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虛歲」

2019-06-11     泰州小叟

中國人有兩個年齡,一個周歲,一個虛歲。

對於「周歲」是怎麼回事,可能一般人還能說得清楚。周歲就是你出生的那天到第二年的同一天叫一周歲。舉例2011年9月9日出生的到2012年的9月9日就是一周歲 。

虛歲是中國傳統的計齡方式,也流行於亞洲東部其它國家,用於計算人出生後正在經歷的年份次序(序數),以剛出生時為一歲,因為這是人出生後的第一年,與已經歷過的懷孕近一年無關。它與目前國際通用的,以剛出生時為零歲計算人出生後已經度過的時間長度(為基數,故也可以計算尾數,例如三歲零兩個月,七歲半等)的計齡方式不同。

中國人為什麼會有虛歲?這是個似是而非的問題。古時中國人只有這一種計齡方式。從近代開始,西方的計齡方式逐漸通行於全球,並傳入中國。

因此,現代中國有了兩種計齡方式。為了相區別,兩者被分別稱為虛歲和周歲。這樣,才給人以中國人多了一個虛歲的錯覺。

而虛歲如何「虛」,卻是件讓人容易迷惑的事情。 虛歲是中國傳統計算年齡的方法,它是以年為單位的概算方法。一個人出生的當年記為一歲,以後每過一個春節增加一歲。

在中國古代,虛歲是唯一的記歲方法念。 現代許多年輕人對此不理解,問什麼是虛歲。常常有幾種誤解:有人認為這是中國人「差不多」觀念的產物「凡事「差不多」就行,年齡問題,只能概算不能精確,計算單位以年而論,不計月日。

還有人認為這是對於生命起點的計算不同,現代人以出生為起點,而古代人以懷孕為起點計算生命,因為一個人出生時,他在母體中已經「存在」了10個月了。

這些說法似乎也有某種道理,但是恐怕都是揣測或推斷而已,都沒有歷史記載的依據。

要理解虛歲,必須懂得兩個方面的知識,一是中國古代天文曆法的科學知識,二是中國祖先的民族傳統。

曆法建立在天文觀測的基礎之上。古人觀察太陽的升起和降落,白天和黑夜的循環,產生了日的概念。觀察月亮圓缺的變化,從月圓經過月缺,再到月圓,產生了「月」的概念。所謂「年」就是寒來暑往、草木枯榮的一個周期。

這種曆法的特點造成中國古代曆法的不精確性,在相對比較長的時間中,年相對比較準確,而日則不便於一一對應,今年的某月某日與去年的某月某日不一定能夠「對號入座」。

生肖是在干支紀年法的基礎上產生的,十二種動物對應著十二地支,以動物作地支標誌。哪年出生的人就有哪年的地支所配屬的動物,由此以十二種動物用來紀年、紀日和計算每一個人的屬相。每一個人都會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屬相。

屬相是中國古人創立的一種用十二種動物形象為代表,記錄人的出生年份的記歲方法。這種記歲方法有一些特點:首先它是以年為單位的,每一年對應一個屬相,不計月日和時辰;其次,沒有空缺位置,沒有零的概念,每一個人不論你的生命在一年中占有多大的時間份額,哪怕只有一天,也必定有一個屬相。所以,我們在問出一個人屬相的情況下,常會使用天干地支記歲法,從他(不與"她"字對應使用時,"他"字指男亦指女)的大致年齡來進一步推他的具體出生年份。

虛歲就是這種記歲方法導致的結果。 春節有增歲的意義, 其實就隱含在過春節的各種具體活動之中。自古以來,全國各地都有著相同的過年習慣,傳統文化中的拜年,是在家族或宗族的親戚之間走動,拜見老人,同時接受 孩子們的新年問候。為什麼有這種活動?就是因為這一天被當作一歲新的開始。春節有一副經典對聯,叫做「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最能反映春節增歲的意義。

小叟申明:所有內容均不代表本人觀點。版權歸原作者,如內容有害或侵權,聯繫即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t_GPmwB8g2yegNDgaq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