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標籤上能量數值越低越好?| 謠言粉碎機

2020-03-28     第一財經廣播

五花八門的包裝食品中,如何更快速直觀地找到健康且符合自己需要的食品呢?這時,食品包裝上的食品標籤就尤為重要了,來看看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少偉教授怎麼說。

什麼是食品標籤?

根據國家標準GB 7718-2011的規定,食品標籤指的是食品包裝上的文字、圖形、符號及一切說明物。一般應該包括以下一些內容:

【產品名稱】

【配料表】

【凈含量和規格】

【生產日期、保質期和貯存條件】

【營養標籤】

【生產廠家、經銷商名稱、地址、聯繫方式】

【產品標準代號】

【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

【特殊標識】

產品名稱

產品名稱應在食品標籤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標示反映食品真實屬性的專用名稱。迷惑性的產品一定要細細辨認。

配料表

根據國標的規定,在配料表中,各種配料應按製造或加工食品時加入量的遞減順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過2%的配料可以不按遞減順序排列。

特殊體質的人一定要注意配料表中是否有致敏物質成分,例如小麥、花生、豆類、乳類、堅果等等,遠離過敏原。

特殊標識

轉基因食品和輻照食品按照國標的規定,要求標識。

輻照食品指的是利用輻照加工幫助保存食物,輻照能殺死食品和其中的昆蟲以及它們的卵及幼蟲。

有機、綠色、無公害

有機食品:是指以有機方式生產加工的、符合有關標準並通過專門認證機構認證的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糧食、蔬菜、奶製品、禽畜產品、蜂蜜、水產品、調料等。

綠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證,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分為A級和AA級。

無公害食品:是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範的要求, 經認證合格獲得認證證書並允許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誌的未經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農產品。

如果一定要排序的話,食品等級由低到高依次是:

普通無公害綠色食品有機食品

食品營養標籤是什麼

根據國標GB 28050的規定:

營養標籤指預包裝食品標籤上向消費者提供食品營養信息和特性的說明,包括營養成分表、營養聲稱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營養標籤是預包裝食品標籤的一部分。

營養素指食物中具有特定生理作用,能維持機體生長、發育、活動、繁殖以及正常代謝所需的物質,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及維生素等。

營養素參考值(NRV)指專用於食品營養標籤,用於比較食品營養成分含量的參考值。

解讀食品營養標籤

首先,國家規定必須要在食品營養成分表中標示的有5項指標:

【能量】在國內,我們使用的單位是千焦(kJ),

這裡需要注意兩點:

有些國外的產品熱量標的是千或大卡,而1千卡(kcal)=4.184千焦(kJ)。

為方便消費者查看,這裡一般使用的分量是每100克或每100mL,但是有些熱量較高的食物也會用每50克或每份,比如巧克力、薯片等等,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留心觀察。

【蛋白質】蛋白質是我們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物質,對於常常用腦以及想要增肌的消費者來說,它們是異常重要的。一般來說,蛋白質的含量越高,越值得購買。

【脂肪】這個大家都知道,特別是減肥人群,需要特別注意,一般脂肪越高,能量也就越高。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包括我們平時說的糖,也就是我們能真切感受到甜味的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單糖),也包括澱粉等多糖。

並不是說碳水高的食品就不好,要看它是什麼類型。如果是果醬、飲料,碳水基本上指的是糖,要儘量選取碳水化合物低的,能量也較低,且對人體有益。

【鈉】鈉主要來源是氯化鈉,也就是鹽,鹽對減脂和增肌都很不利,過量攝入還容易引起高血壓,而且我們傳統的飲食習慣,鹽的每日攝入量大部分人都是超標的,所以越少越好。火腿、方便麵、鹹菜、鹽津蜜餞等含鈉都很高,要少吃。

為什麼要標註「鈉」的含量?

根據《GB7718-2011食品安全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能量、核心元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是被強制標示的內容。

因為鈉是人體中重要的無機元素之一。

功能:

1、可以調節身體中的水分;

2、維持滲透壓的平衡;

3、維持體液的酸鹼平衡;

4、維持血壓的正常;

5、增強神經肌肉興奮性,還參與身體中的吸收和代謝。

人體一般不會發生鈉缺乏,某些疾病引起的腎臟不能保留鈉時,會造成鈉缺乏,血鈉過低,滲透壓持續下降,會出現噁心,嘔吐肌肉痙攣、血壓下降等以至於休克、急性腎衰竭等,甚至死亡。

營養素參考值(NRV%)

營養素參考值(NRV%),就是這一份營養素占人體每日膳食推薦值的百分比。比如上圖中能量的NRV%是21%,就是你吃100g的該食物,攝入的熱量占你一天需要攝入熱量(預算熱量)的21%。

在國標GB 28050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常見營養素的NRV%:

到底怎麼選?

對營養標籤,還有幾個小竅門,一起來學學吧!

TIP 1 看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多少,蛋白質比脂肪高的越多越好。

TIP 2 看能量和蛋白質的NRV%,蛋白質的NVR%要高於能量NRV%,且高的越多越好。

作者:陳夢清

編輯:楊燊

監製:王俊稷

聲明:本文系第一財經廣播微信公眾號獨家內容,轉載前請聯繫後台授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6UfIHEBiuFnsJQVSmW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