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早已成為了不少人茶餘飯後的必聊話題,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也都涉及房產話題。今天,小編就與大家一起來扒一扒影視劇里與房有關的故事。
本文導讀:影視劇里與房有關的題材有哪些?1.學區房、2.假離婚、假結婚買房、3.漂一族的買房夢
孩子教育對於家長來說,一直都是頭等大事。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就為了讓孩子上好學、好上學,拼盡全力。影視劇里的父母也是卯足了勁,古有孟母三遷,今有家長為孩子高考舉家搬遷。
《小歡喜》中,三家人為了讓孩子離學校近一點,安心準備高考,即便學區房的租金幾乎是普通小區的兩三倍,也果斷的選擇學區房。
(圖源:網絡 侵權刪)
最讓小編羨慕的還是宋倩的投資眼光,趁著當年房價便宜又不限購,一口氣購買了五套學區房。按劇中,1.5萬/月的租金,一套自住,宋倩一年僅靠租房就有70多萬的收入。
(圖源:騰訊視頻 侵權刪)
在《學區房72小時》中,主人公傅重為了讓女兒進入市重點小學,在72小時內賣房湊錢,只為買下對口學校360萬的學區房。
(圖源:愛奇藝視頻 侵權刪)
而在《虎媽貓爸》里,畢勝男也為女兒上學買房。但是,等到女兒要上學時,才發現新政策規定需要居民落戶滿兩年才具備入學資格,只好讓女兒晚上一年學才入學。
小編也在這告訴大家,在購買學區房時一定要了解清楚相關政策,以防以上情況發生,影響孩子入學。
相關影視:《少年派》、《小別離》、《虎媽貓爸》、《學區房72小時》、《小歡喜》等
小結:學區房固然能為孩子教育添磚加瓦,但也並不代表,擁有學區房,就能保證孩子成績優異。父母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教育也很重要。
為了讓炒房熱有所降溫,全國各地的樓市紛紛出台調控政策,對房屋買賣提出了相應的限制條件,如從社保、戶口、納稅等方面進行限制。
於是,為了規避限購政策,有些人就通過一些特殊的途徑來買房。比如:假離婚,假結婚。
電視劇《我們的愛》中,許光明和丁雪夫妻倆就為買一套房而假離婚。
(圖源:優酷視頻 侵權刪)
在《我的真朋友》里,駱祖兒也想通過和和傅曉寧假結婚獲取購房資格,事成之後再離婚。
相關影視:《離婚律師》、《我的真朋友》、《我們的愛》等
小結:為了買房假結婚、假離婚已不是新鮮事。但今年,新版個人徵信已上線,夫妻雙方徵信報告中均會體現。夫妻雙方已經購房的,即便離婚,非主貸人再次買房也仍將被認定有房貸,將無法享受首套房的低首付、低利率的優惠政策。且,不論任何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一處失信」,還會「處處受限」。夫妻雙方只要一方失信,就要影響另一方。這意味著,上午離婚下午買房的事,已經成為過去式了。
在眾多房產的影視中,選題最多的是,漂一族的買房夢。
房子,成了不少在外奮鬥的年輕人的追求和執念。他們覺得,沒有房子在這個城市就沒有立錐之地,也就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現實是,高昂的房價,或許奮鬥了三年的工資也買不起北京三環的一個陽台。
《公主小屋》就講述一個26歲的單身女生辛苦打工8年,想要為自己攢下一套房子,有一個永久居住的地方。
(圖源:網絡 侵權刪)
在《歡樂頌》里,樊勝美也說過:「在上海這樣的大都市,能有一個自己的房子是多麼不容易,普通人可能需要一輩子才能達成。」
(圖源:微博 侵權刪)
《蝸居》里,海萍每天一睜開眼,就有一連串數字蹦出來:房貸6000元,吃穿用2500元,人情往來600元,交通費580元,物業管理費340元……」每一天都從債務開始。
相關影視:《公主小屋》、《蝸居》、《打工仔買房計》、《歡樂頌》等
小結:大城市高昂的房價,也催發了回鄉置業的熱潮,據58同城聯合36氪近日發布的《2018-2019返鄉置業調查報告》顯示,在大城市工作的人群中,52.7%的人有回到家鄉及周邊城市置業的意向,剩餘38%的人依舊選擇留在工作的大城市拼搏。
結語:除以上提及影視劇題材外,還有哪些與房相關的影視題材呢?歡迎給小編留言,一同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