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往無前,無聲有力的引領

2020-03-17     和諧寬城

——記寬城區新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劑科科長王海玲


王海玲,1976年出生,中共黨員,現任寬城區新發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劑科科長。抗擊新冠疫情戰役打響後,一直以精通藥理、勤勉敬業、以身作則著稱的她,因敢於直面風險,勇於挑起重擔,總能妥善處置疫情防控工作的「疑難雜症」,在單位同事中贏得了「老中醫」的美譽,於無聲之中立於潮頭,有力地引領大家奮勇戰「疫」。

一往無前,哪裡有需要就去哪裡

農曆大年初一,在新冠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時,正在單位值班的王海玲,毫不猶豫地投入到領取抗疫物資、電話排查、入戶核查武漢返長人員等工作中。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冒著被傳染的風險,她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奔走在街頭巷尾,耐心地入戶核查武漢返長人員。王某家住五樓,敲開他的家門時,才知道他還在公園散步。由於王某沒帶電話,她們按照王某妻子的建議,匆忙趕到小區門口,在寒風中站了半個多小時,才將健康告知書交給王某。在掌握了王某的基本情況後,已經渾身凍透的王海玲又耐心地向他講解了我省疫情防控政策和洗手「七步法」等自我防護措施……

王海玲給居民送告知書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始階段,在電話篩查、電話隨訪、調配人員等繁重任務面前,她每天總是第一批到崗、最先投入工作,最後一批下班、最後一個吃飯。單是篩查電話和電話隨訪工作,她每天就要打80多個,即使嗓子啞了、腰痛重了,她也沒叫一聲苦、喊過一聲累、請過一次假,耽誤一次工作。單位需要連夜加班,連續多日疲勞作戰的王海玲,即使再晚,也會趕回單位,直到幹完工作。當單位收垃圾和送告知書出現人手短缺時,她總會放下手頭工作,積極參與其中。

王海玲為居家隔離居民收取生活垃圾

履職盡責,哪裡有難題就在哪裡

在複雜的疫情防控工作面前,王海玲總是邊學邊干、邊請教邊干,哪裡有困難她就去哪裡。居家隔離人員管理工作極其複雜,隔離人員身體出現發熱、咳嗽等異常情況時,他們的電話隨訪工作都會轉到王海玲手中。她每天都會耐心地詢問這些人的身體狀況,疏導情緒,還要及時協調社區、衛生健康局、疾控中心等部門,確保他們在第一時間進行身體檢查。很多同事看完她寫的追蹤記錄單後,都說她以後可以寫病志了。在眾多的追蹤人員中,令她牽掛到一度吃不好、睡不好的,是一名從武漢返長的小女孩。小女孩在1月29日上午開始出現咳嗽症狀,王海玲在第一時間就讓人送去了體溫計,讓家長隨時監測體溫。她每天都會不厭其煩地多打幾次電話給孩子的家長,詢問孩子情況。在2月1日得知孩子的體溫繼續升高後,她按照上級指導要求,立即建議家長到長春市兒童醫院就診,孩子在兒童醫院觀察隔離病房就診期間,她仍堅持每天給孩子家長打電話,耐心地疏導緩解其焦慮情緒,直到孩子解除隔離回到家中。

王海玲電話隨訪居家隔離人員身體狀況

化解矛盾,哪裡有風險就去哪裡

在王海玲的心裡,疫情防控工作無小事,容不得有一絲一毫的馬虎大意。居家隔離和發熱人員的檔案調入調出、街道排查名單、人員信息核對等工作,雖然極其繁雜瑣碎,但在她手裡從未出現一例錯誤。居家隔離人員質疑其解除日期等矛盾發生時,即使對方態度再不友好,她也會心平氣和地做好解釋工作,及時與街道社區溝通,妥善化解矛盾。因為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線,接觸人員多而雜且有風險,家人朋友都擔心她的身體,王海玲說:「我是一名基層醫務人員,更是一名共產黨員,和那些救治患者的同事們相比,我的工作哪裡有那麼多危險,保護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是我們的神聖職責,更是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一次行動勝於一千次說教。她用無聲的實際行動,妥善處置疫情防控工作的各種「疑難雜症」,為大家做出了強有力的榜樣,引領大家戰「疫」於每個崗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jJ66HABnkjnB-0z4Ez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