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節是一個特殊的春節,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和孩子都經歷了這個史上最長的寒假。時間那麼長,孩子又不能出門撒野遛彎,沒有同齡的小夥伴,沒有好玩的滑梯、碰碰車……旺盛的精力無處發泄,於是每天數百聲「媽媽,媽媽……」繞樑三尺,苦煞我等老母親,再苦不能苦孩子,於是辣媽搗鼓了一系列事情,讓娃就算宅在家也能身心愉悅。以下方法來源均來源於辣媽的親身經歷,供各位爸爸媽媽參考。
1. 用孩子的語言告訴她疫情的實況
疫情當下,有些孩子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每天都只能待在家裡,一出門就要戴口罩洗手,於是各種不配合,你剛帶口罩,他轉瞬就摘下,你要他洗手,他草草洗一下就立馬跑出去不見人影。於是乎,為了減少麻煩,父母乾脆就不帶娃出門了。
但,讓天性活潑好動的孩子孩子乖乖聽話宅在家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爸媽覺得孩子還小不記事,每次一吵鬧就對孩子說,過幾天就帶你出去了。明日復明日,疫情狀況還不明了,誰都不能肯定到底幾時才能解封讓人自由出去,孩子聽煩了你的承諾,就會開始對父母的話語充滿不信任,這不利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孩子現在雖然還小,就算只有三歲,但她該懂的事情一點都不比大人少。我家娃剛滿3歲,正是活潑好動最喜歡出去玩的年紀,自從知道存在人傳人的可能性之後,因為住的地方又很多外來人口,為了全家的安全我和孩子她爸就商量這陣子不帶孩子出門,他爸每隔一個星期出去採買生活用品。
做完決定後,我們就很認真的拉著孩子開了我們2020年的第一次家庭會議。
「寶寶,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不出門玩了。現在外面有一個叫「肺炎」大怪獸,它每天都會通過「飛沫」讓很多人生病。那些生病的人不能呼吸,會一直咳嗽,還吃不了很多好吃的東西,很慘的。所以寶寶要是想多吃一點好吃的,我們就只能宅在家乖乖的,哪裡都不能去哦。」
大概是吃貨本性起了作用,娃似懂非懂的沒有說話,但是後來的一天確是是乖乖的在家沒有像往常一樣要嚷嚷著出去玩。
2. 投其所好
雖說和娃說清楚了不能出門,可是我們還是要解決娃那由於疫情而無處安放的精力,最有效的當然就是投其所好。
我家娃從小就有畫畫的愛好,一般情況下,只要給她十幾張畫紙,她就能乖乖畫上幾個小時,屢試不爽。這不,為了讓娃乖乖在家不無聊,我迅速上網採購了一千張畫紙,還有各式畫冊畫筆,務必要讓孩子宅在家的每一分一秒都物超所值,無時無刻不在藝術的海洋里徜徉。
當然,有些家長會說我家最喜歡的就是拿著手機玩遊戲,難道讓她每天都對著手機玩嗎?這個當然是不能的。
有些家長平時還能說自己沒有時間,疏於管教讓孩子每天沉迷遊戲,現在有了大把的時間,更是應該抓緊時間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每天唱唱歌、練練字什麼的,現在網絡那麼發達,各類0基礎培養孩子興趣愛好視頻立馬手到擒來。在培養的過程中也不要過於求成績,多誇獎鼓勵,畢竟我們的初衷都只是讓孩子做有意義的事情來消磨時間。
3. 藉助「哄娃神器」消磨時間
在這裡,辣媽要推薦一款非常好用的「哄娃神器」——樂高。樂高的教育理念是,可以重複利用的積木,孩子們可以用這些積木搭建威武強大的機器人,也可以一顆樹、一隻貓,只要孩子願意,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她可以搭出整個世界。
不過樂高的搭建自然也不是毫無章法的搭建,在搭建過程中,需要一些物理結構或者機械相關的知識,所以如果是初學者,父母最好陪同在孩子身邊,幫助孩子反覆實踐去搭建作品,看到自己搭建好的作品,孩子也會特別興奮,特別有成就感,這種從小就培養出來的成就感會帶給孩子自信,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給予他們更多的勇氣去挑戰困難,度過逆境。
每一個樂高作品的搭建都要耗費不少時間,所以,為了讓娃安穩宅在家,父母可以多搜索一些樂高玩具讓孩子玩耍,不過樂高對於一些低齡的孩子有吞噎的危險,年紀小的孩子玩耍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在一旁仔細看著。
4. 閱讀
余秋雨曾說「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而我認為,閱讀的最大意義就是讓我們知道得更多,對我們的精神世界和生命都有著特別的價值和意義。閱讀也是一項「高質量」親子陪伴活動,以前不管多晚下班到家,我都要帶娃讀繪本,讀過的繪本不說上千也起碼有數百了。
從我們熟知的龜兔賽跑、狼來了到蒙施爺爺還有了不起的偵探內特……我和孩子總能在每一個不同的故事裡開懷大笑收穫頗多。在娃學步學語,培養優良習慣的過程里,我發現很多我沒有特意教過的東西,孩子也知道,比如自從讀了《不刷牙的小熊》因為小熊不願刷牙而掉光牙齒的故事,以前睡前喝完牛奶不願意漱口刷牙的娃居然也願意乖乖刷牙了,而自己也在陪娃閱讀的過程中,也開始慢慢了解孩子的思維方式和興趣愛好,在讀了《大衛》系列的故事之後,我發現原來每一個孩子心裡都有做一個「叛逆的壞孩子」的嚮往,對於孩子的某些搗蛋行為也沒有那麼生氣了。
這次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每天都會在家花上一兩個小時讀之前囤的繪本,有些是親戚朋友介紹贈閱,還有些是自己斥巨資購入,也有些是拉著行李箱去圖書館借回來的,在這裡給各位父母提供一個擴充繪本量的方法,就是去附近的圖書館借,基本都會有幼兒專區。然後就是和親朋好友組建一個繪本閱讀群,孩子已經讀過的就可以拿出來和別的家庭交換閱讀,既擴充繪本量,同時也聯絡了大家的感情。
5. ipad 動畫
給孩子ipad看動畫自然是最省事的宅家的方法,就不需要解釋了吧,不過這個需要嚴格控制時間,我家孩子每天就只有一集動畫的使用時間,大概30分鐘左右,多了之後我就會立馬收回,剛開始給孩子培養使用ipad的時間觀念或許很困難,但日子久了,孩子也會認識到,自己每天看動畫的時間是有限的,到了點不用大人說也會自覺交回ipad。
6.親子遊戲
如果說以上的宅家招數,不一定用的上,那麼這個一定用的上。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和孩子宅在家,我們可以和娃玩各種各樣的遊戲。據非官方統計,在家的這一個多月里,我們和娃玩過的遊戲有:「保齡球」、尋「寶」遊戲、不如跳舞、你比劃我來猜(最好比劃的是孩子熟悉的事物),cosplay,各式各樣的手工……各式遊戲具體怎麼玩,聰明的爸媽可以自行在網上衝浪查找,辣媽就不在這裡一一贅述了。
寫在最後
作為父母,因為疫情這個不可抗力因素,我們沒法帶著孩子四處遊覽,在戶外放肆玩鬧,因為疫情,我們失去了很多自由和快樂。有時還會焦慮煩躁,憂愁,但是我們要相信國家,相信逆流而上的醫生、護士、軍人、快遞員等各行各業在努力戰疫的人們,相信他們一定可以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的戰場在外面,作為爸媽的我們,戰場就在家裡,將科學的防疫方法在家裡踐行,不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最後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將人世間的真善美傳遞給孩子,這才是我們宅在家陪伴孩子的最大意義。
作者:羽兒媽,一個一直在學習的新手媽媽
#防疫養娃日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5VZTXABjYh_GJGVIoK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