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天倒閉1.3家房企,這個夏天有點冷

2019-07-31     洞察樓市

轉自吳曉波頻道

今後十幾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必然會有一個大幅度減量萎縮的過程,我認為至少會減掉三分之二。

——黃奇帆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最近,有不少買房的朋友跟小巴說,房貸利率上漲了。

據媒體報道,今年5月份以來,南京首套房貸利率從基準利率(4.9%)上浮8%調整到上浮10%,又調整到上浮15%。7月初,南京市兩家銀行將此數據提升至20%。

樓市回暖的蘇州,7月首套房貸利率普遍按上浮23%執行,若二套房貸款未還清,銀行則要求上浮30%。

貸款更難了,錢更緊張了,除了購房者有感受,擴大到整個房地產行業,感觸最深的恐怕要數房地產企業。

銀根緊縮,猶如一把劍懸在房企的頭頂。各家房企各有各的擔憂,各有各的結局。

一方面,TOP200房企加速上市。例如,半個月前,中梁控股在港交所掛牌。CRIC研究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7月TOP200房企上市數量已有118家,若再包括正在申請中的5家房企,上市比例將超過6成。

另一方面,中小房企加速破產倒閉。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截至7月24日,今年共有274家房企宣告破產清算。大多為中小房企,其中全國500強第215位的上市房企銀億集團也赫然在列。

最近,重慶前市長黃奇帆更是表示,今後十幾年,中國房企數量會減少2/3以上。據中國統計年鑑2018,最新房企數據為95897家,按照黃奇帆的說法,將有6萬多家房企將在未來十幾年「消亡」。

破產的背後依然是「錢緊」,在各個融資渠道中,公司債和銀行貸款對中小房企而言門檻很高,於是只能轉向信託。但就在前不久,銀保監會約談部分信託公司,要求落實「房住不炒」等要求。

在這般炎炎夏日,許多房企或許正在煎熬過冬。融資渠道收緊,融資成本提高,此外還有一個壞消息。恆大研究院報告顯示,2019年至2021年是房企有息負債的償債高峰。

經測算,截至2018年底,房地產主要渠道有息負債餘額為20.3萬億元,會在2019年至2021年集中到期,到期規模分別為6.8萬億元、6.6萬億元和5.4萬億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PGFR2wB8g2yegNDbc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