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輸得起

2019-10-08     智慧伴你一生

剛上小學的小林與小朋友玩猜拳遊戲,石頭、剪子、布。只要小林贏了,就會繼續玩下去。但要是他輸了,就會吵著說「不算數」,或是阻止別人贏他。其他小朋友都不高興了,紛紛跑開,不願再和他玩。

眼見大家都跑開各玩各的,小林跑到爸爸身邊,忍不住大哭起來:「他們都不跟我玩。」

其實,爸爸早就看到小林和小朋友吵架的那一幕,明知理虧又霸道的是小林,但看到寶貝兒子傷心難過的樣子,也是很心疼。爸爸真不知道如何對小林做出適當的反應。

讓孩子學會

小林的年齡正處於以自我為中心的階段,他的行為也是可以理解的。孩子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有時要讓他們自己去摸索,有時要給他們引導,如果兩者搭配得當,孩子則會成為身心健康、為大家所接受的快樂小孩兒。對待小林這樣的孩子,要有一定的方法。孩子自身的能力有限,面對挫折的忍受力差,一有不如意的事情發生,常會把責任歸罪別人。這時,父母的情緒疏導是非常必要的。

父母應該先接納孩子的情緒,讓他描述當時的場景然後告訴他:「你想贏,別的小朋友和你一樣,如果別的小朋友輸了,不甘心,吵著說不算,或是阻止你贏,那你會不會生氣,還和他玩嗎?」用這樣的方式與孩子溝通,提供給孩子一個自我反省的機會,讓他發現自己錯在哪裡。

父母運用將心比心的方法來處理孩子的問題,孩子就比較能反省自己,提高學習動機,繼而拓展各方面的能力。其實,每個人都是在和同伴大大小小的衝突中慢慢累積經驗,學習與人相處的社會能力的。

玩遊戲時,想贏又不服輸的孩子,自尊心強且缺乏安全感。他們很害怕輸,一輸就無法肯定自己。同時,因為個性好強的緣故,使得他們在無法隨心所欲地控制周圍時,便以耍賴來否定既成的事實。

現代的社會競爭強,壓力大,父母常鼓勵孩子追求勝利和成功,卻往往忽略了孩子在失敗中也可以學習更多的經驗。失敗除了可以顯露人們的不足之外,還可以讓人們學習謙卑、順服。孩子如果了解失敗也有正面意義,可以平和處理失敗的心情,加強承受挫折的能力,將來長大後,心態就會比較成熟,失敗的機率就會相對少些,成功自然就會多些了。

圖: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我刪掉。

我是智慧伴你一生。喜歡我的作品的話,請關注我吧!為您提供優質的育兒知識,如有育兒方面的疑問或困惑,請私信我,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些建議,能幫到作為父母的您們,您們的育兒之路有我相伴。感謝您的閱讀,下期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kz1qG0BMH2_cNUgTxs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