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莉莉安
《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季也落幕了。
近些年,她綜藝的進化,在被「姐姐」點燃之後,2021年顯然有越刮越烈之勢,且在話題和模式上的探索也有了新方向。
在她綜藝的聚集地情感類節目中,保留常規婚戀綜藝《妻子的浪漫旅行5》《婆婆媽媽2》之外,戀愛綜藝開始涉及女明星離異後再婚《怦然再心動》,以及芒果TV在招商會上拋出直面探討離婚的綜藝《再見,愛人》,話題開始滲入社會現實。
另一方面,女性在綜藝里的年齡整體都有提升。《乘風破浪的姐姐》首次將女藝人的年齡提到30+,之後在第二季繼續加碼後,此類女性群像模式快速複製到其他垂類綜藝,脫口秀《聽姐說》召集18位女藝人開麥,超模節目《媽媽,你真好看》也有20對明星子女,將關注點提升到50+的媽媽們身上。
娛sir對她綜藝市場觀察,以選秀女愛豆為群體代表的綜藝,還只是在粉絲圈迂迴打轉,市場的討論度和影響力,更加傾向於有作品濾鏡和自帶故事的中年女藝人。
那是否說明,當「姐姐」,甚至「媽媽」過境,殺得營銷話題榜血雨腥風時,中女的春天已經到來了?
口號很響,表達太少
當百萬文案只是宣傳口號,就如同空谷傳響,不值得觀眾再為其搖旗吶喊,也很難再一次引爆話題。
想必,大家早就從《浪姐》第一季就開始感受到「姐姐們「的號召力在走下坡,到了第二季,姐姐們整體表現平均,話題和討論度更是不復當初盛況。這其中的原因,有觀眾對綜N代節目新鮮感的消退,也有節目立意主張女性張揚個性,實則是被女團教條式包裝後的幡然醒悟。
如果說,《浪姐》實質上不能跳脫歌舞表演,那麼,《聽姐說》開麥女性主題的表達,該拿出一些相關的看法吧。但從18位明星挑選幾位母親的表達就可窺見,女性更為複雜的問題甚至面臨的困境,仍然在被娛樂消解。
應采兒作為辣媽代表,在講訴孩子受教育問題上,調侃鄧超竟然不知道小孩學校怎樣?觀眾本以為會延伸到「喪偶式育兒」的話題上,話鋒一轉,又是一家四口小打小鬧的日常上;熱依扎作為新晉媽媽,講的是生完小孩之後,自己是如何變成一個精打細算的母親。
這類敘述當然不是說不得,還記得,馬伊琍作為二胎媽媽,曾在公開場所表達過,生小孩之後身體發生的變化,讓不少生過孩子的女性共情,也讓外界更多面地看到母親的不易和困境。
如果說,姐學的興起,是追求個性和女性要求掌握主動權,是試圖脫離男性凝視的開始,但疊代到現在,女性表達也只能算是猶抱琵琶半遮面。
這一點,在以離婚這一社會話題上表現得尤為明顯。芒果TV對《再見,愛人》的立意並不如韓版《我們離婚了》邀請已離婚夫婦對婚姻問題做探討,而是對未離婚夫妻探討離婚的可能性,不得不讓人猜想,節目最後難道會以夫妻大和解收尾嗎?
另一方面,姐姐系列綜藝的出現,可以說是大家已經意識到中年女性群體發聲的需要,但她們卻越來越趨於單一。
在《浪姐》剛開播時,一句「我好像不那麼害怕變老了」強勢出圈,而女明星對這句話真正落地的,依然是比拼身材和美貌。
所以,觀眾能看到,在節目編排和立意下,可以看到,無論「30+」「40+」還是「50+」,女性美、女性氣質和外貌、身材聯繫在一起。
那英54歲了依然挑戰高難度舞蹈動作;楊鈺瑩節目被采時拒絕說自己多大;61歲的凱麗說大家喜歡叫她「妹妹」。這樣來看,她綜藝的女性成長,實質依然並沒有逃離對「年輕」的追求上。
立意太廣闊,難免很難沿路回到初心。把話題講小一點,哪次,當《浪姐》成團現場,不需要請其他領域的傑出女性來為節目升華作註腳時,中年女性在她綜藝中的表現才算是真正的蛻變。
女性紅利,還有哪些開採空間呢?
當然,她綜藝也並不是「一無是處」。
剛開播的《媽媽,你真好看》形式雖然是明星女兒陪同自己的媽媽一起參加超模訓練和比賽,但好在關注點依然在媽媽們身上,看完整期內容,觀眾也會感知到,媽媽輩是如何社交的以及母女融洽相處的方式。
更為重要的是,50+女性群體,她們被網絡「妖魔化」成催婚、催孕的代表,以及時尚審美和趣味只停留在廣場舞上,這樣一想,《媽媽,你真好看》是不是就是在破除這種刻板印象呢。
事實上,她綜藝確實已經成為當前綜藝市場裡的「半邊天」。
這類綜藝往往伴隨著大投資、大製作,網台通吃,廣告贊助多到讓其他節目羨慕,被大家唱衰的《浪姐》第二季超15個品牌贊助,在今年Q1市場一騎絕塵。
嘉賓陣容也是沒得挑,中生代女藝人頂樑柱也非常活躍,那英上演組團重造,章子怡攜家眷出演夫妻真人秀,女性綜藝看起來一派欣欣向榮。
而落到個體,王鷗前不久在《浪姐》的採訪中說,如果你想做一個單純的好演員,就是默默的只拍戲,你不出來曝光流量,不出來參加綜藝,讓觀眾能看到你,那很有可能會面臨沒有戲拍。
這像是一場有巨大市場需求和嘉賓「現實困境」多方面促成的綜藝繁榮。就此來說,娛sir認為,她綜藝將會有更多被開採的價值和空間。
只不過,在這裡要說的是,女性除去女兒、妻子、媽媽的身份話題挖掘之外,也需要在職場、社會認同上尋求發聲。據悉,也會有《姐姐的京劇團》將女性與京劇結合,只是展示女性藝能的節目,也會放棄身材和容貌焦慮的《加大碼美麗》節目,這類更為細化地探討問題,希望真正關照到中年女性問題的關照。
這場由「姐姐」刮起來的熱風,既然已經吹起來了,希望行業里的人,不要讓節目陷入複製粘貼的窠臼,而是讓獨立女性群像真正鮮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