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考研的3個條件限制,需要注意的3個問題,了解下?

2019-12-08     考研住持研究僧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就業壓力也不斷增大,很多在職人員都意識到學歷和自身能力的重要性。目前,報考在職研究生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明確的能提升個人綜合素質的途徑,同時受到很多在職人員的青睞紛紛參加報考。

那麼,報考在職研究生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需要注意什麼問題呢?在職考研選擇時的考慮因素有哪些?想必很多在職人員還不是很清楚,下面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在職研究生分為兩種形式:五月同等學歷申碩和一月管理類聯考又稱專業碩士,雖然這兩種類型都屬於在職研究生,但是其報考條件卻有很大的差別。

同等學歷學員要求是本科且學士學位滿3年就可以參加全國統一的申碩考試,通過考試後,完成論文答辯就可以拿到碩士學位證書。如果學員不需要碩士學位證書,那麼只需要滿足大專及以上學歷即可報名參加課程研修班的學習,學員只需要向院校提交申請材料,通過審核後即可免試入學。這種同等學力申碩的方式入學門檻相對比較低,通過率很高,學員最終拿到碩士學位的幾率也相對大一些的。

專業碩士的報考條件相對較高,屬於先考試後入學,一月聯考的考試難度相較同等學力申碩的考試難度要高很多,一般考試的通過率只有20%-30%。而且學員不僅要參加入學考試還要參加院校的複試,全部通過後才能拿到院校的錄取通知書進入大學進行學習,國考難度很大,能夠順利拿到目標院校錄取通知書的學員寥寥無幾。

學員需要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1、本科學歷且有3年及以上工作經驗;

2、大專畢業且有5年及以上工作經驗;

3、碩士或博士畢業且有2年及以上工作經驗;方可報考。如果是工作比較忙或者沒有太多精力去學習的在職者,建議選擇同等學歷申碩形式進行報考。

在職考研你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指的是:脫產學習,也就是沒有工作,也沒有收入,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在學校規定的年限內,全日制在校讀研。

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指的是:非脫產學習,也就是在基本修業年限或學校規定的修業年限(一般應適當延長基本修業年限)內,同時從事其他工作或者社會實踐,採取多種方式,靈活安排時間進行學習。

一般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都是在職人員,不過也不乏應屆生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選擇邊學習邊工作。不管是往屆生還是應屆生在選擇這兩種學習方式的時候,都要慎重考慮。

1、在職考研需要經過工作單位同意嗎?

如果你想邊工作一邊讀研,那麼是需要經過單位同意的。而有些在職人員選擇考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那麼就需要做一些準備了。如果你是事業單位的在編人員,首先要了解自己簽定的就業合同,是否有時間限制,以及其他相應的要求,在備考之前要先了解一下本單位的辭職流程,以免考上之後耽誤讀研報到。如果是在一些私企工作,可以選擇「默默」備考,考上之後向單位遞交辭職申請,按照流程辦理辭職就可以了。遇上辭職比較麻煩的,乾脆自離也可以,但要小心自己簽訂的就業合同,避免違約。

2、在職人員如何報考?

在職研究生納入統考,變成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之後,在報考同一所學校同一個專業的情況下,在職研究生和應屆生考試內容完全一樣,在職人員報考可以選擇到戶籍所在地報考或者選擇在工作所在地就近報考點報考。選擇在戶籍所在地報考很簡單,現場確認不需要其他證明,只需提供戶口本即可,如果選擇在工作所在地(非戶籍地) 報考,那麼你需要按照該報考點的要求提供工作證明、社保證明、工資流水證明等材料(每個地區要求不一樣,有些只需工作證明,有些需要社保證明,具體大家可以看報考點的網報公告)。

3、在職考研選擇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1、是否符合報考條件?

以不同的方式報考相關課程,要求的條件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大專學歷就可報考,而有的則需要本科學歷還要有學士學位。具體則需要根據自己所想要報考的院校具體課程而定。

2、可獲得哪些證書?

上面有所涉及,一般情況下可以獲得學歷證書與學位證書,但是並不是每種方式都可以取得這兩種證書的。而這兩種證書都是受到國家及社會認可的,都可以幫助學員取得更好的發展。

3、入學是否簡單?

選擇報考的方式不同,入學模式也是不一樣的,總體來說:同等學力申碩與高級研修班這兩種方式入學相對比較簡單,而中外合作辦學入學相對較難,非全日制研究生入學最為困難,所以相關人員在報考時需要注意!!!

以上就是關於在職研究生報考條件的詳細介紹,需要注意的問題,在職考研選擇時的考慮因素,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如果還有其他疑問可以點擊了解更多諮詢小編喔。

如果你也想考在職研,但是存在如下疑問:

1. 專科考研,基礎薄弱,學習能力較差

2. 對院校、專業不了解,不知道如何選擇

3. 上班族,時間不夠,不知如何規劃複習

4. 自制力差,下班就不想複習

另外,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雲南海天教育,了解更多考研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Q2Fj7W4BMH2_cNUg2dZ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