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的全球經濟公布之後,世界各國都不怎麼景氣,在經濟持續下行的情況下,豬肉價格突然瘋漲,群眾紛紛表態:連豬肉都快買不起了!
在說豬肉價格趨勢之前,先從經濟角度和養殖角度來分析這一波漲價的原因和影響。
(圖片來源:搜狐)
從數據上看,中國的PMI只有49.5,連續4個月處於榮枯分界線(PMI=50)之下,疊加PPI為負數,直接導致了LPR的略微調低。不過相比更加尷尬的2008經濟危機(PMI只有30多)還是較為樂觀,而美國方面,PMI也是在10年來首次跌破了榮枯分界線,為最近10年來的首次,大機率也會出現降息的調整。
不難看出,豬肉和水果的價格瘋漲可以很好的推升CPI,商務部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周(8月26日至9月1日),豬肉批發價格為每公斤34.59元,漲幅為8.9%——這已經是豬肉批發價格連續第13周上漲。豬肉價格一路瘋漲,助推CPI漲到了2.8%。
PMI分為製造業PMI、服務業PMI、建築業PMI(PMI=存貨×10%+配送×15%+雇員×20%+生產×25%+訂單×30%),PMI大於50%,表示整個製造業經濟在增長,低於50%說明經濟在慢慢走向衰退。
PPI(Producer’s Price Index for Manufactured Products )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反映全部工業產品出廠價格總水平的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
CPI(consumer price index)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消費品及服務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的重要宏觀經濟指標。
以上幾項指數密切影響經濟決策,考驗著宏觀調控。網上最近盛傳了一份經濟學家的2019投資建議清單,雖然可信度一般,但也可以反應出民間消費信心在下降。
再回到豬肉的話題,7月份,全國400個監測縣生豬存欄環比減9.4%,同比降32.2%,全國規模以上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屠宰量1730.34萬頭,環比減1.6%,同比降11.3%。今年前7個月,我國豬肉進口同比大增36%。然而前7月進口豬肉全部加起來也只有100萬噸左右,去年國內豬肉產量為5400萬噸,就算進口全世界的豬肉,大概都補不上這個缺口。
所以,大家都不愛養豬了嘛?
其實這事與大家都了解的非洲豬瘟有關,再加上最近傳的清水灣瘟疫,豬瘟病毒致死率極高,養豬戶缺少疫情防護、疫情控制知識,普遍都感到非常恐慌。
(圖片來源:搜狐)
但是,它其實更多涉及到農業生產管控、環保、土地等原因。 豬的糞便對環境影響巨大,美國每年進行處理的糞肥超過3.35億噸。巨量貯存的糞肥會造成空氣污染,一個州的養牛場和養豬場每天產生300噸氨。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數據,2013年畜牧業排放的溫室氣體占全球14.5%,到現在更是不敢想像。
所以,很多政策不鼓勵發展養豬,甚至禁養限養。有的地方根本不給批養殖場用地,養殖戶很難取得合法手續。隨著環保、疫病防控要求越來越高,情況慢慢變成「只拆不建,以禁代治」。這也導致養豬戶經濟損失嚴重,很難再湊出資金補欄復養。
然而,這次豬價的上漲並沒有刺激養殖戶的積極性,生豬的存欄數依舊在逐月遞減。8月1416日,連續三天,內地對香港的活豬已經出現了非常誇張的零供應!香港的新鮮豬肉零售價暴漲至100-140港幣/斤!各省開始砸錢求著大家養豬,部分城市把養豬的任務納入市長的績效考核中。
當然,有需求自然有巨頭。長白山腳下,京東戰略投資了一個「精氣神山黑豬養殖場」。48小時無菌環境隔離,這些配置對科技巨頭來說算是小菜一碟,更有趣的是現在還有「豬臉識別」,看著都忍不住笑出聲。
除了京東還有阿里和網易,阿里雲與四川特驅集團、德康集團宣布達成合作,也投資了數億元開發了自己的「豬臉識別」,還有AI養豬。在網易養豬場裡,主要針對的是污染問題,豬不僅能喝精緻的地下水,還有專門的歌單聽音樂。丁磊甚至說,網易豬糞便處理後的水我都可以喝下去!
(圖片來源:北極星電力會展網)
當然,這些技術更多的是面對未來,遠水解不了近渴。
最後,說一說豬肉瘋漲的問題已經在3個月內2次登上了國務院的議事桌。8月21日的常務會議中,領導明確要求「確定穩定生豬生產和豬肉保供穩價措施」,還要求「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規的生豬禁養、限養規定」。
相信,隨著市場的補給供應增加,豬肉價格自然就會回歸正常。所以大家也別去考慮轉行賣豬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