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普者黑仙人洞村
景美村美人美錢多榮譽多
殊不知背後人家付出了多少努力
都說做成一件好事不難
難的是一直做下去
仙人洞村
一直在創造奇蹟
仙人洞村全景一角
地處國家AAAA級普者黑名勝風景區普者黑仙人洞村,自2001年開展「十星級」文明戶爭星創星工作中,走出了一條自我完全善、自我管理、奮發向上的創新模式,18年來一直保持「全國文明村」榮譽稱號。
地處仙人洞村中的賁古這家園
2001年1月丘北縣文明委首次在仙人洞開展創建「十星級」文明戶工作,通過申報、縣鄉村三級審定,按照當時的經濟收入,全村170戶彝族群眾僅有90戶達到十星級文明戶標準,還有80戶僅達到6-7星級文明戶標準。
18年來,村黨支部窮則思變,不間斷地開展爭星創星工作,以「愛黨愛國星、遵紀守法星。興業致富星、勤儉節約星。環境衛生星、誠實守信星。孝老愛親星、助人為樂星。文明禮貌星、移風易俗星」「十星級」文明戶創建評比活動。
不斷開發民族文化挖掘、整理、傳承和保護,先後收編整理、編演了《古老的仙人》、《洗麻歌》、《三胡舞》、《火塘情》等50多個獨具民族特色的原生態歌舞,吸引了全國各地大量遊客觀看。成立了6支老、中、青文藝隊,百分之八十的男女青年、中老年人被聘用到普者黑遊船公司工作,有的划船、有的做清潔員,有的搞旅遊接待服務,他們成了丘北縣首批領取工資的農民。
白天,他們是遊船公司的划船能手;晚上,他們換上艷麗多姿的服裝,成了村裡的文藝骨幹,為遊客們表演精彩的文藝節目。這些演員中,最大的75歲,最小的僅4歲。他們自編自演,每個節目都有濃郁的彝族風情和積極向上的精神文明風貌,優美的舞姿給遠方的遊客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他們先後為日本、法國、新加坡、越南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賓作過精彩表演,還應邀到上海、石林、陸良、瀘西、文山等地演出,在縣鄉舉行的文藝調演中也多次獲獎。18年來,他們演出節目2500多場次,觀眾20.5萬人(次)。
普者黑仙人第一家農家樂
隨著仙人洞村集體經濟收入的逐年提高,村黨支部、村民小組利用旅遊收入,先後為群眾實施公益事業20多件,修建三面光排灌溝17公里;投入資金5.2萬元,新建抽水站兩座,灌溉農田300多畝;投入資金4.6萬元,拉通了村裡的有線電視;投入18萬元,建起了擁有各類圖書10000餘冊的村科技文化活動室。
如今,全村有電視1000餘台、座機電話105餘部、手機1000餘台。在實施黨建+扶貧+鄉村旅遊活動中,現已有196家村民完成拆舊翻新、推倒重建改造,搬進 「新房子」,辦起「農家樂」。全村設有床位2600餘個,全部投入接待工作,每年實現旅遊綜合收入4000餘萬元。
村黨支部建立了獎學金制度,凡是仙人洞村民的子女考取大學的,每人獎勵3500元,考取大專、中專的,獎勵2500元,已有6名大學生領到了獎學金。還在村中設立《同心歌》製作成紀念碑,提醒村民尊師重教、文明禮貌、鄰里和睦,共同致富。
普者黑歡樂的潑水節
仙人洞村通過種養殖業發展民族刺繡、民族工藝特色產品等加工,開辦「農家樂」飯莊。年實現旅遊服務業收入在400萬元以上的有10戶,100萬元以上的有55戶,50萬元以上的有120戶,20萬元以上的有11戶。
農戶范成元家5口人,在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中,通過開辦農家樂、養魚、旅遊服務,年人均收入10萬餘元。通過十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全村已發展「農家樂」190餘戶,房前屋後各家各戶街道衛生清潔,村容村貌取得了可喜的變化。全村上下形成了家家搞旅遊、戶戶調結構的發展格局。
遊客乘遊船盪游普者黑
全村3戶建檔立卡戶經過創星爭星+扶貧,也找到了脫貧致富的「門路」,不再為貧困發愁。建檔立卡戶李成輝家曾是村裡的低保戶,主要致貧原因是因殘,2013年全家人均純收入1680元。如今李成輝家已享受了危房改造補助資金1萬餘元,參與了民居改造,並自己經營客棧,2018年實現收入7萬餘元。
楊汝蘭和錢玉昌是村裡的五保戶,村黨支部安排在景區做保潔員,每月工資1500元,政府每年還為他們代繳醫療合作費。如今,這兩戶建檔立卡戶也有了穩定收入,並先後在2018年底和2019年脫貧退出。
截至2018年底,全村經濟綜合收入達4000萬元,人均實現4萬元的目標。仙人洞村成為丘北縣第一個首富村,2015年還被提名為「中國十大最美鄉村」。
來源:文山新聞網
(免責申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源於網絡收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作刪除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P1QT424BMH2_cNUgg-1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