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獨特,建造堅固,雄渾古樸,凝重厚實,廣東韶關東湖坪建築群

2020-01-25     視覺秀旅遊

東湖坪古建築群,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太平鎮,據《武姓曾氏重修族譜》(公元1926年)東湖坪曾姓始祖"由嘉應州鎮平縣(今梅州蕉嶺縣)遷居始興縣東湖坪開基",從此他們在這裡辛勤勞動,繁衍生息。這裡始建於清代的九棟十八廳曾氏祠堂、永成堂圍樓、藏寶秘圖與曾氏銀庫等都是他們所創基業。這些建築結構獨特,建造堅固,雄渾古樸,凝重厚實,反映著當年客家文化的豐碩和經濟富庶。


東湖坪民居建築屬於清代,整座民居建築座北向南,占地面積9.1萬平方米。古村落廳堂上的窗花、斗拱、格扇等主要部位都刻上精美圖案,裡面不同質地的灰塑、木雕、石刻等工藝品巧妙地鑲嵌在房屋的各個不同部位上,村莊以大廳(祖堂)為中心,四平八穩地向左右兩邊伸延,棟與棟相連有序、緊緊相依,檐街寬闊畢直。每套房為二廳六房組合(廳居其中,分前、後廳、房居廳的兩側,各有二、三間。每間廳的天檐下均有灰塑。它對研究清代民間建築藝術、客家民風格俗有著深遠的意義和價值。


曾氏宗祠;位於景區正門入口東側,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整體布局為一口池塘,一塊大門坪和前、中、後三進及左右各帶跨院的四合院式建築,南北面闊26.2米,東西進深79.3米,占地面積2133.33平方米,門前池塘意在以水聚財,實為防火之用,是宗祠安全的重要保障。


所謂九棟十八廳,即縱向排列共9棟,每棟兩廳,共18廳。這九棟十八棟的龐大建築物,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整個建築布局按不同方向分南面日常生活區、北面生活防禦區、東面文化教育區、西面牲畜飼養區。整個建築群共有大小房間450多間,據說歷時40餘年才建成這樣一個規模。該建築設計考慮周全,建造獨特,做工精細,裝飾考究,講求質量。

永成堂圍樓因清朝湖廣總督張之洞為此圍樓題寫"永成保障"石匾,故把圍樓稱為"永成堂"。該圍樓建於清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整棟建築物磚、石、木結構,長方形,四角為炮樓,是碉堡與民宅的結合形式,四層樓都有統一的迴廊過道,上下四通八達。該圍樓現已開放給遊客參觀瀏覽並專辟"客家民俗文物展覽館",該館內容十分豐富,包括婚育風情、農耕習俗、服飾藝術、生活小物品等四大類。

功名石位於曾氏銀庫與藏寶秘圖的東南側,這種石柱是取得功名的人所立,意在炫耀門第。東湖坪下窯背村所立的功名石上刻有"誥授奉政大夫軍民府曾履和吉立"、"光緒六年庚辰歲拾月望二日穀旦"文字。因它原來夾著一根旗杆,又稱旗杆石,它又像船上的桅杆,還稱"桅杆石"。凡是族中有人"出貢致仕",即考上秀才以上學位者或被封為大小官員者,都由族中的"公款"出資請石匠建造功名石,並選擇黃道吉日豎起來,俗稱"起桅"。功名石具有激勵後人奮發圖強拼搏進取和炫耀當地人傑地靈的含義,也是始興客家人繼承中原傳統、崇尚文化的重要標誌。

貞德牌坊位於正門入口前方,這些牌坊是古時遺留下來的,象徵舊時對婦女道德、操守、貞潔的傳統要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Vkt7G8BjYh_GJGVZRq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