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是如何驅動人工智慧的?| 課程招募

2019-12-10   知識分子


圖片來源:pixabay

課程簡介

人工智慧是計算機對人腦功能進行模擬的一門學科。當今人工智慧發展勢頭正猛,未來有望在全球多個行業和場景下得到廣泛運用。似乎在一夜之間人工智慧從虛無縹緲的幻想成為了現實。

腦科學作為現代生命科學的一個分支,在近年來得到了蓬勃發展。然而,長期以來腦科學人工智慧是兩門平行發展的學科,相互之間很少有交叉。我們認為,人工智慧的下一波進步,很可能受益於腦科學原理對其的啟發和應用。我們希望腦科學與人工智慧成為通識教育的基本課程,並促成兩門學科的深入交叉融合,以引發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可以預見,腦科學和人工智慧在未來將深刻影響人類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並推動人類文明走向一個全新的高度。

《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的對話:基礎與前沿》課程(以下簡稱課程),由清華大學藥學院魯白教授和醫學院宋森教授以及洪波教授共同發起。課程旨在介紹人工智慧的基本內容及其一些前沿領域的進展,並從腦認知的角度推動人工智慧的普及教育。

課程中,將請人工智慧各企業界的領軍人士走進課堂,向學生介紹產業界最前沿的研究課題。在這門課上,同學們將有機會聽到前沿的人工智慧研究人員和工業界領袖在各自擅長的領域與腦科學家就基本概念和現在熱門話題的交叉對話。

課程自2016年秋季第一次開課至今,已經請來授課的人工智慧各界領軍人士有(按上課順序列舉):王小川、趙勇、李航、張崢、余凱、洪小文、孫劍、吳聲、吳甘沙、胡郁、張宏江、宋繼強、陳罡、焦可、馬維英、沈徽、王小勤、胡曉林、楊瀅、張丹、袁泉、周伯文等。

課程安排

時間:12月11日(周三) 19:20-21:00

地點:清華大學第六教學樓6A216教室

課程梗概

第六講:大數據驅動的分析和智能

主講人:文繼榮(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院長)

課程梗概:

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方興未艾,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知識推理等領域持續取得進展,並將深刻地影響人類社會的未來,同時也為科學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工具。本課程將對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本質、方法和應用進行講述,同時介紹我們將大數據人工智慧與經濟學、社會學、法學、新聞學等學科進行交叉的初步實踐。

主講人介紹:

文繼榮,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院長,高瓴人工智慧學院執行院長,大數據管理與分析方法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1999年於中科院計算所獲得博士學位,長期從事信息檢索、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領域的研究,至今已在國際著名學術會議和期刊上發表論文180餘篇,被同行引用總計13000多次。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和網際網路搜索與挖掘組主任。2013年入選國家第九批「千人計劃」,2018年入選首批「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學家」,2019年擔任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智能信息檢索與挖掘」重大研究方向首席科學家。

課程列表

9月18日

第一講 洪波 (清華大學醫學院)

主題:人腦與智能的進化

10月16日

第二講 劉江 (美團點評技術學院院長)

主題:數據智能

10月30日

第三講 唐傑(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11月13日

第四講 葉傑平(滴滴出行副總裁)

主題:AI在出行領域的機遇和挑戰

11月27日

第五講 顏水成(依圖科技CTO)

主題:AI的觀察與思考

12月11日

第六講 文繼榮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院長)

主題:大數據驅動的分析和智能

12月25日

第七講 楊瀅 (好未來教育集團腦科學實驗室執行主任)

話題:人工智慧與教育

註:本次課程免報名,關注人工智慧及腦科學的讀者,趕快來清華聽講吧!

製版編輯 | Liv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