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大槐樹,南有石壁村。
11月15日,龍岩、三明記者聯合採風團來到寧化縣石壁鎮客家祖地景區參觀。
在閩西籍著名開國戰將楊成武將軍題寫的客家祖地牌樓上,剛結束不久的第24屆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迎賓條幅「熱烈歡迎海內外客屬鄉親回石壁祖地尋根拜祖」依然在迎風飄揚,莊嚴壯闊的祭祀廣場、懷祖殿、客家公祠有不少遊人在徜徉。
在懷祖殿旁的文化中心,一群來自三明市區的小學生正在進行以「傳承紅色基因 體驗客家文化」為主題的研學旅行活動,孩子們饒有興趣地觀看雕版印刷演示。
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
寧化縣客家祖地服務中心副主任陳榮介紹, 寧化縣地處閩贛邊界中部、武夷山東南麓,有1293年的建縣歷史,從唐代汀州建州以來,就是歷史上汀州八縣之一,是文化閩西重要組成部分。
自從唐宋以來,為躲避戰亂,大批中原先民輾轉遷徙到以寧化石壁為中心的閩粵贛結合地,至唐宋間,石壁已經匯聚了213個姓氏數以萬計的南遷漢民祖先,孕育形成第一代客家人。石壁200多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為客家先民提供了優越的生息條件。
此後,客家先民以石壁作為新的起點,從汀江流域向外拓殖,飄洋過海,如今客家後裔遍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人口數量達1億多人。
客家祖地石牌坊
參觀寧化石壁客家祖地
寧化是世界億萬客家人的總祖地,石壁被稱為客家祖地。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隨著「客家學」和「尋根熱」的興起,海內外客家人紛紛前往寧化尋根謁祖。
客家公祠座落於石壁鎮石壁村土樓山上,於1992年11月奠基,1995年11月落成。2012年10月,占地110畝的客家祖地祭祀主軸擴建工程竣工。客家祖地牌坊後方建築依次為:集散廣場、尋根路、溯源橋、山門、祭祖廣場、葛藤廣場、碑亭、桅杆群、客家公祠。石壁客家公祠規模龐大,氣勢恢宏,內供奉著161姓先祖神位,成為客家世界總家廟。
在懷祖殿前參觀
莊嚴的懷祖殿
服務中心鄢偉介紹,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客家祖地旅遊、祭祖、研學熱不斷升溫,寧化每年10月舉辦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現已連續成功舉辦23屆,吸引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千團隊100餘萬人次來寧化尋根謁祖、祭祖祈福、參觀旅遊。
2008年,寧化石壁客家祭祖大典入選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石壁客家祭祖習俗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11月,世界客屬第25屆懇親大會在寧化舉辦。石壁客家祖地2015年被全國僑聯認定為「中國華僑國際交流基地」,2017年列入國家級客家文化(閩西)生態保護試驗區重點保護目標。
採風團記者在祭祀廣場接受採訪
孩子們在客家祖地研學體驗雕版印刷
閩西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傅長盛 林阿玲 陳良錦 陳律全
編輯:梁婷
檢查:羅愛萍
審核:陳良錦
監製:林琳
閩西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