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林州市人民法院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時,以抓好執法辦案為中心,充分運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依託網上辦案系統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審判執行工作,為當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務,滿足群眾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實際需求,努力交上戰「疫」期間司法為民的高質量答卷。
「疫情防控期間,有糾紛卻不能出門立案,怎麼辦?」根據上級法院關於疫情防控的統一部署,林州法院春節期間就發出了節後暫時關閉訴訟服務及信訪接待場所通告。儘管場所關閉,但立案等訴訟服務仍舊「在線」。
「您好,您今天提交的網上立案申請已審核通過,等繳費成功後我們會把受理案件通知書郵寄給您,請注意查收。」2月9日,當事人張某接到了林州法院立案庭的電話通知。
為有效遏制疫情蔓延,減少人員聚集,依法保障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的訴訟權益,林州法院開啟了形式多樣的線上訴訟服務模式,充分發揮12368訴訟服務熱線、河南法院訴訟服務網、移動微法院、人民法院調解平台、律師服務平台等平台優勢,或通過郵寄、寫信等方式,辦理立案、提交訴訟材料、電子卷宗移轉、案件查詢、法律諮詢、反映信訪訴求等事項,進一步增強推進網上訴訟服務工作的責任感,有效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2月1日至3月3日,林州法院網上立案456件;網上交費208筆,共計508234元;電子送達1240次;網上調解案件131件,為疫情防控期間全院審判執行工作有序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高法官,現在疫情特殊時期,我們根本出不了村,我的案件還能開庭不?」
「放心,只要你們原被告雙方同意,我們按時開庭,微信群我已經建好了,就等拉你們進群。」
2月10日上午,姚村法庭通過手機微信開庭審理了疫情期間首起民事糾紛案件。庭審過程中,雙方當事人在視頻中先後宣讀了起訴狀和答辯意見,向法庭出示證據,並對證據進行了質證,發表了法庭辯論意見,庭審結束後,高潔法官又耐心細緻的組織雙方調解,最終雙方達成調解意見,案子有了圓滿的結果。當事人對法院創新工作方式表示感謝,並稱讚:疫情無情,法官有情。
林州法院針對特殊時期制定特殊方案,堅持審判活動「不打烊」,為當事人提供「非接觸」訴訟服務,做到疫情防控和審判工作兩手抓、兩不誤。
2月13日下午,審委會專職委員趙志發敲響了林州法院「雲上法庭」首槌,審理了被告人葉某詐騙一案。整個審判庭內,除了佩戴口罩的法官、書記員外,公訴人、監視居住的被告人、辯護律師均通過視頻參加庭審。該案的審理程序與平日無異,只不過是搬到了網上,依然要經過核實身份、權利告知、宣讀起訴書、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被告人最後陳述的流程。兩日後,經合議庭合議,該案一審作出宣判。
目前該院利用「雲上法庭」審理案件已經進入常態化,信息化部門也對員額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進行了網絡視頻開庭專項培訓,讓每位員額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均能熟練掌握網絡開庭技巧,並及時總結經驗,避免在特殊時期審判工作「掉隊」。
截止3月6日,林州法院通過「雲上法庭」審理案件108件;微信視頻審理案件98件。
疫情雖給執行工作帶來許多不便,但林州法院執行幹警在疫情防控期間,暢通與當事人的溝通渠道,做到主動聯繫,及時回應、及時反饋。充分運用移動執行平台、電話、簡訊、微信、電子郵件等方式開展聯繫、談話及答覆事項。同時,全面推行模塊化機制,意在改變以往效率低下「一人包案到底」的執行舊模式,真正實現流程化、模塊化的分權集約運行。其中,線上查控模塊用足用好各項措施,對每一個案件進行「總對總」「點對點」網絡查控全覆蓋,發現財產後及時進行凍結、扣劃。截止3月3日,該院已通過線上新立執行案106件;線上執結293件,標的1.1億,到位金額1456萬;線上查控被執行683次,凍結305筆,扣劃134筆案款,扣劃金額941693.7元;網上拍賣43件,成交金額1013.18萬元。
另悉,根據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林州法院先後抽調6名法警進駐市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密切接觸者醫學隔離點開展疫情防控安全保衛工作,抽調近20名幹警對安林高速卡點進行24小時輪流值守,並成立臨時黨支部,用實際行動為全市打贏防控疫情狙擊戰貢獻力量。
「在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的情況下,既要將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頭等大事,又要統籌抓好法院各項工作,確保各項工作開好局、起好步,為全市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林州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王健表示。
作者:李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