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或地形地勢
北美氣候分布圖,南半部是美國主體,左上角是美國的阿拉斯加。總體上看,美國緯度比中國緯度偏高一些,畢竟北回歸線穿過了中國的廣東等省份,而北回歸線只是在美國主體部分以南的墨西哥灣穿過。加拿大緯度就與俄羅斯緯度很接近了。
美國北部或中部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草原氣候也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類似中國黃土高原或內蒙古高原氣候,在五大湖區域或大西洋沿岸,氣候濕潤程度較高或海洋性特色較強,已經不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氣候了,類似於中國東北地區的氣候。偏東的南部區域屬亞熱帶氣候,類似於中國長江流域氣候,只是濕潤程度不如中國江南。西部沿海地區分布著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這是中國所欠缺的氣候類型,這與歐洲西部氣候很類似。
由於美國主體部分之外還有一個面積類似中國西藏的北冰洋沿岸的阿拉斯加,以及北回歸線附近的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島,這讓美國擁有豐富多彩的氣候類型。
北美地形圖,其南半部是美國主體部分,黑顏色代表海洋或陸地水域,綠色代表平原或矮高原或丘陵,其它顏色代表山脈或高原。
一馬平川的北美中部的地形地勢,北極寒冷氣流可以幾乎無阻擋的南下,直達墨西哥灣,促使北美氣溫大幅度變化,要比中國的寒潮壯觀的多,這促使中部大平原形成了一些世界上最極端的氣候轉變現象,在初夏或秋季可以帶來美國中部大平原的凍害天氣,對農業生產很不利。冬春季節可以在美國東北部形成超級大雪,比中國寒潮帶來的大雪要大許多。
美國地形圖,美國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有著縱貫南北的大西洋沿岸平原,這是參與美國獨立的13塊殖民地的所在地,那時的美國就那麼一點,不足百萬平方千米,在這個區域的北部是美國人口最稠密地區,華盛頓、紐約、費城都在這裡,這是年輕美國相對古老的部分。
翻過阿巴拉契亞山脈,來到五大湖區域,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礦產資源豐富,距離紐約、華盛頓這些美國核心地區較近,這裡成為美國第二波發展核心區域,芝加哥、底特律是這個區域的城市代表。這個區域與美國大西洋沿岸北部共同構成現代美國人口最密集區域——美國的核心區域或精華區域,這就是美國的東北部地區,其地位類似於中原地區在古代中國的地位。
美國中部地勢平坦,許多地方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其北部要類似於中國的呼倫貝爾草原。現在這些草原已經被開發成耕地,成為美國主要的糧食產區,除此之外,這裡似乎沒有什麼可提的地方,是美國人口較為稀少區域,如果從經濟角度看,這裡屬於經濟塌陷地區。
墨西哥灣沿岸平原面積廣闊,地理上與中國的長江三角洲很類似,但是這裡的開發程度卻不高,沼澤廣布,人口並不稠密。水溫較高的墨西哥灣裡面可以產生強度極高的颶風(颱風),紐奧良曾經深受其害。如果不是這裡擁有石油,或緯度較低而成為美國的火箭發射基地,因此而興起的石油產業或宇航產業,這裡會更加暗淡。
美國西部是山脈或高原,降水較少,是美國的乾旱區域,這類似於中國的新疆。太平洋沿岸的狹窄區域,海運便利,人口密集,成為新生的美國,是美國第三波大發展的重要區域,成為現代美國的核心區域之一。
全國最低點為死亡谷(負86 米),最高點為麥金利山(6198 米)。沒有中國的最低點低,沒有中國的最高點高,這似乎也顯示美國地形崎嶇程度沒有中國大。
密西西比河全長6020千米,居世界第四位。北美洲中東部的大湖群——五大湖,包括蘇必利爾湖、密西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是冰川時期冰川侵蝕形成的湖,總面積24.5萬平方千米,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水域,其中密西根湖屬美國,其餘4湖為美國和加拿大共有。蘇必利爾湖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面積在世界湖泊中僅次於裏海而居世界第二位。五大湖湖水匯入聖勞倫斯河,流入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