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黃時日日晴
小溪泛盡卻山行
張大千 碧峰雲瀑
張大千 碧峰古寺
《碧峰古寺》畫面如同直挺高山聳立面前,氣勢攝人,近景水草密而不亂,層層迭迭於氤氳水氣中,濃重的青綠色彩夾著水分,潑在畫面自上而下,或沉澱、或相融,如同山壁間光影幻化,顏色自雲嵐中透出,石壁肌理若隱若現,神秘且華麗。
張大千 深山雲嵐
深山幽谷,森森煙嵐,沉厚的山勢,隱隱地露出深邃寶石般的顏色。
整幅作品看似仍然保持著濕潤,雲霧氤氳,令人有清涼的感覺,山頂迎著光,似乎景致可以無限的延伸,山外有山。
張大千 溪山覓句
張大千 桃源圖
題識:種梅結實雙溪上,總為年衰畏市喧;誰信阿超才到處,錯傳人境有桃源。摩耶精舍梅甚盛,二三朋舊見過吟賞,歡喜讚嘆,引為世外之歡,且謂予曰:自君定居溪上,卜鄰買宅種花,雞犬相聞,燈相照,君欲避喧,其可得乎?相與大笑!予時方作此圖,口占小詩記一時笑樂,遂書其上。
張大千 春山行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踏莎行》(宋)歐陽修
張大千 泛舟圖
張大千 高山飛瀑
張大千 聽瀑圖
張大千 品茶對弈
張大千 觀瀑圖
張大千 閒吟策杖倚天風
張大千 溪山蘭若圖
張大千 觀瀑圖
張大千 松蔭撫琴
張大千 松蔭高士
題識:老松磊磊多奇節,冬無霜雪夏無熱,根頭更有千歲卷,向誰說與長生訣。
張大千 蕉蔭消暑圖
張大千 松蔭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