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知識要知道!居家出行防護,專家提醒注意細節

2020-02-13     樂居二手房

原標題:居家出行防護 專家提醒注意細節

昨日下午,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廣東省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相關情況,重點介紹工作、出行、居家生活等方面的防控知識。發布會邀請省衛生健康委負責同志和有關專家出席。

省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疫情防控組副組長、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陳祝生表示,目前廣東省防控疫情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幾點。逢車必查堵輸入:全省在「兩站一場一港口」(火車站含高鐵、汽車客源站、飛機場和港口碼頭)和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縣道等公路出入口設置聯合檢疫站,配備公安、交通運輸和醫務人員「三人小組」對入省方向人車實施「逢車必查」。

一個不落防擴散:採取多部門聯動,對前14天從疫情重點來粵的所有人員進行全面排查,摸清重點來粵人員的基本情況病全部登記造冊。規範發熱門診建設,落實發熱門診患者全院檢測工作:不斷規範發熱門診建設和管理、優化流程,有效銜接預診分診,在全省發熱門診啟動患者核酸檢測排查,從前期「三個必查一需要」已擴大到全員檢測。強化醫院感染防控:通過各項措施嚴格執行密切接觸醫務人員集中居住制度等舉措。

加強衛生監督指導:1月21日至2月10日,全省共派出衛生監督執法人員143189人次,共監督各類疫情防控重點單位72266家次,共巡查社區、聯合檢疫站、隔離點等防控點1994個次。同時注重衛生專項整治和普及疫情防控知識。

他指出,隨著復工復學、人員流動加大以及疫情重點省份和重點城市的輸入病例風險加大,下一步將重點做好擴大聯合排查對象範圍、加大社區防控工作力度、加大發熱門診篩查力度和全面落實好對每名確診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查找密切接觸者。

目前,廣東支援湖北的醫護人員有1500多名,這是否會影響省內醫療防控力量?陳祝生表示,目前全省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醫療機構共有104家,可進行專項就醫的醫護人員共有17066名,其中大多數參加過抗擊非典、中東呼吸綜合徵等疫情。總體來看,不會影響省內的救治能力。

乘坐公共運輸如何做好個人防控?

專家:錯峰出行

及時消毒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省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類國家衛生應急隊副隊長康敏表示,無論是否選擇公共運輸出行方式,市民在外出時都應該佩戴好口罩,並在回到辦公室和家裡後及時進行必要的消毒。

如乘坐地鐵時,應儘量選擇錯峰出行,避開擁堵時期。對此,他建議單位和企業要做好相應的出勤安排。此外,在地鐵、公共汽車等交通工具上,市民難免會與扶手等公共物品接觸,市民在接觸扶手後,要儘快、及時地進行手部消毒,保持衛生。

選擇計程車外出時,如果條件允許應把車窗打開,保持車內空氣的流通。此外,計程車司機因為長期在密閉狀態下工作,建議應保持身體鍛鍊,增強個人免疫力,在計程車內備齊紙巾、消毒劑等衛生用品,保持清潔。

普通家庭怎麼使用消毒產品?

專家:

不大面積

使用酒精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所所長劉禮平表示,日常在家消毒很重要,洗手可以使用免洗手消毒液。他提醒,酒精消毒要注意不大面積噴洒,僅在小部分面積使用;家裡有明火、抽煙的時候不使用酒精。

對物體表面的消毒首選含氯消毒劑,如84消毒液對桌子、台面門、把手、衣櫃、馬桶表面進行擦拭。但是使用時要注意不要有皮膚接觸,濃度不要太高,一般在250~500mg/L,擦拭的時候要戴口罩、手套。

對於手機等電子產品,可以用75度的酒精噴在紙巾或棉球後擦拭。

餐具消毒時可以用紫外線消毒。沒有消毒碗櫃的可以飯前用開水燙餐具,或者用開水煮十幾分鐘。

皮膚消毒可用碘伏,以及碘伏酒精配合的消毒配方。但是酒精不能用於粘膜消毒。

個人衣物一般不用特別消毒,自然晾乾即可,也可使用低效的消毒液。

小區有確診病例怎麼防護?

專家:注意生活細節 可用手肘按電梯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所所長劉禮平表示,戴口罩、勤洗手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就可以保護好自己。有病例的小區,戴口罩可擋住飛沫傳播;疫情時期要正確的洗手,手心、手背、大拇指、手腕等都要洗乾淨。有病例的小區物業也應擔當其治理的責任。要跟屬地的衛生機構、居委會加強聯繫,與小區業主、住戶溝通。電梯消毒要求每兩小時用酒精擦拭按鈕,每天至少兩次用含氯的消毒劑拖拭電梯大堂、地面。如果小區物業不懂,可以聘請專業的消毒公司協助小區公共物品消毒。

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用手觸摸公共設施時,比如電梯、門把手時,不要直接用手摸;接觸了公共物品的手不要摸臉、鼻子、揉眼睛等,並儘快洗手或消毒。坐電梯時可以用抽紙按鍵,如果沒有可以用手肘去按電梯。與人交談時保持一米以外的距離,鄰居之間減少走動。老人小孩叮囑不要外出,教他們正確戴口罩、洗手。

家中經常通風開窗保持乾淨整潔,與病例同住一棟樓要注意生活細節,比如沖馬桶時先把蓋蓋上再沖水;每天外出回來儘量把鞋子放在外面,可以噴一些酒精消毒,衣服要掛在陽台上晾曬。

出現恐慌情緒怎麼應對?

專家:不刻意壓抑 不打亂生活規律

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心理諮詢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尹平表示,早期產生恐慌的情緒是人們面對壓力、應對危機的一種心理反應,不用刻意地壓抑,反而要正常面對、體驗、感受,甚至是接納。

這種情緒是一種保護情緒,促使讓我們自己做好防護。

這種情緒需要交流、表達,可以通過與朋友談論、表達出來。

當對信息來源有分歧時,需要控制一定的信息量,多關注權威媒體發布的信息,關注重要人物像鍾南山院士等專家的意見,以對信息有更清楚的認知。

個人生活規律不要被疫情打亂,調整好心態、做好個人防護,在家也可以豐富生活。

住在集體宿舍如何做好個人防控?

專家:做好健康申報 保持開窗通風

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省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類國家衛生應急隊副隊長康敏建議企業針對集體宿舍做好封閉管理工作,避免造成交叉感染。他說:「防疫重在堅持,戴口罩、勤洗手等是最經濟有效的方式。我希望無論住在哪,大家都能堅持這些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職工在集體宿舍內要配合企業進行個人健康的申報,比如每日進行體溫測量登記等。

不少職工住在小區的出租屋裡,要儘早與房東確認從外地返回的時間,並配合小區做好健康申報的工作。

如果居住在合租屋裡,要和室友共同保持環境的衛生,保持開窗通風。

來源:信息時報

【關注樂居二手房,獲取更多購房資訊】

文章來源:信息時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MCQPnAB3uTiws8K71V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