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位於河南省禹州市磨街鄉大澗村境內的華夏植物群省級地質公園是國內第一個以古植物化石地質遺蹟和典型含煤地層剖面為主,融合自然、生態和人文景觀,集美學價值與科學價值於一身的綜合性地質公園。
禹州市磨街鄉森林覆蓋達80%,空氣品質良好,自然景觀獨特,特別是位於該鄉大澗村境內的華夏植物群省級地質公園,不僅有著名的「北型南相」含煤地層,而且發現有石炭紀——二疊紀地層古植物化石112屬306種(其中新屬25個,新種137個),絕大多數是華夏植物群的特有屬種,其中一些已有2.95至2.5億年的歷史,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和特殊的科學價值,在國內外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曾入選河南省「十大具有重大科學價值的地質遺蹟」
這種情況在全國絕無僅有,具有珍稀、優美、旅遊與科普價值高的特性。中國地質大學有關專家等將其特有的地質構造命名為「禹州植物群」,為地質公園的建設提供了有利基礎條件。
河南禹州華夏古植物群地質公園位於伏牛山與華北平原過渡帶、嵩箕地塊南部的禹州市境內二疊紀地層出露完整,發育最佳,層位連續,保存良好,形成了著名的「北型南相」含煤地層。
在2012年經河南省國土資源廳批准獲得建設資格,是一座以華夏植物群化石景觀和典型含煤地層剖面為主,以鈞瓷文化產業鏈為輔,並融合自然、生態和人文景觀,集美學價值與科學價值於一身的綜合性地質公園
在2017春節剛過,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傳來消息,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印發《關於禹州華夏植物群省級地質公園命名的批覆》函,同意禹州華夏植物群省級地質公園命名並准予揭碑開園。
在2019年9月23日,河南大學文化產業與旅遊管理學院禹州華夏植物群地質公園錦龍研學旅遊基地揭牌。
在揭牌儀式結束後,第一批高校研學旅遊團——河南大學美術學院40多位博士生、研究生在導師的帶領下抵達基地,在開展研學旅遊活動的同時,深入鄉村志願繪製文化牆,義務參加美麗鄉村建設,受到當地幹部群眾的熱烈歡迎和廣泛好評。
未來禹州華夏植物群地質公園將成為集美學價值與科學價值於一身的綜合性地質公園,因而成為高校研學旅遊活動的理想場所。
以下為美圖欣賞:
數據來源:禹州市人民政府,百度百科等
歡迎在下方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