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吧!此國將核技術「傾囊相贈」對中國大力援助,不是俄羅斯

2019-07-23     靈山秀水

提起現代以來對我國幫助較多的國家,大家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諸如蘇聯的武器援助、烏克蘭的技術援助等一些耳熟能詳的事情。但除此以外,另一個地處歐洲大陸腹地的國家對我國的援助之大卻是足以排在整個歐洲的首位,甚至足以超過俄羅斯和烏克蘭,即便說其是整個歐洲對華援助最大的國家也毫不為過,這個國家既不是英國也不是德國,而是作為歐盟最核心成員國之一又歷史悠久的法國。

早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初,中蘇關係的急轉直下惡化使得那時的中國迫切需要找到一個新的外交突破口,藉以打破在國際上同時被東西方兩大陣營華約和北約所排擠孤立的局面。時任法國總統的戴高樂將軍出於當時的國內政治因素考量和國際局勢的變化,不顧當時作為整個北約集團老大哥的美國嚴重反對和近在咫尺的蘇聯威脅,向著遠在東方的中國伸出了橄欖枝,法國由此成為了北約集團里第一個和新中國建交的頗具影響力大國。而法國自身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身份也同時襯托出了這分外交關係的強大含金量,更是為之後的中美建交打破了堅冰而探索出一條全新的可行道路。

到了1987年,在核武器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的我國不再止步於僅把核能用作武器化方面,核能發電領域的誘人前景和廣闊應用範圍,對於地廣人多而耗電量巨大的我國來說無疑是極為必要的。當時世界上在核能發電領域掌握成熟技術的美國和蘇聯均不願意對我國伸出援手,只有當時與中國關係較為友好的法國願意傳授給我國核電站的相關技術和設備援助。頗為慷慨的法國人在核電站援建問題上並沒絲毫刁難當時在這方面堪稱一窮二白的我國,小到建設核電站的專用水泥和螺絲等建築材料,大到核電站的反應堆和相關技術人員培訓全部安排到位,在費用方面更是比極度刁難我國的美國開價要遠遠低得多。

從法國接受相關培訓和學習之後的我國技術人員回國後在法國專家的幫助下,建設起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座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這座安全可靠的大型核電站自1994年投入運行至今沒有發生過一次安全方面的事故,整座核電站設計精良、運行可靠,達到國際最優等核電站標準,甚至還成為了一座當地的旅遊景點而對遊客們開放部分區域。單憑此一點就足以看出當時的法國老師在核電站建設上對我國是沒有絲毫保留和壞心眼的,而那批從法國留學回來的核電專家也成為了我國核能發電領域的第一批開山鼻祖,至今仍在我國的核能發電領域繼續為國奉獻。

在作為國之重器的核電站領域對我國頗為慷慨的法國在軍事方面亦是毫不吝嗇,相繼向我國提供了「超黃蜂」三發重型直升機、「海響尾蛇」艦對空飛彈、「小羚羊」武裝直升機、「海豚」直升機、100毫米緊湊型艦炮等一大批在當時世界上屬於先進水準的裝備。慷慨的法國人不但願意出售武器,連圖紙和相關技術也願意一併交付我國,實現了真正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些在當時頗為先進的法國裝備至今仍舊在我軍當中服役,並依靠法國的技術支持和專利轉讓發展衍生出了諸如「直8」「直9」「海紅旗7」等一大批自主國產化裝備,整個歐洲對華援助最大國家的名號賦予在法國的頭上可謂是名副其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fVqImwBmyVoG_1ZTnp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