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需肥要領和水肥管理,這樣做,有利於玉米高產!

2019-05-16   一條農資

玉米需肥特點

每個生長時期玉米需要養分比例不同。玉米從出苗到拔節,吸收氮、磷、鉀比例是2.5%、1.12%、3%;拔節到開花,吸收氮、磷、鉀分別是51.15%、 63.81%、97%;從開花到成熟,吸收氮、磷、鉀分別是46.35%、35.07%、0%。

營養臨界期

玉米磷素營養臨界期在三葉期;玉米氮素臨界期則比磷稍後,通常在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的時期。臨界期對養分需求並不大,但養分要全面,比例要適宜。玉米大喇叭口期是玉米養分吸收最快最大的時期。肥料的作用最大,此時肥料施用量適宜,玉米增產效果最明顯。所以提倡底種肥加穗肥和噴施壯穗靈,前重後輕兩次施肥原則為宜。施肥同時配合噴施光合營養膜肥助力玉米吸收更多的常規性肥料及光肥。

需肥數量

玉米生長需要從土壤中吸收多種礦質營養元素,其中以氮素最多,鉀次之,磷居第三位。玉米播種需要施入底種肥的,肥料準備本著高氮、少磷、適量鉀的原則。高產田後期還要結合實際情況補充氮素,磷素,鉀素。

知道了玉米的需肥要領,下面就來說一下玉米的水肥管理技術。

1、基肥,在播種前整地時,每畝基施優質有機肥(如豬糞)1000公斤,有效含量25%的復合肥80公斤加ZnSO4(即硫酸鋅)、MnSO4(即硫酸錳)各1公斤加硼砂(可殺菌)2兩(條施為好:在作物行間靠近作物根處開一條溝,把肥料施入溝里);現在有玉米專用肥。

2、在3葉一心期施提苗肥,10公斤水兌1把半到2把尿素灌根。(註:不可澆到葉片上,否則會造成燒苗)結合噴施光合營養膜肥(光肥)可提升光合作用產能營養物質和葉綠素、高級環保型植物增肥、增產、增色、葉片肥厚、干莖強壯。

3、6葉時追肥一次,採用穴施法(即:在每株玉米根部旁8—10厘米處用粗木棒杵個洞,用普通礦泉水瓶蓋一尖蓋尿素放一個洞,然後將洞蓋好即可)注意要這時要保持土壤潮濕,如果土壤乾燥,施肥後可澆小半杯水,不能澆的太多,以土壤濕潤為宜。噴施植物電子肥可以超常發揮肥效。

4、12葉時再追肥一次,每株施礦泉水瓶蓋2~3蓋,直接撒在根部,然後進行培土(培土:將行間或畦溝的土壤培於植株基部、壟面,形成土壟或高畦的管理措施。培土可以增加根系活動肥沃土層的厚度,既有利於防旱保墒,又便於排水防澇,還能促進埋入土中植株上發生次生根,並為不定根的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伸根環境,有利於防止倒伏,減輕雜草為害)培土後灌一次透水。

5、在玉米抽雄或吐絲時澆一次透水。其他時間如果在正午葉子不打卷,則不用澆水,因為玉米是抗旱植物,澆水過多反而不好。

把握好玉米的需肥要領,並且科學的進行水肥管理,相信對於玉米產量的提高將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對於農民朋友的增產增收也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感覺有幫助,麻煩關注、分享、收藏一下吧!(內容整理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