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個中國人的早餐記憶當中,似乎都有著一碗熱氣騰騰的豆腐腦。不管是背著書包的學生,還是穿著制服的工人,又或者是帶著金表的老闆,還有拿著飯盒的大爺大媽,豆腐腦這種食物,似乎不管男女老少,全部通吃。誰能想到,一碗簡單的豆腐腦,也能使各地區之間產生巨大的糾紛,吃甜還是吃咸?這真的是太難了。
在我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豆腐腦都是吃鹹的,白嫩的豆腐澆上一勺咸鮮的滷汁,那滋味簡直不要太上頭。但是即便都是鹹的,也有著天差地別。北京的豆腐腦,吃勾了芡的滷肉汁;山東的豆腐腦,是清爽的雞汁;到了河南,豆腐腦和當地的特色早餐胡辣湯兩摻,「魚與熊掌」居然能夠兼得。
除此之外,咸豆腐腦可以搭配的食物更是千變萬化,除了常見的油條、包子之外,還有很多極具特色的面點,比如北京的糖油餅、河北的雞蛋布袋、東北的蜜果……甚至有些地方,還會非常豪爽的配上一個大白饅頭。
對於南方人來說,不加糖的豆腐腦是沒有靈魂的。白糖刺激了豆漿的釋放,兩者結合在一起,柔軟香甜。加了糖的豆腐腦,除了朵唯早餐之外,還有了另一種功能——夏日甜品,在很多糖水鋪子裡,它甚至變成了」網紅小吃」,比如椰奶薏仁豆腐花、奶香紅豆豆腐花、糖漿豆腐花、提拉米蘇豆腐花、巧克力豆腐花……都是在甜豆腐腦的基礎上,創意出的甜品。
對於南北的甜咸之爭,四川人默默打出一個問號:豆腐腦難道不應該是辣的嗎?如果你吃過四川的樂山豆腐腦,就一定會明白四川人的疑惑。樂山豆腐腦可謂是非常豐盛,除了嫩白的豆腐腦,濃郁的滷汁,大頭菜、花生、蔥、黃豆等,樂山豆腐腦,甚至還加了酥肉,粉蒸肉,粉蒸肥腸,再加上一把饊子,最重要的是那一勺麻辣鮮香的辣椒油,這滋味,根本沒人擋得住。
不管是甜也好,咸也罷,甚至是四川人最愛的辣,不管哪一種再好吃,誇得再天花亂墜,在人們的記憶深處,最懷念的味道,還是故鄉的那碗,那一碗暖人心脾的豆腐腦,已經無關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