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系統為什麼讓世界矚目?給你講一講其中5個重要細節

2019-08-12   抖星會

鴻蒙系統為什麼讓世界矚目?給你講一講其中5個重要細節!

相信大家都知道,自華為在開發者大會上榮耀智慧屏已經發布,其中最讓人矚目的自然是其搭載的鴻蒙OS,一直以來,大家都對鴻蒙OS充滿著好奇。並且,這款系統是華為自身研發而出,其可運用在多個領域當中,手機自然也不在話下,以此足以可見鴻蒙OS的強大之處了!

那麼,很多朋友也很奇怪,這款系統都認為強大,那麼他強大在哪裡呢?今天,筆者不僅一圖讓你輕鬆了解,同時給你講一講其中5個重要的細節。

(圖片選自網絡)

(一)

首先,我們要清楚鴻蒙OS系統,它並不是安卓的分支或者修改的版本,這是一個完全全新由華為自主研發出的一款新的系統。同時因為鴻蒙OS系統是微內核設計,安卓則是基於宏內核的LINUX。

因此,兩者本質上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宏內核和微內核的區別。這裡筆者就簡單解釋一下:宏內核,又稱單核心,它包含了作業系統在內的絕大部分功能,並且這些功能都具有很高的權限,它的好處就是系統的開發難度比較低,就等於編程中語言用goto,直接解決問題。不過因為這些模塊都具有最高的權限,所以只要其中某一個模塊出現問題,整個系統就會直接崩潰,差不多跟win98經常藍屏的效果一樣,這也是安卓系統經常容易死機崩潰的原因所在。

微內核是提供作業系統核心功能的內核的精簡版本,也是一種能夠提供必要服務的作業系統內核。它與宏內核恰恰相反,微內核的內核部分僅僅只有作業系統必須的任務管理和內存分配回收管理以及幾個不可缺少的幾個模塊。所以,其它的模塊都是不具備擁有最高權限,因此哪怕出現錯誤也不會直接導致系統的奔潰。不過,微內核的開發難度系要增大很多,但是,它的穩定性是非常之高的。

(二)

鴻蒙OS系統,採用了方舟編譯器emui9.1的優化版本,因此在性能上毫無疑問要比現在谷歌原生安卓上的編譯器ART 的性能,最起碼要高出60%以上。而之前華為發布方舟編譯器,實際上是在為鴻蒙OS的生態做一個鋪墊而已。

不過鴻蒙OS的內核雖然與安卓不相同,不過因為華為擁有自己的編譯器和虛。實際上,安卓也是使用虛擬機的,只不過安卓在4.0以後,安裝應用的時候,都會預編譯以此,但是這種技術,對於鴻蒙OS來說,小菜一碟。

(三)

目前,谷歌正在開發一個叫Fuchsiade 新體統,這個是谷歌為了迎接5G和萬物互聯時代所準備的,可以說橫跨了手機、pc端、平板以及智能電視等多種平台,同時兼容安卓,並在未來會直接取代安卓系統。

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忽然發現,怎麼感覺有點熟悉的樣子?沒錯,鴻蒙OS基本上如出一轍,在理念上,它們都是相通相同的。

(四)

可以說鴻蒙OS之所以讓世界矚目,最大的原因還是領先。Fuchsia按照開發的進度計算,就算等到明年的春天,也未必能等到發布。但是鴻蒙OS卻已經出來了,進度直甩Fuchsia幾條街。

同時,華為再加上5G硬體技術的優勢,可以說崛起已經勢不可擋。因此,美國才會要求谷斷供華為,可是結果卻讓華為反客為主。

可以說,谷歌滿是心塞,內心之煎熬,不用想也知道了。

(四)

不用想,華為必然會在國內放棄安卓,主推鴻蒙OS。至於華為在海外等市場是否繼續選擇安卓,這裡就不說了。畢竟,谷歌服務目前對世界上大部分的地區,還是難以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