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新年,射洪市天仙鎮窯壩村王小平的魚塘邊一派豐收景象,從塘里起出的螃蟹、鱸魚、對蝦等,一框框裝好被運往城裡。
「今年沒有遭受洪水災害,每畝塘產出螃蟹200多斤,鱸魚1500多斤,養殖對蝦的塘也每畝收穫了200多斤。」王小平很高興地對筆者介紹。「我們有幾個人常年在這裡打工,幫助王老闆養魚、起魚,收入也還不錯。」曾經在梓江上打魚多年的陳大爺把河邊田租給了王小平,也顯得很樂意。
天仙鎮窯壩村緊鄰梓江河,三面環水,特有的水資源和村民有著百年漁業的歷史傳統,獵魚、養魚都有經驗,具備了魚類養殖的有利條件,加之天仙梓江大橋建成後從村口連接射鹽路,產品運輸便利。2016年,射洪女婿江西人王小平到射洪省親,發現天仙鎮窯壩村這個利於水產養殖的環境,在鎮、村的支持下,隨即租用了村民靠梓江邊經常遭受洪水災害的脊薄田100多畝,築塘搞水產養殖,除曾經一年遭受洪水災害外,養殖的大閘蟹、鱸魚、對蝦,畝純收入均在1萬多元,比過去畝收入增加10倍以上。
隨後,帶動了本村村民董尚安租田100餘畝養殖大閘蟹、泥鰍,收入也十分可觀;臨近的天福村一戶村民租地80畝搞蝦藕混養,一舉脫貧奔康。
把窯壩村打造成「美麗漁村」,天仙鎮黨委政府大力扶持該村水產養殖。近年來,協調村民河邊水田,使王小平的水產養殖擴大到200多畝;2018年,王小平魚塘遭受洪水災害被沖走了大量魚苗,部分塘堤損毀,天仙鎮黨委、政府積極協調、報批,王小平受到數十萬元的災後補助,更堅定了他災後重建與繼續擴大養殖規模的信心。來這裡打工的村民,不但從他這裡掙到了工資,他還熱心把蟹、蝦、魚等養殖技術傳授給村民,希望同他一道養魚致富。
受到天仙鎮「美麗漁村」建設的鼓勵,雙廟村黨支部書記黨輝也陸續租用塘庫、低產浸水田300多畝,搞起了甲魚、家魚、蝦等多種水產養殖,同時,帶動了一些農戶搞起了小規模魚類養殖;加上原太興片區聖學村陳紅100多畝小龍蝦養殖,目前,天仙鎮已經成功發展水產養殖1500餘畝。同時,幾大業主之間開始聯合經營,互通有無,銷售鏈基本形成。
據天仙鎮新一屆黨委書記羅林、鎮長蘭明哲介紹,天仙鎮將利用特有水資源優勢,傾力打造「美麗漁村」,創建農旅結合富民興村新園區。2020年的規劃是,以窯壩村為「美麗漁村」中心村,三年內通過政府及農業服務中心公司化管理經營、農戶土地或資金入股、業主技術和銷售支撐等方式與「五聯機制」做實專業合作社,將該村魚類養殖發展到600畝;推廣這種示範性模式輻射到周邊村,三年內在全鎮有條件的村發展魚類養殖3000畝;同時,構建穩定的線下銷售網絡,開通網上銷售平台,把天仙鎮「美麗漁村」做實、做強。全力打造「美麗漁村」品牌,形成射洪乃至周邊區縣「購魚就購天仙魚,吃魚就到天仙鎮」的新產業發展格局。
與此同時,大力發展以窯壩村為中心的「美麗漁村」農旅生態觀光產業。據了解,目前,窯壩村的人居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有一個良好的局面,「博雅苑」等「農家樂」與民宿產業已經興起,200餘畝花木果樹和200餘畝蔬菜種植初具規模,未來三年,將建成「春觀櫻花、夏日賞荷、秋日垂釣、冬摘柑橘」的農業與旅遊結合、文化與康養融合的新型農旅產業園,並輻射周邊村社,以全面推進天仙鎮的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