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巨商:王熾的一生

2019-06-27   城市彌勒

清末巨商:王熾的一生


南 山

王熾是十九世紀全世界最有錢的人,這一點早在十九世紀英國的《泰晤士日報》就有定論,稱他為世界第十位有錢人。

也有人說,王熾的錢多到可以動用火車皮,不過那時候中國鐵路運輸還很落後,恐怕沒有人較真過。至於用車拉馬馱,王熾的錢還真是這樣的。

1882年,援越戰爭爆發,王熾就用大批的騾馬馱著銀錢到前線犒賞士兵,頓時士氣大振,打得法國鬼子丟盔棄甲倉皇逃竄,這個歷史上也有記載,容不得我絲毫瞎掰。我要說的是他的急公好義,家國情懷,說出來你就不能不服,不翹起大拇指和我一道叫好。

此次戰爭,王熾資助滿清政府白銀60萬兩(不算拉去犒勞前線士兵的)。因此次戰爭大捷,被滿清政府授予「急公好義」牌匾。光緒帝頒旨封「資政大夫」,正二品官銜。

1900年,八國聯軍經由天津港入口大肆攻入北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有多少百姓遭殃歷史也早有定論,慈禧太后和光緒帝的逃亡中隱藏著並不鮮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逃亡需要大量的金錢,逃亡時需要把大量的國寶帶走,老佛爺就算再昏庸再無能也不會置自己連這點最起碼的祖宗家法都沒有,要不然又怎麼能君臨天下那麼多年。

那麼錢呢錢呢錢呢,此時國庫早已經耗得一乾二淨,要帶上這麼一大堆寶貝需要無數的車馬舟車勞頓才行。

消息傳到西安,此時王熾剛到西安天順祥落腳,得知朝廷的逃亡路線,馬上電告北京分行準備白銀十萬兩托官府轉交朝廷,用於朝廷轉移國寶之用,同時吩咐西安分行老佛爺一干人馬此次西安之行的所有費用由天順祥負擔。

這不是說王熾多到錢沒用處,也不是要討好老佛爺做朝廷的鷹犬。在大清朝打滾摸爬這麼些年,他王熾比誰都知道慈禧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王熾比誰都痛恨這個腐敗無能的朝廷。但橋歸橋,路歸路,恨歸恨,此時還沒有誰能來領導飽受其害的中國人對抗外敵,他出錢不是為了顯擺,為了張揚,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憤,他出錢只是為了保證國寶不要落入強敵的手中,那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家底,任何一個中國人都有權去維護,去捍衛,去誓死以博。也因此才有了他後來的封賜,二品道員,三代一品誥命文官落轎,武官下馬的石牌坊(現如今歷經歲月滄桑依然完好屹立在彌勒虹溪鎮東門)。

可以說對這些對王熾來說他渾然不在乎,自己有錢什麼事不能辦,大不了像別人一樣去留洋,舉家遷往異國他鄉,但王熾沒有這樣做,他也不會這樣做,他深諳一個道理,沒有國哪有家,國都沒有了更不會在有自己事業了。因此他出錢和攀龍附鳳扯不上半毛錢的關係。

王熾少年時因命案被官府通緝。幸得在做生意時認識的昆明友人收留並將其女許配於他做夫人。王熾是個有恩必報的人,因此一生守護著他的糟糠之妻而沒有娶妾,這在那個時代的有錢人是很難做的的事情。也足以見王熾品格的高尚。

王熾算是從1863年生意才算做大的,當時的石達開起義失敗逃到大渡河一帶,王熾隨大軍出滇剿滅叛軍,在大渡河石達開10萬大軍受阻,潰不成軍。戰事畢,王熾和幾位兄弟開了小差,從重慶販賣川貨到雲南,又從雲南販賣滇貨入川,這樣反反覆復,生意越做越大,王熾腦瓜子聰明,願意接受新鮮事物,他很快效仿山西「百川通」在全國15個省市開設了「天順祥」票號匯兌業務,不到十年間就賺了個滿缽,聲名雀噪,就連朝廷也要敬他一尺。

1902年,山西,陝西二地出現天花,百姓病死無數,說是哀鴻遍野也不為過。王熾出資二萬銀錢開設牛痘局,免費為百姓種痘,遏住了天花的蔓延,被老百姓稱「急義公。」

在昆明,他出資修建了西山到金馬碧雞的公路。在四川,他出資修建了瀘州鐵索大橋。在故鄉,他購買土地修建了一座「虹溪書院」。

1903年,67歲王熾在昆明家中病危,他招來其子王鴻圖告誡:我中華泱泱大國,民風淳樸,數百年來遭受列強欺凌,吾望我兒學有所成,振興中華工業。這期間,王熾早已在一些國際友人的幫助下,想組建自己的電站和電燈公司。

1910年,王熾離世的第三年,中國第一家集發電,供電的電燈公司「耀龍電燈公司」在昆明成立。

1836年,王熾生於現如今雲南省彌勒市虹溪鎮東門(王熾年代稱虹溪十八寨)。

王熾,他像那些大名鼎鼎的將軍,文人,墨客一樣,他給彩雲之南描繪出濃彩的一筆。

很鮮明!很靚麗!在彩雲之南的天上。

身為雲南彌勒人,我不能不為我的這個老鄉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