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城舊事·人物篇」義民——左方

2019-10-10     內刊主編

拾金不昧,眾人皆知。但因做了拾金不昧的好事而徹底改變命運、改換門庭的事情,卻很少見。在這裡給大家說一位古人,他的故事耐人尋味。

左方,生卒不詳,明成化年間萊陽城裡人,為萊陽著名世家左氏之先祖。曾因拾金不昧被朝廷表為「義民」。

左方的祖父左原於明永樂年間自章丘左家道口遷居萊陽城,在城南門外種菜謀生,傳至左方,仍繼承祖業。

祖孫三代兢兢業業,勤勞樸實,日子雖不富裕,但已經是不愁吃穿。

成化年間的一個夏天,左方像往常一樣在菜園忙活,天氣酷熱。

一位行人從菜園旁邊路過,饑渴至極,倚在路邊大樹下。

左方馬上扶他到園中喝水,吃瓜果。事畢,路人道謝辭別。

過了一會,左方發現客人有個包裹忘了拿,便原封不動地藏好,待那人回來好歸還人家。

果然,沒過多久,那人滿頭大汗一路急切尋來,左方將包裹遞給他。

來人查看包里的東西一樣不少,趕忙下跪說:「你不僅救了我的性命,也救了我一家人的性命。」

原來,這人並非一般路人,而是丞相府的一位官差,因受丞相舉薦剛授一地方官,包裹里包著官印和俸銀,此次是想借道省親,路過萊陽。

後來,官差將此事如實稟報於丞相,丞相聽了,對左方的義行大加讚揚。朝廷下旨旌表左方是拾金不昧的「義民」。

後來那位丟包裹的官差上任後,還專程回萊陽報答左方一家。

左家的日子日趨紅火,在城裡賢古坊蓋了新房,還有了積蓄。

左方想到父親老了的後事,便和父親左盛商量,買塊墳地。

當時在萊陽城西馬山埠東坡有塊雜草叢生沒人管的地方,是個小盆地,成了亂葬崗。左盛、左方就託人把這個地方和周圍10畝地很便宣地買下了,僱人把無主荒冢遷出,加以修整,作為左氏墓地。

後來左盛、左方去世後陸續葬在此處,子孫十分發達,這裡也成為萊陽有名的左氏祖墳群虎寨。

左方理家有方,誠信家風譽滿鄉里,引來了金鳳凰。

左方娶了個聰明的大家女兒韓氏為妻,生了左文升、左文清兩個兒子。

兩個兒子從小受父母教誨,懂禮儀孝道,勵志勤讀,成為文采出眾的鄉紳。長子左文升恩賜壽官,贈光祿大夫;次子左文清庠生。

至此左家由耕讀世家躋身於詩書門第了。

左氏家族明清兩朝有進士5人,舉人12人,貢生50多人,秀才200多人。有十八樓三十六懋」之說。同時,左氏家族中40多人著有詩集,在萊陽諸望族中首屈一指,在山東望族中也不多見。左懋第、左懋泰、左懋芬、左懋桂、左良輔、左球6人為明末著名的「山左大社」成員,與萊陽宋氏、姜氏、張氏、趙氏等家族一起創造了萊陽科舉文化上的輝煌。

(作者:趙松枝 唐風新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R2eat20BMH2_cNUgDjw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