

檢測項目:電瓶電量/壽命

蓄電池同樣是車上的重要部件,電池電量、蓄電能力對每一次啟動都顯得至關重要。一般在行駛超過4萬公里之後,就需要車主更加留意電瓶的壽命。

4S店一般會採用專門的檢測儀來確認電瓶的當前狀況,將檢測儀分別連接正負極、輸入電池容量之後,即可顯示當前電瓶是否完好或需要及時更換。

看似簡單的機艙內部檢測,實際上如果沒有足夠豐富的經驗的話,還是交給4S店幫助會更加放心一些。接下來,再針對輪胎和底盤部件進行逐一檢測。

檢測項目:檢查車輛懸架

利用舉升機將車輛抬高,工作人員會首先雙手抱住輪胎在4個方向上來回扭動,來確認車輛半軸與球頭是否有鬆動,如果曠量過大則表示存在安全隱患。

當車輛長期在惡劣路況行駛、或發生過碰撞事故之後,比較容易產生懸架連接處的零部件鬆動,人為檢測能夠進一步確保安全性,以避免事故的發生。

檢測項目:車輛輪胎/剎車片

此後,工作人員也會針對輪胎和剎車片厚度分別進行檢測。胎紋內部容易卡住小石子,需要及時清理,如果刁鑽部位扎到釘子,車主在日常中也不易發現,此時則能將它們一一排查,避免發生告訴爆胎隱患。

檢測項目:檢查底盤油路

之後,工作人員會針對避震筒、剎車油路、發動機/變速器油底殼進行分別檢測,以確認是否存在漏油的情況。我們在日常經常會擔心車輛托底、或是剮蹭現象,也主要是會對這些關鍵部位產生威脅。

檢測項目:檢查並補充胎壓

底盤檢測完畢,工作人員會對胎壓進行校對,一般由於天氣或人為因素,4條輪胎的胎壓或多或少會有小幅波動,在檢測完畢後充/放至統一標準即可。

僅在這一篇文章中,我們就羅列出了十多種常規的檢測項目。如果你的愛車已經行駛過較長的里程數、或者「年事已高」,那麼它將面臨的檢測項目還會進一步增多。總之,長途自駕之前不要忽略了安全檢測這一步,消除後顧之憂、才能在旅行當中得到更徹底的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