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蓓苾:青春若有張不變的臉

2020-02-21     中國家永遠愛你

龔蓓苾,內地女演員,年少出道,在電影《你沒有十六歲》里嶄露頭角;之後出演一系列青春偶像劇,「玉女」形象深入人心;演技日趨成熟後,憑藉轉型之作《車四十四》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獲第58屆評委會獎及美國聖丹斯電影節評委會特別表揚獎,名揚海內外;如今更是勇於挑戰,嘗試不同角色,表現令人過目難忘。參演作品包括:武俠劇《新神鵰俠侶》,飾演機智無雙的俠女黃蓉;和葛優參演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寧浩導演的「你好北京」篇章;電影《寵愛》,搭檔「老戲骨」于和偉;準備的新電影,挑戰一人分飾兩角。



那些年我們錯過的女孩

風口浪尖上變幻著年輕而新銳的面孔,又是小美好,又是舊時光,儘管題材和劇情可能都不新鮮,青春類影視作品還是樂此不疲地上演。但是真正做到讓「大家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其實是十四年前的一部國產青春片——《獨自等待》。

這部電影由龔蓓苾的愛人伍仕賢自編自導,通過講述男主陳文尋求真愛的故事,來展現一群年輕人的青春時光,至今仍是豆瓣上評分最高的國產愛情片,在央視電影頻道反覆播放。還記得,一開始看電影,以為「獨自等待」講的是陳文對李冰冰飾演的劉榮的感情,之後才明白龔蓓苾飾演的李靜才是真正在「獨自等待」的人,也是影片中最讓人心疼的角色。

李靜第一次出場,穿著一身寬大的運動服,滿頭的髒辮,靈動地做著鬼臉,下一秒就輕巧地溜進古董店,不費吹灰之力就融進了電影營造的環境。一直以來,她就是陳文身邊的一個「好兄弟」,她會扔掉你的煙,斥責「少抽點會死啊」,陪你插科打諢,也會為你支招如何追求姑娘。直到後來,陳文才發現,李靜看似是兄弟情義,其實早已芳心暗許,用心珍藏著他送的每一樣小禮物。這時回頭看,她和自己種種看似日常的作伴,對自己小說的閱讀與建議,其實用心良苦。最後李靜為夢想奔赴遠方,兩人就此分開。電影結束了,李靜卻留在了許多影迷的心裡。在龔蓓苾的演繹下,大家看見了李靜不羈的外表下那顆乾淨純粹的心。這個女孩子,性格張揚卻又真誠,隨性而又倔強;她時而機靈,像個少女般不諳世事,時而性感,渾身散發著掩蓋不住的風情,時而溫柔,滿眼都是不可言說的深情;為愛一直默默付出,一顰一笑都讓人移不開視線。直到如今,知乎有一題:最符合「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形象是什麼?題目下被頂到最高的回答是:《獨自等待》里的李靜。也許回答者作答時腦中的那一幕是:前景,李靜開心地把劉榮不要、又被陳文隨手轉送給自己的用口香糖錫紙做成的戒指掛在樹上,笑靨如花;景深處,劉榮一臉黯然地走出陳文的古董店。

龔蓓苾回憶起來,李靜是自己最喜歡,同時也最接近自己個性的一個角色。為了將北京大妞演好,福建女孩龔蓓苾嚮導演建議,給李靜加上一頭髒辮,既能充分體現李靜靈巧又豪爽的性格,還能與後期李靜轉型後的外形形成巨大的視覺反差。當年《獨自等待》獲得了眾多好評,連北京老炮兒王朔等人都點名表揚龔蓓苾將北京颯妞兒的狀態拿捏地非常準確。

有句話是:沒有人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年輕。這也是《獨自等待》為何可以成為經典的原因。每一代年輕人,都可以在其中看見自己的過去、現在、未來。畢竟,誰沒有那些年錯過的女孩呢?



潮起潮落背後的身影似曾相識

很多年輕觀眾認識龔蓓苾,大多是通過這幾年熱播的古裝劇,《秦時明月》里的雪女、《幻城》里的冰族王后、《擇天記》里的白後,以及《烈火如歌》中的反派人物暗夜絕……大熱的《我不是藥神》里,程勇的前妻一出現,眾多人一愣,總感覺這個演員有些面熟,雖然總共出鏡十幾分鐘,卻難掩光芒;對很多80後來說,這一幕尤為親切,久違的龔蓓苾又重返大銀幕了,在他們心中,龔蓓苾是中國最早的偶像劇女演員之一,極有辨識度的美也讓她自有一種獨特的魅力。或許,正是看中這種與眾不同的氣質,在福建拍戲的北京演員才把她的照片拿給中戲、北影的老師看,此後才有了北上的龔蓓苾。上世紀90年代末,「青春偶像劇」的概念剛剛興起,龔蓓苾相繼參演了《京港愛情線》《將愛情進行到底》等作品,成為一代人情竇初開的懵懂回憶。龔蓓苾當時有多紅呢?中戲的同學們還在學習,她已經簽約香港經紀公司,每次有合作找來,說「找我經紀人吧」還怕被同學冠上「裝」,「現在就不一樣了,現在說找我,人家還不信,找你?你經紀人呢?」 龔蓓苾打趣道。

2004年,龔蓓苾和導演伍仕賢結婚,2005年兩人合作了上文所說的《獨自等待》,喚起了人們對夢想和真愛的嚮往,龔蓓苾也因為在電影中的精彩演繹而廣受關注。除了演唱同名電影主題曲《獨自等待》之外,她還獲得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女演員獎提名及金雞獎最佳影片在內的三項提名。此後,龔蓓苾陸續在香港懸疑片《B+偵探》、賀歲喜劇《愛情呼叫轉移》《保持通話》等作品中出演風格迥異的角色並獲得觀眾好評,更與奧斯卡影帝凱文·史派西、「男神」吳彥祖聯合主演《形影不離》,收放自如的表演,讓她不管和誰都能默契配合,交手出不一樣的火花。

而回想起當年的「玉女」生活以及《獨自等待》帶來的光環,龔蓓苾說,她很高興自己在年輕的時候演過那些肆無忌憚的青春以及簡單純粹的愛情故事,也很幸運,適時出現的《車四十四》為她開啟了另一扇門,門外是一個更寬廣的世界。2001年,龔蓓苾說了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告訴伍仕賢可以拍:一輛大巴在荒郊野嶺被搶劫,罪犯垂涎女司機貌美,意圖對其不軌,滿滿一車人除一青年男子外無人阻攔,司機回來後將男子趕下車,蓄意造成車禍,全車人死亡。這部投資總共才十幾萬的短片請不起宣發團隊。伍仕賢和龔蓓苾在電影節期間的國外大街上複印海報到處貼,有別的電影過來蓋掉《車四十四》,他們又去把人家的蓋掉。彼時,微電影的概念還未興起,這部短片就拿了包括威尼斯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在內的各種國際獎項,龔蓓苾把在沉默中爆發的大巴車女司機演繹的深入人心,眼神折射出的人性的黑暗讓人不寒而慄。為了讓角色更有說服力,龔蓓苾還專門去找大巴司機聊天。龔蓓苾有良好的學習能力,悟性很高,又願意私下鑽研人物,這個女司機的角色成功地改變了大眾對她的刻板印象——認為她只能扮演「玉女」。

隨著兒子的出生,龔蓓苾逐漸減少了接片數量。看著眼前這張青春不變的臉,也許你會忍不住惋惜:真是浪費了。但正是這一路的軌跡,讓所有人都看到了什麼是「出走半生,歸來時仍是少女」——年過四十,大多數女人都已經流露出生活的疲憊感,而她仍舊充滿好奇心,對什麼都躍躍欲試。如今的她有時候也會想,什麼時候再來一部代表作呢?但是她並不糾結,「什麼年齡,什麼狀態就演什麼角色。每個角色都有光芒。」



天真尚在

難得的是,龔蓓苾踏足影視圈多年,眼神里還閃爍著少女的天真無邪。肌膚的青春可以靠保養維持,但眼神總是騙不了人。龔蓓苾形容自己沒心沒肺,這要生活里有很多愛。

對伍仕賢來說,龔蓓苾就是她的繆斯。最開始,伍仕賢追龔蓓苾,僅用悶熱夏天裡的兩根大冰棍和一瓶防曬霜,便虜獲芳心。在龔蓓苾看來,伍仕賢的才華和個人魅力才是最可貴的,她不在意物質條件,這讓伍仕賢非常敬佩。如今,雖然結婚多年,但龔蓓苾說,自己和伍仕賢都是愛浪漫的人,會固定留給兩人獨處的溫馨時光,「公婆會幫我們照看一下寶寶,我們就可以出去約會下。可能行程很簡單,一起看場電影,然後吃一頓好吃的。我老公在家有一個『伍伍電影院』,有空都會拉著我一起看片。其實也是夫妻倆一段很溫馨的共處時光。我覺得即使在婚後也要懂得經營浪漫。」 生活瑣碎,完全沒有衝突也是不可能的:「我們也會吵架的,但不會生氣到第二天,冷靜下來後,一定要和對方道歉。當有一方特別著急、緊張、慌亂時,另一方一定會強大起來,照顧安撫另一方,我們就是這樣。」在龔蓓苾看來,夫妻的相處之道非常簡單,兩個人只要人生觀一致,生活中其他的摩擦都可以化解,「有脾氣的時候大不了吵一吵,彼此哄一哄。」

2012年,兒子的誕生讓龔蓓苾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龔蓓苾說,生下兒子後,夫妻倆一起做了個決定,在兒子還很小的一兩年中,兩人一起放下工作在家裡專心陪孩子,「人生的每個階段有不同側重點,這幾年我們就全給了孩子。做演員年齡大了可以演老一點的角色,但孩子很快就長大了,錯過就錯過了。」養育孩子,龔蓓苾也有自己的心得,「你不要以為他沒在看,沒在聽,其實他都知道」,這種慎重讓她義無反顧全身心地投入到育兒這個長期過程里。



隨著兒子漸漸長大,龔蓓苾開始回歸自己熱愛的演員事業,豐富了的人生經歷賦予表演厚度。2017年,龔蓓苾再一次用演技征服了大家,憑藉在電影《缺失的愛》中飾演的「譚嬸」一角,在第四屆北京青年影展上斬獲了最佳女主獎。對於龔蓓苾而言,這個角色不難把握,做了母親之後的她自然而然會把為孩子傾注一切的決心代入戲中,也更願意花費時間在與兒童成長有關的公益事業上。

年過四十,龔蓓苾沒有中年危機。一路走來,享受當下,簡單真實,這是龔蓓苾一直可以做龔baby的原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tt1cXAB3uTiws8K0bO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