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縣選仁村仁安寺

2019-09-22   科報在線

代縣選仁村仁安寺

攝/王晉東



仁安寺大門


主門


主門前的牌樓,在逆光下,依然非常漂亮。


門前的旗杆。


金色的門環。


嶄新的門與牆。


高大的香爐的寺院的標配。


影壁是北方最常見的裝飾。


乾淨的小院落。


天王殿門前。


換個角度看看。


精緻 的磚雕工藝。


晴郎的天空。


綠化的小院非常精緻。


大殿前。


大殿前。


這就是雕樑畫棟吧!


走廊。


房角的風鈴。


琉璃塔。


精緻的木雕與彩繪。


近處的琉璃塔。


琉璃塔下。


琉璃塔下的光與影。


陽光明媚。


台階。


塔身精緻的彩繪。


塔身精緻的彩繪。


塔下。


陽光明媚。



中式建築的特點。


戲院幾乎是仿古中式建築的特色。

歷史文化名城代縣,不缺的就是古建築。而代縣仁安寺,就是在古建築遺址的基礎上,經過重新設計整修,成為歷史文化名城代縣,又一文化載體。

不能否認,很多寺院的建設,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仁安寺就是這樣。

仁安寺建築群座落於選仁村,距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代縣縣城約7.5公里。其建築風格汲取了古代州雁門文化深厚底蘊,集中國北方傳統建築元素和山西明清古建築文化風格,融匯滹沱南岸稻菽風情的獨特氣韻,成就了選仁古堡文明新氣象。

無論從遠處看,還是近處觀,仁安寺全部建築具有北派建築雄渾厚重,高大宏偉的風格,烘托出仰之彌高、肅穆安雅的氛圍。

據有關資料顯示:仁安古寺現有萬曆四年重鑄古鐘一座,銘文有「因舊鐘損壞……重鑄」之語,故古寺建造年代當在此前。寺院原有一座古老的石雕藝術品,年代難以考證。據萬曆版《代州志》記載,此物是鳳峪河中的異獸,形狀象羊,長著一隻眼睛,一隻角,只要看到它出現,就預兆一個大豐收的年景。

仁安舊寺建有玉皇殿,奶奶殿,龍王殿,文殊殿。仁安寺前期工程保持了原址院落格局,為兩進院落,三條軸線。大門牌樓高大寬闊,為兩層飛檐琉璃瓦建築。整個寺院氣勢宏偉,規模工整,壯觀亮麗。大門面對的磚雕畫面清晰,人物生態畢肖,實屬藝術珍品。沿中軸線由南往北,為大戲台、玉皇殿、天王殿、文殊殿、大雄寶殿、琉璃塔、藏經閣。東軸沿線有龍王殿、奶奶殿、關帝殿、伽藍殿、普賢殿、觀音殿,西軸沿線有元辰殿、諸仙殿、准提殿、地藏殿。所有塑像、繪畫、浮雕、牆飾、廊飾無不精美,雕欄畫棟成為藝術瑰寶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