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有福氣,我才36歲就當了外婆」「你女兒被你毀了」

2019-10-06   橙子不語

池魚/文

01

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帖子:你身邊那些長得好看,但學歷不高的女生最後都怎麼樣了?

看完很多人的講述之後不免感慨,不同的人生經歷,卻總是大同小異的故事:她們多在比較小的年紀就走進婚姻,開始了另外的生活。

而後來夾雜在她們生活中的詞彙,也多數都是不幸福的字眼。當然也有例外者,但真的很少有人能夠從這滿地荊棘里,開闢出一條明朗的大路。

我當時看到這個帖子,第一時間就想起我一個小學同學。

她也是一個長得很好看的姑娘,好看到她那個時候轉來我們學校不到一天,全校都知道了,門口有很多來看她的人,因為都聽說我們班來了一個仙女。

說她是仙女,在我們小學那個年紀,真的不為過。

她皮膚很好,個子很高,頭髮是那種天然的微卷,不施粉黛也自有光華,站在一大群女生當中,簡直是鶴立雞群。

不過,她成績不怎麼好,第一次月考的時候,在班上考了倒數第二,倒數第一還是班上原來那個男生,一個天天上課睡覺考試敢交白卷的人。

我和她相熟得最早,因為我們是老鄉,我和她一樣,都是從外地轉過來的,只不過我先她轉過來半年,家裡大人也都是在這邊打工。

她轉過來的時候,是小學五年級下學期,結果在六年級的下學期,她就不讀了。

她說,不喜歡上學,也不想每天回家做作業。

最主要的是,她家裡的母親也支持她的看法,說女生遲早都要嫁人,讀那麼多書也沒用,還不如趁著年輕早點出去掙錢。

我當時不太理解她母親的想法,還勸過她,至少把初中讀完。

因為我母親從小就告訴我,他們這輩子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讓我要好好努力學習,以後長大了工作也能輕鬆些,不用像他們這樣。

02

她並沒聽我的話,不讀書以後,我時常會在上學的路上見到她,她穿上了裙子,看起來更加好看了,她會笑著和我打招呼,說最近有人在追她。

這點我知道,因為她的母親早就出去說過。

我有時候也會看到有男生騎著摩托車帶著她,她坐在後面的座位上,一陣風馳電掣,轉眼就不見人,說實話那時中二的心還感覺有點酷。

她是單親家庭,母親結過兩次婚,也離了兩次婚,一個人帶著她和弟弟在外打工,其實日子還是比較辛苦。

聽說她母親生她的時候,還不到18歲。因為長得好看,所以追的人多,只是遇人不淑,那個婚前百依百順的人,婚後就變了一副樣子,還經常打人。

她的母親是一個比較果敢的人,婚姻不幸福,在那個年代還是堅決選擇了離婚,然後再嫁,生了一個兒子,還是因為性格不合而離婚。

後來,就沒有再找了。

顯而易見,她遺傳了她母親的長相和身材,所以也重複了她母親年輕時候的故事,她不讀書後,追的人同樣很多。

她讀書晚,六年級下冊不讀書那會兒,就已經15歲,再加上個子高,所以看起來比較成熟。其實按理來說,一般這種情況的話,家裡大人都會制止,畢竟這真的不是談戀愛的年紀。

但是她的母親不這樣認為,她會因為自己女兒有人追而感到自豪,所以也會和別人說,有哪兩個男生因為她女兒打了架。

而且我說了,她的母親認為女生讀那麼多書是沒用的。所以種種原因之下,我初二那年,就聽說她已經結婚,然後生了孩子。

03

我初中的時候因為學校遠了許多,所以選擇住校,見她也就少了,關於她的消息,更多是從別人的講述中得到的。

很多大人聚在一起的時候,經常討論她,更多是說她的母親這樣不對,感覺這已經成了不少人茶餘飯後一種消遣時光的方法。

她結婚的時候,我在學校,那時也沒手機能夠上網,自然不知道消息。

回來以後,母親說她結婚了,她的老公大她7歲,我問了一下名字,發現不是她原來談戀愛的那個男生,她的老公是她的母親替她斟酌的。

她那時年紀小,哪裡有什麼分辨能力,母親說誰不錯,她就全部都信了,而且幾句花言巧語也都能認為是真愛。

她就和我說過,有個男生為她和別人打了架,還受了傷,她認為他對自己肯定是真心的,感動了好長一段時間。

當然,最後她結婚的男生並不是那個為她打架的,因為她的母親不同意,說他年紀太小,擔心不靠譜。

然後,剛好有人來她家裡說媒,她的母親認為男方家裡條件不錯,就同意他們交往。

因為她不到年紀,所以他們當時只是辦了婚禮擺了酒席,並沒有拿結婚證,然後兩個人就走進了婚姻,過得怎樣我並不知道,因為後來幾乎沒有碰見過她。

即使碰見了,也是匆匆說兩句話而已,我感覺她沒以前愛笑了,整個人也不似那般青春活潑,我想大概是婚姻讓她慢慢成長了吧。

她第一胎是個女兒,她的母親去醫院照顧回來以後,還是像以前一樣和眾人講述:「真是有福氣,我才36歲就當了外婆!」

當時,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你女兒被你毀了!」還惹得她母親生了氣,和那個人吵了一架。

04

後來發覺,人生,任何一個細微的決定,都是一場蝴蝶效應,一個決定的不同,影響的可能是今後的一輩子。

她後來相夫教子,我見她更少,只是上大學的時候她有了我的微信,加我聊了起來,她說離了婚,目前一個人帶著孩子。

離婚的原因,是後來她慢慢成熟以後,越來越發現當初走進婚姻的倉皇和錯誤,其實他們兩個人合不來。

她的老公雖然比她大,但被家裡父母寵慣了,是比較以自我為中心的一個人,而且很聽母親的話,原來他們家裡一直都是婆婆管家。

她那個時候年輕,不懂得這些,很怕自己的婆婆,就像學生怕班主任一樣,待到思想隨著年歲成長以後,她才看清婚姻里的種種不平和委屈。

她說,要是現在的話,她肯定能學會分辨,不會嫁給他,但那個時候母親說他家條件好,她就以為一定會過得幸福。

於是,在愛情都還不懂的年紀,她便走進婚姻,然後人生就走了另外一條道路。

看得出來她有遺憾和後悔,嘆息說最美好的年華,她浪費了。

但人生卻沒有如果,也沒有回頭路,更不可能重來。所有的生活,都有著自己的因果在裡面,你種了怎樣的因,自然會結出相應的果。

-END-


和每個來這裡的人談愛說情,但無關風月。點擊上方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