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紅塵本來平淡,可人生卻總是煎熬。
這個世間,本該是歲月靜好,但是很多人卻活得特別煎熬。
他們把平淡而又幸福的生活,活成了負重前行,而自己也如同熱鍋中的一個螞蟻,不但感覺到焦躁,而且感覺到疲憊不堪。
一切的根源,都是因為內心的心性使然,內心不懂得知足,不懂得滿足於當下。
一味的讓自己強出頭,硬著頭皮往前沖,透支著體力,透支著精力與生命,最後吞噬的也是自己的人生,這就是很多人活得越來越累的根源。
古代有一個人叫王妄,他到深山去砍柴的時候,發現草叢裡面有一條很長的花斑蛇,花斑蛇因為受了傷動彈不得,王妄起了善心,就把這條蛇帶回家救治。
這個時候宋仁宗當政,宋仁宗宣告天下,如果誰能獻上夜明珠就可以做官,這條蛇為了感激王妄的好心,就告訴他自己的眼睛就是夜明珠。
王妄經過蛇的同意,就把他的一隻眼睛獻給了宋仁宗,得到了官職。
這個時候娘娘也想要一顆夜明珠,王妄就想把蛇的另外一個眼睛也獻出去,想謀得一個丞相的位置。
這個時候這條蛇告訴王妄:「你不要太過於貪心。」
但是王妄不聽,花斑蛇看他變得這麼貪心,就告訴他:「你去取刀子吧。」
王妄依言照做,轉身取刀子的時候,他發現那一條蛇變得如房梁一般粗,這條蛇一下就把這個貪心的人吞了下去。
有這樣一句話:「很多人想得到更多的東西,但是不小心把曾經擁有的都弄丟了。」
很多人在慾望的支配之下已經變得貪婪,毫無止境,在無形之中成了慾望的奴隸,在慾望的支配之下,為了權利,為了地位,削尖了腦袋往裡鑽,最後弄丟的是自己平凡的生活,是自己坦然的人生。
面對著諸多痛苦,我們才應該反思自我,調整自己的心情,讓一切合理,才是避開痛苦和災禍的根源。
《道德經》中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外界的形形色色都是挑起自己慾望的根源,所以我們要從根源處保持一個清靜的心思,也是讓自己脫擺脫慾望,調整心性的智慧之本,這一切都會讓自己減輕慾望帶來的痛苦,讓自己活得更舒服。
知足並非是消極的人生態度。
總有人說,難道人生就應該消極度過,拋開追求人生進取的心思嗎?
當然不是這樣,一個人無論是富貴還是平淡,都需要根據自己本來應有的一個規律和狀態,不可超過了應有的一個範圍和限度。
即便是享受富貴,也要在合理的一個範圍之內,不可背叛原則,不可以有太多的妄念。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叫東野稷,他在魯莊公面前顯示自己駕車的本領,他駕駛馬車前進後退,非常有規律,走出來的弧度都好像用圓規畫出來的。
魯莊公認為畫圓也不過如此,就讓他去轉100圈再回來,這個時候顏闔正好路過,看到這個人在駕著馬車打圈,就對魯莊公說:「那一匹馬要垮掉了。」
魯莊公沉默著不回應,過一會兒真的看到東野稷獨自返回來,馬已經累壞了。
魯莊公就問顏闔:「為什麼知道這個結果。」
顏闔說:「馬已經筋疲力盡了,可是還不停的去跑,所以就會累壞。」
很多人的人生不也是如同馬一樣嗎?雖然說你的駕車技術很嫻熟,能力很高,但是你在追求事物的時候,背離了幸福的根本,太過於的違反天性,這樣的事情只會以敗局來結束。
世間有干不完的事情,有追求不完的慾望,最重要的是要掂量自己的能力。
即便是能力出眾,但是也有不堪重合的時候,太過於的去追求,只會是自討苦吃,所以倒不如勞逸結合放鬆一下,讓自己的慾望有一個休息的狀態,調理好自己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出發。
而不是一味的強加給自己慾望,讓自己變得越來越累,這樣即便是得到了富貴,又有什麼樣的意義呢?調整好自己的心情,人生才能活得更舒服。
文|國學書舍
看了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