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孩子咳嗽幾聲,家長的心就提了起來,是不是感冒了?
如果咳嗽的厲害些,又該擔心是不是「支氣管炎」了!
對孩子來說,支氣管炎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寶寶在感冒以後,如果治療不好,往往會引發支氣管炎的發作。
它會不會發展成肺炎呢?如何治療和預防支氣管炎?乾貨走起。。
01什麼是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是指由於各種致病原引起的支氣管黏膜感染,是兒童時期常見的呼吸道疾病。
寶寶常見的支氣管主要有兩類:急性支氣管炎和毛細支氣管炎,他們的症狀表現也差別很大。
急性支氣管炎常見於3歲以下的寶寶,多是先有感冒症狀,後來只剩下咳嗽,剛開始是乾咳,然後有痰,咳嗽一般持續7~10天,有時也會持續2~3周甚至更久。
1~3歲的小寶寶患急性支氣管炎一般症狀較重,常會發熱,多在38℃~39℃,偶爾也會超過39℃,但大多數2~3天就退熱了,也可能伴隨嘔吐甚至腹痛、腹瀉的症狀。
毛細支氣管炎則常見於6個月以下的小嬰兒,多為喘憋、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嚴重時有面色蒼白、煩躁不安、口唇青紫、鼻翼煽動等缺氧的表現,發熱比較少見。
急性支氣管炎絕大多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如冠狀病毒、流感、腺病毒等,能引起感冒的病毒都可以引起急性支氣管炎。
也有少部分的急性支氣管炎是由細菌、過敏引起的。如空氣污染、粉塵、煙霧等會刺激支氣黏膜引發炎症,霧霾中的有害顆粒能直接進入並黏附在寶寶呼吸道表面,再加上寶寶呼吸道短,容易誘發鼻炎和支氣管炎。
毛細支氣管炎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也可由副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引起。
有些家長會通過痰的顏色來區分是細菌性還是病毒性。其實這些說法是不靠譜的。
無論是綠色的痰、黃色的痰還是透明的痰只能說明裡面有沒有死的白細胞,並不是說明是細菌還是病毒。
我們可以通過孩子咳嗽的持續時間來判斷,當孩子的咳嗽超過3周,且有痰時,就要考慮孩子可能是細菌性支氣管炎了。當寶寶是早產兒、心肺腎肝慢性病患兒、免疫力缺陷患兒時,細菌感染幾率就會有更大。
因細菌繁殖,細菌性支氣管炎比病毒性支氣管炎更容易導致肺炎。當患了細菌性支氣管炎時,須使用抗生素治療。
02
如何區分支氣管炎與肺炎?
支氣管炎可能會發展成肺炎,很多家長一看到肺炎兩個字就很害怕。
那應如何區分呢?
首先,肺炎的症狀要比支氣管炎的症狀嚴重的多。如果孩子出現以下症狀,就可能是肺炎了:
若出現以上任何症狀之一,一定要立即就醫。
03支氣管炎的治療
由於絕大多數的急性支氣管炎是病毒感染,所以不能使用抗生素治療。
急性支氣管炎和感冒一樣,是自限性疾病,通常在2~3周會自行好轉。
急性支氣管炎的一般治療就是對症用藥+家庭護理,比如發熱、頭疼就吃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疲乏就多休息,有痰咳嗽就常變換體位,多給寶寶喂水,增加空氣濕度,助痰咳出等。
不要擅自使用抗生素給寶寶治療。當你懷疑是細菌性支氣管炎要去醫院進行確診。用不用抗生素由醫生結合寶寶情況和血常規等化驗結果決定。
04
寶寶咳嗽有痰,怎麼辦?
當看到寶寶咳嗽,有些家長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帶寶寶去霧化。雖霧化對很多咳嗽確實有很好的效果,但咳嗽也不是霧化的絕對適應症。關鍵是找到咳嗽背後的原因,然後根據病因判斷是否需要進行霧化治療。
支氣管、肺炎、感冒等原因導致的咳嗽不是霧化吸入治療的指征。
還有家長會給寶寶用右美沙芬、福爾可定等止咳藥,這些藥雖能緩解寶寶的咳嗽,但只是掩蓋了表面症狀。
同樣,祛痰藥、復合感冒藥以及各種中成藥等都不建議給寶寶用。
那看著寶寶一直咳??
3個月~1歲的寶寶,可以喂上10ml左右的溫水或蘋果汁,每天4次,能有效緩解咳嗽的症狀。
1~3歲的寶寶,可以喂上2~5ml的蜂蜜來減輕咳嗽的症狀。1歲內的寶寶慎用蜂蜜止咳,容易誘發過敏。
不建議給6歲以下的孩子吃非處方止咳藥,對於支氣管炎的寶寶就更是了,用鎮咳藥會抑制分泌物的排出,也要讓寶寶遠離二手煙,煙霧刺激容易加重咳嗽的症狀。
當寶寶咳痰時,可以多給寶寶喂水,用空氣加濕器提高空氣濕度。
05
如何預防支氣管炎?
從寶寶自身來看,免疫力低下,營養不良、慢性鼻炎、咽炎等均是誘因,因此平時保證營養充足,增強鍛鍊是預防支氣管的最佳辦法。
勤洗手,可有效防止細菌傳染,尤其是在流感高發季。儘量遠離二手煙,及時接種疫苗,尤其是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
今冬,唯願寶寶們暢快呼吸。
好媽手冊是長江日報報業集團和武漢醫學會聯辦的母嬰服務平台。無論您是備孕的准媽媽,還是已有大寶或二寶的媽媽,歡迎加入「好媽團」QQ社區:
奔向好媽媽(備孕懷孕)QQ群:742954372;
做個好媽媽(親子交流)QQ群:680053094。
還可長按下面二維碼添加「好媽團隊小助手」微信,進入好媽微信群,向專家提問。
這幾個群不僅是媽媽們交流分享的社群,我們還將定期邀請專家進群免費答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