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記者 陳燕燕 通訊員 陳文璇 陳富康
最近,
30歲的小張頻頻「胃疼」,
到醫院一查,竟是脾破了,
身上的血幾乎流失一半,
險些要了他的命。
原來,
小張和兩個女兒嬉鬧,
她們坐在他的肚皮上,
玩「騎馬」的遊戲,
不料這一騎竟騎破了脾。
住院12天,明天小張(化名)出院。他心有餘悸地說,3月初,他常「胃疼」,但他沒在意,直到3月5日,他騎著電動車上班,一路顛簸後,胃更疼了,連左肩也有點疼,他覺得不對勁,硬撐到下班,才到福州市第一醫院。
住院12天,小張即將出院
彩超顯示,他的脾臟前方有個包塊,足有拳頭大,還有腹腔積液,消化內科曹文瑜主任醫師一再追問「有沒受過外傷」,但小張說沒有。曹主任推斷,很可能是腫瘤合併出血,但脾臟的腫瘤很少見,她很警惕,立即安排小張住院。
CT顯示,小張的脾臟前方有個包塊,足有拳頭大
當晚,小張突然大汗淋漓、心悸,血壓驟降到97/62mmHg,整張臉都紫了,醫生推斷他的出血加重,很可能休克,立即把他轉到急診創傷外科。緊急搶救後,小張的血色素驟降到85克/升,丟失了近1/3的血色素,生命垂危。
病情危急!林正清主任立即手術,發現小張的盆腹腔積滿了鮮血,足有2000毫升,而彩超看到的「腫瘤」竟是脾臟的前方的血凝塊。醫生緊急清理後,再次探查,發現脾胃韌帶脾門附著處有一個撕裂口,約2厘米長,正緩慢滲血,緊急縫合後,小張才緩過勁來。但他的肚皮留下了一道長長的疤,足有10厘米。
小張清醒後,醫生再次追問,他才想起,2月29日晚,他陪兩個女兒玩,1歲的小女兒跨坐到他的肚子上,把他當「馬」騎,5歲的大女兒覺得好玩,也騎了上去。當時,小張感到肚子有點疼,但一會兒就不疼了。
【醫生推斷】
很可能是小孩「騎馬」時,損傷了小張的脾胃韌帶,一開始,出血量不大,連日來,他的脾臟慢慢滲血,時間一長,血液凝結,就形成了拳頭大的血凝塊。此後,小張騎電動車顛簸,血凝塊鬆動,血液滲到腹腔,才引發急性腹痛。只要用力咳嗽、下蹲、轉身等,做稍大些的腹部壓力動作,都可能造成包膜破裂,引起猝死。
類似的意外不少,據媒體報道:
1、2019年7月,陝西一位媽媽把手機扔到沙發上,手機反彈起,砸到了11歲女兒的腹部,導致脾臟破裂。
2、2016年7月,56歲的福州依伯爬樹摘芒果,從1米高的扶梯上滑下,輕輕一摔,竟摔破了脾,只得連夜摘掉脾,才保住性命;
3、2014年5月,30多歲的武漢媽媽被5歲兒子一腳踢中肚子,誤傷脾臟,引發大出血,只得摘了脾。
海都君從福州市第一醫院了解到,每年都會收治不少脾破裂的病人,幾乎都是因為「小磕小碰」。
林正清主任說,
「脾是人體的備用儲血器官,位於左上腹,就像體內掛著的一隻血袋,儘管受到肋骨的保護,但這隻血袋非常脆弱,質地像豆腐,是腹腔內臟中最易受損傷的器官,受傷率占各種腹部傷的40-50%。除了車禍、摔傷,有時,小孩打鬧,腰部不慎撞到桌角,也可能導致脾破裂,引起嚴重的大出血,甚至死亡。」
林正清主任提醒,
「一旦脾臟出血,很難自行止住,有些病人的脾臟破裂,沒明顯出血徵象,很不容易被發現,但會慢慢形成血腫,有的最終被吸收,有的外傷一兩周後突然破裂,非常兇險。
為此,一旦遇到墜落、車禍等撞擊傷,即使沒有明顯的皮膚軟組織損傷,也極易發生「脾破裂」、「腎出血」、「肝破裂」等,應高度重視、及時排查。如果傷者出冷汗、口渴,可能是失血的表現;如果運動、咳嗽、用力排便、腹部受壓後突然腹痛,應儘快排查內臟是否受損。」
編輯:郭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