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xabay.com
撰文 | 商 周
責編 | 李曉明
在過去兩個月,網上熱傳一篇文章《一輩子不得癌》,提出了遠離癌症的 「九字真言」 和 「十大竅門」,博得了數以百萬計的點擊率。這篇文章的內容主要來自於《不怕壓力不生癌》一文,作者署名是博士畢業於協和醫科大學的作家馮唐。
我認真地把這兩篇文章都看了一遍,驚訝於這樣不靠譜的文章竟然在網上如此流傳,更驚訝於它出自協和博士之手。
01癌症產生的主要原因
在《不怕壓力不生癌》的文章里,馮唐認為導致癌症的發生的第一和第二相關因素分別是基因遺傳和壓力過大——
「如果籠統排序,得癌症的第一相關因素是基因遺傳,在基因上,眾生從來沒有平等過,有些人就是比另外一些人更容易得某種癌症。第二相關因素就是壓力過大,大過自己身心能夠消化的能力。」
這個說法不僅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而且完全錯誤。
基因遺傳無疑是對癌症的發生起到了作用的,但絕對不是第一相關因素。總體上來說,基因在幾代人間並沒有多少差別,但現在人的癌症發病率卻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直線上升 [1]。這一現象恰恰說明導致現在人癌症高發的主要因素不是基因遺傳,而是其它。
我們知道,癌症的發生主要有兩步。第一步是正常細胞發生突變(比如基因突變、DNA損傷等),變成了癌細胞;第二步是癌細胞成功逃避了免疫系統的打擊,成長並導致癌症的發生。所以,能夠影響這兩個過程的因素都能參與癌症的發生。比如,導致細胞基因突變的因素(比如馬兜鈴酸)、免疫力低下不能殺死癌細胞等。
那麼,導致現代人癌症越來越多的主要因素是什麼呢?
不同癌症的首要風險因素不同,比如導致肺癌的首要風險因素是吸煙 [2],導致肝癌的首要風險因素是病毒感染 [3]。但如果把所有癌症放在一起來看,首要的因素很可能是老齡化帶來的風險 [4,5]。
當人變老的時候,一方面,細胞突變的機率越來越高,累計的基因突變和DNA損傷也越來越多,所以正常細胞癌變的風險就大大增加。另一方面,老年人的免疫力在衰退,這給癌細胞成長為癌症提供了機會。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人均壽命更長的已開發國家在大多數癌症的發病率上要比發展中國家要高。另外,來自動物的實驗也支持這一觀點,大多數實驗小鼠在進入老年期都會有腫瘤的發生(來自我一個同事的實驗觀察)。
02「十大竅門」 和「九字真言」
關於減少壓力和遠離癌症的「十大竅門」,《不怕壓力不生癌》的原文是這樣的:
「第一:做好本職工作。於事我已經盡人力,接下來我只能聽天命。第二:理解領導期望。很多時候,人不是被領導逼死的,人是被自己逼死的。不要每次都給自己近乎苛刻的要求。雞蛋煎不圓,世界繼續轉。第三:漠視無關噪音。一些無關的人說些有的沒的,不要往耳朵里去,更不要往心裡去。遇到這些無關的人,認真問兩個問題:關你屁事?關我屁事?第四:行程排滿。進入辦公室後,馬上進入工作狀態,時間按十五分鐘間隔切割,會連會,事連事,人連人,不給自己焦慮的時間。第五:定時清空。總是會連會,會死人的。清空的有效方式包括:比如,周五鐵定不見人、不安排會,自己關起門來做一些計劃性的工作,想一些需要沉靜下來才能想透的問題,寫幾頁非常難寫的文章。比如,睡前一小時之內不看手機,看紙書入睡。第六:轉移注意力。用體力運動代替腦力運動,讓大腦徹底休息,跑十公里、游兩公里泳、談一頓飯的戀愛、看半小時東瀛成人動作片。第七:做有治癒能力的事兒。和小孩兒說話,陪老媽罵其他兄弟姐妹,背誦詩歌,寫耽美小說,和老朋友喝大酒,「事大如天醉亦休」。第八:知限。從心底認識到,一個人能控制的範圍是有限的,你控制不了的永遠大於你能控制的。無常是常,世界不會永遠不出你所料。第九:悟空。不要等死後、病後才知萬事空,在死前、病前,多去去墓地、三級醫院 ICU、古戰場,多讀讀《資治通鑑》,特別是涉及改朝換代、勾心鬥角、最後沒一個有好果子吃的那些篇章。第十:排除生理疾患。在使用上述九種訣竅之前,徹查心臟機能,確保心臟能吃苦耐勞,自己感到的壓力真的不是心肌缺血,然後再去應用上述九項調心大法。」
關於防止癌症的「九字真言」,《不怕壓力不生癌》作了如下引申:
「如果覺得以上十條太麻煩,那就每天默念百遍壓力管理的九字真言:不著急、不害怕、不要臉。」
馮唐手書九字真言(圖片來源:https://wemp.app/posts/7c89f364-9298-41d5-a6e2-bd4a37b0dc48?utm_source=latest-posts)
無論是 「九字真言」 還是 「十大竅門」,目的是為人減少精神壓力的。馮唐認為精神壓力是導致癌症的第二大因素,所以減壓能夠讓人遠離癌症。
那麼,精神壓力是否真的在癌症的發生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呢?
從目前的研究來看,精神壓力的確能導致不少人類的健康問題,但它是否會促進癌症的發生還不明確。有些研究認為有,而有些研究認為沒有,這些可以總結成一句話:精神壓力直接促進癌症發生的證據依然很微弱。[6]
當然,精神壓力的確能間接地促進癌症的發生。比如在壓力大的情況下人會容易吸煙和酗酒,而煙和酒都是癌症風險因素。但這不應該算是壓力和癌症的直接關聯,更應該看成煙酒和癌症的相關。[6]
總之,壓力遠遠不是導致癌症發生的第二相關因素。所以,即使掌握了上面的 「九字真言」 和 「十大竅門」 ,也遠遠不能讓人遠離癌症。而且在 「十大訣竅」 的第七條里, 「和老朋友喝大酒,事大如天醉亦休」 反而是增加癌症風險的。
當然,我在這裡不是反對減少精神壓力,它也的確能對人的健康有所幫助。但在癌症這個問題上, 「九字真言」 和 「十大訣竅」 肯定遠遠不如 「戒煙戒酒」 四個字有效。
總之,網上熱傳的《一輩子不得癌》和《不怕壓力不生癌》的邏輯很簡單:癌症發生的主要兩大因素分別是基因遺傳和精神壓力,對於基因遺傳我們沒有辦法,所以我們需要減少精神壓力,然後推出減壓的 「十大竅門」 和 「九字真言」。文章的邏輯聽上去不錯,文字也寫得生動活潑。但因為這篇文章的前提(癌症發生的兩大因素)是錯誤的,所以整個文章也就完全不靠譜。
這樣的 「十大竅門」 和 「九字真言」 如果作為飯桌上的談資,供人哈哈一樂沒有問題,但作為科普則會誤人無數。如果作者確為受過現代醫學和科學訓練並具有很大公眾影響力的馮唐博士,再寫這樣的健康科普文章時應該嚴謹一些。
參考文獻:
1.Ö. Hallberg and O.Johansson, - Cancer Trends During the20th Century Journal of Australian College of Nutritional & EnvironmentalMedicine Vol. 21 No. 1; April 2002: pages 3-8
2. Walser T. Walser T . et al. Smoking and lungcancer: the role of inflammation.Proc Am Thorac Soc. 2008 Dec 1;5(8):811-5.
3.Zamor PJ et al. Viral hepatit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etiology andmanagement. J Gastrointest Oncol. 2017Apr;8(2):229-242.
4.Smetana K Jr et al.Ageing a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Cancer.AnticancerRes. 2016 Oct;36(10):5009-5017.
5.https://scienceblog.cancerresearchuk.org/2018/06/20/age-the-biggest-cancer-risk-factor/
6.https://www.cancer.gov/about-cancer/coping/feelings/stress-fact-sheet
製版編輯 | 皮皮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