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19年
王小團分享的第75篇原創文章
本文由普洱茶堂(puerchatang)原創,
未經允許,不可轉載!
買普洱茶,你最注重什麼因素?
將這些答案進行匯總,不外是「山頭」、「樹齡」、「年份」。
三個因素,說盡普洱茶百態。
普洱茶山頭林立,是不爭的事實。普洱茶,還有千寨千茶,千茶千味的特點,將普洱茶的所有山頭都喝遍,並不是容易的事兒。
說窮盡畢生精力,也不為過。
樹齡,無需多說,這些年的古樹茶,那叫一個風生水起。
都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旦普洱茶與「古樹」二字有所牽連,身價百倍都不止。
正因如此,古樹茶讓普洱茶的市場,稍顯魚龍混雜。
至於年份,也無需多說。自從「越陳越香」這個概念橫空出世後,人人都喀什追求老茶。
仿佛老茶,才是這世上第一好喝,最有收藏價值的茶。
於是乎,茶客們將目光,都聚集在「山頭」、「樹齡」、「年份」上,尋尋覓覓。
可普洱茶的選購,真的只看這三個因素,就夠了嗎?
普洱茶再老,樹齡再老,終究是要用來喝的。
不論現在山頭概念、古樹概念炒的多火熱,但我們別忘本,普洱茶的根本,還是茶葉。
何為茶葉?
它是中國傳統飲品。
即為飲品,入口後的體驗,最為重要。
茶在口中的表現不會騙人。
而影響一款普洱茶口感的因素,不止山頭、樹齡、年份。還有工藝、倉儲等因素。
工藝,影響普洱茶的口感環節,不在少數。
鮮葉 攤晾 殺青 揉捻 曬乾 稱重 壓制 晾乾 包裝
比如,生茶工藝中的殺青,對品質影響深遠。
殺青過頭的茶,不建議買!
殺青,是制茶的關鍵步驟之一。
殺青的原理,也比較簡單,通過高溫破壞和鈍化鮮茶葉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鮮葉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
同時蒸發鮮葉部分水分,使茶葉變軟,便於揉捻成形,同時散發青臭味,促進良好香氣的形成的一種制茶步驟。
殺青,要殺透。
殺青到位即可,卻不能過頭。
如果殺青過頭,這款茶基本報廢,沒辦法實現長期保存。
這是因為殺青過頭的茶,酶的活性被大大破壞,影響後期轉化。
這樣的茶,即便存上N年,也不會有什麼好的變化。
縱使是古樹茶,也不再具備收藏性。
它就像是一座空城,內質虛浮,沒有實質性的好味道。
殺青過頭的茶,當年喝喝也就罷了,至於久存,長期存,還是不要了。
揉捻過度的茶,也不建議買。
揉捻,是茶葉製作工藝中的重要一環。
揉捻的作用,是讓茶葉成型。
經過手上動作的揉捻,茶葉從葉片狀,逐漸成為條索狀,這就有我們看到的普洱茶,如繩索般細長。
如此一來,可以改變茶葉的空間占有率,讓茶葉變小。
與此同時,茶葉中的細胞內液溢出,附著在茶葉表面,形成獨有的品質特點。
這些細胞內液,在茶葉的表面,參與緩慢的氧化,並且因為揉捻,茶葉的果膠溢出,能讓茶湯變得更加醇厚,甘甜,入口順滑。
但揉捻,要拿捏到位。
揉捻過頭,也不行。
揉捻過度,會讓葉片葉片失去活力,變得不再鮮活,沒有活性的茶,喝著無趣。
同時,因為茶揉捻過度,也會導致茶葉的滋味釋放迅速,茶會變得不耐泡。
不過三五沖,茶就沒滋味。
同時,茶葉的內質過度消耗,也不利於後期的陳化。
內在物質消失的茶,存上十年,仍舊是毫無價值。
存儲失利,茶葉有異味,不建議買茶!
老茶雖好,可也要看倉儲情況。
倉儲不當的普洱茶,當然沒有購買價值,入手後,也只是徒勞無功。
尤其是倉儲失敗,茶葉出現了發霉的情況,這類茶,並不建議茶友們購買。
已經變質的茶,像是得了絕症,即便是華佗扁鵲,也無法再拯救。
發霉的茶,該如何對待?
一是不買。
二是丟棄。
壯士斷腕,捨棄這些發霉的茶,總好過喝完之後,身體不適要來得強。
普洱茶的選購,是門綜合學問。
買茶,不能只認準山頭、樹齡、年份,更重要的是,不能忽視工藝和倉儲的重要性。
一款普洱茶,縱使它是古樹茶,山頭好,但因為工藝不佳,也沒有倉儲價值。
唯有將這些指標都照顧到,才是喝茶的正確選擇。
全文完!
本文歸普洱茶堂(puerchatang)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