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丨國產自主研發的9款衝鋒鎗一代比一代強

2019-11-09     武器看點

1964年式7.62mm微聲衝鋒鎗

國產自主研發9款衝鋒鎗一代比一代強:

第一款是1964年式7.62mm微聲衝鋒鎗(簡稱64式微沖)在1960年代初期根據我軍偵察兵的特殊要求而研製的,該槍於1964年設計定型,是我國第一代微聲武器之一。64式微沖採用前衝擊發的自由式槍機,整體式消聲器,有單/連發選射功能。機匣由鋼塊加工而成,機匣蓋是衝壓鋼件,消聲器也是鋼製。該槍的重量較大。摺疊式槍托為開式結構,由左、右支杆,肩托和肩托軸等組成。

國產79式衝鋒鎗

第二款是1979年式7.62mm輕型衝鋒鎗,簡稱「79式衝鋒鎗」,是在1979年設計定型,1983年生產定型。主要研製人員為4~10人,而79式衝鋒鎗的研製時間長達15年之久,參加研製的主要人員多達幾十人。從1981年試生產算起,截至1999年,79式衝鋒鎗生產總量近50萬支,79式衝鋒鎗與54式衝鋒鎗一樣,採用51式7.62mm手槍彈。

升級改造的79式衝鋒鎗

第三款是升級改造的79式衝鋒鎗:這些所謂的改裝僅僅是直接在槍管上夾上SUER-FIRE戰術燈和雷射指示器,隨著近年來各地治安機構紛紛成立特警部隊,現在79式衝鋒鎗正成為國內特警的主要武器,並出現了許多改裝套件使其更加適應這個新的角色。從此,就出現了許多升級改造79式衝鋒鎗的方案,其中一個叫李嘉豪的香港人所設計和推出的一系列名為ACP品牌的升級方案被應用得最為廣泛。

國產1985年式輕型衝鋒鎗

第四款是1985年式輕型衝鋒鎗:出於部隊對79式輕型衝鋒鎗的不滿,以及對64式微聲衝鋒鎗的改進要求,軍工部門在1980年代初期立項研製新的衝鋒鎗,在1983年開始研製,並於1985年12月27日由輕武器定型委員會批准了設計定型而命名為1985年式輕型衝鋒鎗(85式輕沖),85式輕沖主要裝備炮兵、偵察兵、通信兵、防化兵、裝甲兵、空降兵、海軍陸戰隊等特殊兵種,該槍採用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可單、連發射擊。

國產1985年式微聲衝鋒鎗

第五款是1985年式7.62mm微聲衝鋒鎗(簡稱85式微沖)是1985年式輕型衝鋒鎗的同族槍,基本上就是在85式輕衝上更換節套和槍管,增加消聲裝置變型而成,因此兩槍主要部件可以通用。85式微沖的研製是基於部隊對64式微聲衝鋒鎗的缺點的反應而研製的,是我國第二代微聲衝鋒鎗。由於64式微沖存在結構複雜,槍托卡筍不能自動補償磨損間隙等缺陷,在設計85式微沖時,這些缺陷都得到了改進。

國產QCW05式衝鋒鎗

第六款是國產QCW05式衝鋒鎗:在2005年5月10日北京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及反恐技術裝備展覽會上,展出了一種這種衝鋒鎗的5.8mm型和9mm型,其中9mm型為展出實物,在當月上市的第6期《兵器知識》上,正式解密了這種已經被正式命名為QCW05式的新5.8mm口徑衝鋒鎗。05式微聲衝鋒鎗採用可拆卸式消聲碗結構的消聲器,在取下消聲器後也可使用。直插式四排雙進大容量彈匣。

國產CS/LS2型衝鋒鎗

第七款是CS/LS2型衝鋒鎗:2004年4月,建設集團軍品研究所針對9mm口徑警用衝鋒鎗市場,將05式5.8mm微聲衝鋒鎗截短後,開發研製了JS 9mm衝鋒鎗。JS 9mm衝鋒鎗基本上是05式5.8mm微聲衝鋒鎗的縮短型,除了根據9mm與5.8mm口徑差異所做的一些相應的修改外,外型基本沒有變化,JS 9mm衝鋒鎗最後通過了外貿定型,命名為CS/LS2型衝鋒鎗。目前已經被部分地區的特警隊所裝備。

國產CS/LS06衝鋒鎗

第八款是CS/LS06衝鋒鎗:該槍有重慶長風機器有限責任公司研製生產,「長風9mm輕型衝鋒鎗」正式名稱已經改為CS/LS06式9毫米輕型衝鋒鎗。該衝鋒鎗最大的特點是採用可更換式雙路供彈結構,供彈具有55發螺旋彈筒和15發雙排雙進彈匣兩種,並由不同路線供彈。目前批量生產和已經裝備部分公安或武裝警察部隊的均為CS/LS06式。

國產CS/LS5型衝鋒鎗

最後一款是CS/LS5型衝鋒鎗:在2009年5月重慶建設集團展出了一種9mm口徑的新型衝鋒鎗。該槍最大的特點是要求可靠地發射警用轉輪槍上配的9mm低殺傷彈。但這種橡膠彈尖的低殺傷彈的膛壓也較低,如果在傳統的自由式槍機或MP5的滾柱閉鎖原理上無法使用這種低膛壓的橡膠彈,於是研究人員決定採用導氣式原理,且有兩級氣體調節器。在外表也比MP5要簡潔得多,所以最後設計出來的外形倒是跟智利的SAF更相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O4b8WG4BMH2_cNUghNz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