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們大都有這樣的困擾:在家又要洗衣做飯又要照顧孩子,根本沒有多餘的精力整理孩子的衣服玩具。
日積月累,孩子的玩具和衣服扔得滿屋子堆得滿屋子都是。
等再想收拾舊山河的時候可就犯了難,面對著滿地的玩具,覺得根本沒法把物品收納得井井有條。
這麼想可不對!
最近日本一位三娃媽媽在ins上引來圍觀,她的三個孩子分別是5歲、3歲和剛出生的嬰兒,都是家居殺手級的年齡。但是她打理的家不但不亂,反而井井有條一塵不染。
這位rumi太太的家布局合理,每一個空間都嚴格遵照收納原則進行規整和設計,接下來就讓我們帶大家看看她都有哪些好理念吧。
玄關——動線最短
玄關決定著客人對屋主的第一印象,因此玄關收拾得整潔與否就顯得尤為重要。
玄關大多用來收納鞋子,rumi醬家也不例外。當天穿的鞋子放在台階下,其它的收進鞋櫃,乾淨整潔,節省出門的時間。
玄關的另一側放置了嬰兒車,取放自如,車輪上粘的灰塵也不會帶到房間裡。
將緊靠著鞋櫃的空間用來掛放外套,用最短的距離完成換鞋-脫外套-掛外套的動作,符合動線原則。
老大經常分不清哪雙鞋子是自己的,rumi醬就在大兒子的鞋子上貼了標籤,方便孩子辨認選擇。
Tips:脫離生活動線的收納遲早會成為廢棄的空間,根據動線原則,物品哪裡使用就收納在哪裡,才是最合理的收納方法。
客廳——家務布局合理
rumi醬家的客餐廳之間沒有隔斷,非常開闊,方便孩子們在客廳玩耍。
老三剛滿3個月,需要人照看,rumi醬把嬰兒床搬到了客廳,做家務的同時也不耽誤照顧孩子。
嬰兒床下是未開封的尿布和換洗床單,方便拿取。
床尾掛著嬰兒用的髒衣袋,床頭的縫隙收納櫃里放著孩子的換洗衣服和毛巾。
在小床上完成換衣服-收起髒衣服的動作,動線合理,不會手忙腳亂。
rumi醬還自製了一個尿布套裝,除臭袋裡放著換尿布時需要的所有物品,即使抱著孩子也能一手拿走。
老大和老二都已經上了幼兒園,放學回家會在餐廳玩耍。
老大喜歡畫畫,rumi醬就把他常用的繪畫工具防在了廚房島台的柜子里,這個高度正好是老大的黃金區域,方便孩子物歸原位。
沙發後的柜子下方擺放的是孩子們喜歡看的繪本,採用豎立式收納,書脊朝外,書名一目了然,想看哪本就抽取哪一本。
兒童房——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整理收納是一項人生基本技能,從小讓孩子養成收納的良好習慣,對於他們未來的成長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柜子外貼標籤區分老大老二的衣物,做到可視化收納。
疊放衣物採用豎立式收納,清爽工整,拿取方便。
第二天要用的制服和文具提前準備,方便孩子自己穿戴。
用伸縮杆收納球類,利用起上方空間。
鼓勵孩子將樂高玩具按顏色分類,整理的同時還能訓練孩子做分類遊戲。
男孩子多了汽車玩具也多,用工具箱的卡槽正好充當「停車位」,老二非常熱衷把小汽車停到「停車場」。
大型玩具用開放式置物架+同色系的收納盒收納。
rumi醬把玩具圖片列印出來,在柜子和收納盒上各貼一個,方便孩子們物歸原位。
經常玩的烹飪系列玩具,用宜家瑞沙托籃收納,方便移動。
對於不擅長整理房間的家人來說,找到不給他們過大壓力的整理方法很重要,對於總是隨手亂放物品的丈夫,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的孩子,與其埋怨對方「為什麼不整理一下」,不如試著從對方角度去適當的改變整理策略,可能會更有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