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西林公園,為何命名「西林」?是為了紀念這位烈士

2020-04-04     懶游的故事

這兩年,因為工作的關係,會常到佳木斯出差,這裡好像成了我的第二故鄉。每到一地,總喜歡多走走看看。佳木斯的西林公園,距離我的住處只要徒步20分鐘,我們去看看。

西林公園位於中山街、杏林路、友好巷和光復東路合圍區域,一條不寬的順和路將公園隔成了東園和西園。一道之隔的東園和西園,雖都是開放性公園,風格卻有些不同,我們先從東園走起,照片拍攝於去年的深秋。

東園的情侶樹。佳木斯西林公園,始建於1940年當時東園為日本神社,西園為東宮公園。占地面積6公頃,有楊、柳、榆、糖、杏、梨、雲彩、側柏、杜松等數十個樹種。與西園一道之隔的東園以前是動物園。

2003年結合城市總體規劃建設要求,對東園、西園重新規劃建設,突出園內樹木植材特色,拆牆透綠,闢建園內曲徑小路,保持園內古樸自然風貌。西林公園早已成為周邊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在佳木斯,我突出的感受是公園多,環境好,而且易於維護,為管理者點贊。

我們再去看看西園,西園東北隅建有一座蘇聯紅軍烈士紀念塔,塔的周圍有在解放佳木斯和剿匪鬥爭中英勇犧牲的蘇聯紅軍烈士合冢墓。

1945年,中國人民武裝部隊和蘇聯紅軍進駐佳木斯。在光復和剿匪鬥爭中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先後被埋葬於原東宮公園院內。

蘇聯紅軍烈士紀念塔的一側有一座更為高大雄偉的烈士紀念塔。1949年7月,在全國上下迎接建國之際,佳木斯為了紀念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而犧牲的革命先烈,在西林公園西院修建一座高達三十餘米的烈士紀念塔。

塔周青松環繞,莊嚴肅穆,每逢清明佳節人們紛紛來園祭掃陵墓,敬獻花圈輓聯。塔型為凸楞方形,水刷石面,上端鑲著紅色五星。說起烈士紀念塔,就一定要說說孫西林烈士。1946年孫西林烈士曾葬於此,東西兩園統稱為西林公園。為紀念孫西林等革命烈士,市委、市政府決定將東宮公園改為西林公園。

塔身上刻有原省長馮仲雲書寫的"為祖國獨立,人民解放而死難死的烈士永世光輝"的題詞。孫西林,1910年生於遼寧省昌圖縣八面城。1926年考入東北大學工學院後,於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9年,孫西林同志因從事革命活動被迫離國,去比利時勤工儉學,同年9月在巴黎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4年,他受黨的派遣,到蘇聯參加第三國際領導的外國工人出版社工作。

1938年9月,孫西林同志奔赴延安。1945年9月3日,孫西林隨第一批幹部隊從延安出發,奔赴東北。於11月中旬到了東北邊城佳木斯市。先後被任命為中共合江省工委委員、佳木斯地區專員兼佳木斯市副市長。


1946年1月31日,孫西林同志在佳木斯市政府市長辦公室被國民黨特務暗殺,以身殉職,年僅36歲。

佳木斯市博物館的近現代史展廳,剛展出了這頂褪了色的黃色棉帽,這就是曾任佳木斯市副市長孫西林同志戴過得棉帽,由孫西林夫人捐贈。佳木斯博物館,我經常會去參觀,每隔一段時間,展室和展品會更新。

西園部分除了兩座紀念塔外,其餘多為林間小徑,適合休閒散步。這處標語寫得好「少一曲高歌,多一片寧靜」。除了西林公園外,佳木斯還有一條繁華的街路——西林路,也是​以孫西林烈士的名字命名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cIISHEBiuFnsJQV-Ah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