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試點之一,從化堅持資源整合一體化,以全區為整體,以區、鎮(街)、村(社區)三級為單元,以志願服務為基本形式,統籌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
從化在全區分批分級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三級文明實踐機構,緊緊圍繞送思想、送政策、送道德、送文化、送法治、送科學在全區基層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全區完成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8個鎮(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全覆蓋,並成立202個行政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而西和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以及其開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是從化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一個縮影。
西和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自建成起,以「一核帶四翼」的模式整合統籌小鎮陣地資源,全面激活西和村的傳統文化、鄉風家風、生態產業以及人才資源等多個方面,以實踐活動助力鄉村振興。目前,該實踐所成為從化區最受歡迎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之一。
該實踐所為何如此受歡迎呢?
快跟著小編去尋找答案吧~
建設西和鄉風館
通過西和鄉風館的建設,匯聚鄉村優秀文化,吸引周邊村民及遊客參觀學習,陶冶淳樸民風,促進鄉風文明發展,從而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西和鄉風館自2018年建成以來,吸引其他單位調研小組參觀學習過100場次,遊客參觀逾10萬人次。
開展廣州粵菜師傅實踐活動
西和「粵菜師傅培訓室」作為廣東省首個「粵菜師傅培訓室」,於去年9月正式啟動並投入使用。
通過廣州粵菜師傅實踐活動,做到送技上門,送人才下鄉,大力培養鄉村廚師,提升鄉村粵菜品質,加強周邊生態農莊粵菜軟實力,促進生態產業發展。自掛牌以來,粵菜師傅培訓室開展以「快速果醬畫盤飾」「花果菜」研發等為主題的培訓班達15期,培訓學員近達500人次。
設立西和學堂
通過設立西和學堂並邀請各式專業人才開展培訓班,全面助力鄉村振興。自2018年4月以來,西和學堂開展以書法、國畫、制陶等為主題的培訓班達40課次,吸引青少年達1200餘人次。2019年,廣州市鄉村振興「百團千人科技下鄉」專家服務團隊第76團(廣州市技師學院)、廣州市技師學院花藝技術培訓基地落戶於此,開展花卉技術培訓,實踐人才振興技術先行,助力從化鄉村振興。
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為宣傳陣地,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將新思想、正能量傳播到基層群眾。「幸福婚姻,美滿家庭」集體婚禮、「騎行美麗從化,助力鄉村振興」福彩杯樂善騎活動、城郊街第二屆嶺南特色小鎮文化節等33場活動的開展,不僅豐富了村民群眾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更激發基層幹部、群眾自覺投身鄉村振興工作的主人翁精神。
近年來,
從化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
作為推動從化發展的強大動力,
緊緊圍繞建設
幸福美麗生態之城總目標,
以生態立區、產業強區、特色發展為路徑,
緊抓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
有力推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
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建成了粵港澳大灣區
首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平台;
粵港澳大灣區紅色文化傳承地、
生態經濟核心區建設初見成效;
成功引進中瑞設計中心,
與瑞士銀行家協會磋商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溫德姆酒店、香港低碳設計中心、
澳門科技設計中心等項目成功簽約,
全國首個生態設計產業集群初見規模。
溫泉財富小鎮集聚現代金融、
婚慶浪漫、創新創業、生態設計要素,
灣區設計開放大學、
佳都物聯網實驗室先後落戶老溫泉地區,
老溫泉正煥發新活力。
成功簽約蘇寧、韻達、華瑞等一批龍頭項目,
加快謀劃實施「5G·大數據產業園」、
國際馬匹檢測中心等一批平台型項目。
部署了124項改革任務,
深化「放管服」改革,
企業開辦實現「一日辦結」,
新設企業審批效率提高50%以上。
成功舉辦了
世界級純演示性速度馬術比賽
國際教育機器人大會
珠三角美麗鄉村建設現場會
全省農村「廁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現場會
等重大活動。
推動綜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
有序推進47個老舊小區和舊村莊微改造項目,
順利啟動東風村、禾倉村和
聯星村西華社舊村全面改造項目。
從化大道、北星路首段正式通車,
鐵腕拆除違法建設250萬平方米。
加快推進區中醫醫院遷建、
廣州市第六中學從化校區建設等民生項目。
特色小鎮串珠成鏈,
建設鄉村振興示範區重任在肩。
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一座幸福美麗生態之城在這裡崛起。
這裡山河相映、四季花香,
一個宜居、宜業、宜游的
優質生活圈在這裡形成。
努力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
世界級城市群相匹配的美麗鄉村;
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
啟動高質量發展引擎;
從化,踏上了全面振興的快車道,
書寫綠色低碳、生態灣區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