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一座古城,有2000多年歷史,被稱為滇黔門戶,因王昌齡而出名

2019-10-31   斑驢假期




說到湖南的古城,大多數人會想起的鳳凰古城。

其實在湘西,還有一座有著更為悠久歷史的古鎮,而且也曾經名揚天下。

01王昌齡與黔陽古城



你知道人稱「七絕聖手」的王昌齡嗎?如果不知道這個人,或許你聽過他寫的詩歌,「洛陽親友如想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兩句詩,恐怕無人不曉。

因被為貶龍標縣尉,王昌齡也被稱作王龍標,而龍標即今天的黔陽古城所在地區。

今天的黔陽古城因王昌齡而聞名,黔陽古城的核心景點「芙蓉樓」,被譽為江南四大名樓之一,唐風宋韻,巧奪天工。

02 有著2000多年歷史


坐落於沅水上游,三面環水,黔陽古城是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是湘楚苗地邊陲重鎮,素有「滇黔門戶」和「湘西第一古鎮」之稱。

自漢以來,各朝均在此設立縣治,漢立鐔城,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

唐代易名龍標縣,宋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置黔陽縣。

03 被譽為「江南古建築博物館」



黔陽古城被譽為「江南古建築博物館」。

黔陽古城以明清建築為主,建築大多就地取材,並融合了本地侗族和苗族的建築特色,至今保存下來的有芙蓉樓、南正街、鐘鼓樓等。

黔城也有很多古老的廟宇,現在尚存的有萬壽宮、先龍壇、文廟等。

這些建築,有的雕樑畫棟,有的精緻淡雅,有的飛檐翹角,堪稱湘西保存最完好、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之一。

鐘鼓樓





鐘鼓樓,坐落在黔陽的古龍標山普明寺內,最早建於宋熙寧中(公元1071年),明代正統年間毀於戰火,後又重修,到了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才鑄鐘放置在樓上。

順著旋梯而上,站在鐘鼓樓上,撫摸著紅色的木欄,極目遠眺,龍標十二景全部收入眼底。

遊覽鐘鼓樓,一定要看看附近的千年鐵樹和古樟樹,它們也是古城歷史的見證者之一。

節孝祠





節孝祠是古時經官府奏准為表揚節婦孝女而立的牌坊,黔陽古城的節孝坊始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為「工」字形窨子屋。

民國時曾為國民黨縣黨部,戴笠臨時公館,《黔陽民報》社舊址等,進門左邊廂房為抗戰時期戴笠在黔陽古城辦軍統特訓班時的臨時居所。

現祠內還陳列著陳志明先生收藏的根藝、賞石、古玩等1200餘件作品。

隨著時間的變遷,屋子曾作為各不相同的用處,見證了人們的來來去去,走在其間,不得不感慨萬千。

然翔園





然翔園,前身為民國豪紳胡本焯的故居,現址由侗族藝人楊漢明新建,是一個民俗展廳,主要以根雕和上古巫面具儺為主題。還收藏有眾多侗族特色的物件,如勞動工具、契約等。

芙蓉樓





到黔陽古城,自然最不可錯過的便是芙蓉樓。

這座因王昌齡的詩而出名的樓,風格古樸,細節處卻精雕細刻,木雕堪稱堪稱一絕。

門口書有對聯:「天地大離亭,千古浮生都是客;芙蓉空艷色,百年人事盡如花」,對聯出自晚清黔陽縣舉人陳柄卓之手,在外為官50多年,告老還鄉後在芙蓉樓撰此聯感嘆人生。

龍標勝跡門





龍標勝跡門,清代晚期修建,也稱為「三絕門」,是芙蓉樓園區的老大門。

為什麼被稱為「三絕門」呢?

首先,一絕是門坊上的泥塑畫。採用「堆塑」工藝,繪王少伯送客圖和四季圖,畫面栩栩如生,世所罕見。

第二絕,牌坊傾斜而不倒。牌坊高達三丈多,向著臨河一側傾斜了兩尺多而不倒,據專家考證,傾斜度已超過了義大利比薩斜塔。

最後,第三絕則是門楣正中放置的指南針,平常指南針上北下南,這個指南針則是上南下北,至今仍是一個謎。

站在龍標勝跡門前,仔細欣賞,不管是精湛的堆塑工藝,還是奇特的設計,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南正街



古城青石板街道縱橫交錯,主要有九街十八巷,而南正街則是主要街道之一。於道光十八年(1838)修建,近二十年來,眾多電影或電視劇在此拍攝,如《我們的隊伍向太陽》《恰同學少年》等。

中正門樓





中正門,是黔陽古城保存最完整的一個老城門。

原有城牆明朝前為土牆,明清年間多次復修,現為紅砂石壘砌的拱門。

1938年,蔣介石親臨視察戴笠軍統特訓班,在西門城樓上題寫了「高瞻遠矚」匾額。戴笠撰寫碑文,並將西門改為「中正門」。

萬壽宮




黔陽萬壽宮,也稱「江西會館」,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是當年江西商人捐資修建而成。

萬壽宮為桶形窨子屋,頭門以青石作方形石柱,室內有舊式戲樓,正殿東西兩側分別是財神殿和觀音殿。

出門便可見沅水東流,青石碼頭連接沅水。

04 吃在黔陽古城


正如每一座都有其獨特的風景,每一座城都有它獨特的味道。

在黔陽古城,這些美食你得嘗嘗。

游氏春卷



自製手工麵皮,裹上香乾粒、米粉、肉末、時令蔬菜及祖傳香料,油炸撈起,鬆脆可口。其中,游氏春卷最有名。

薺菜蛋



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黔陽古城有吃地薺菜煮雞蛋的風俗,而且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民間傳說為驅風辟邪之用。

豬血丸子


豬血丸子是當地的過年特色菜品,過年時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會準備,有著悠久的傳統。豆腐配以適量的豬血和豬肉製作成,稱為金錢丸,味道非常美味。





走在青石街道縱橫的古城,充滿著生活氣息的老屋,鮮活而真實。

記載著千年時光的古城裡,嬉戲的小孩,閒談的老人,忙碌的小吃店主……仿佛時間在這兒也慢了下來。

一抹斜陽下,獨立碼頭,看著在沅、潕水在此匯流,有種壯麗之感。一千多年前,王龍標是否也在江邊欣賞過這樣的美景呢?

當年沈從文先生遊歷沅水上游的幾個縣,在此留下了「在外讀書做事的人甚多」的感慨。

其實,不管是風塵僕僕的歸人,還是匆匆一瞥的過客,黔陽古城都在這兒靜靜地守候,一如時光里飛逝的兩千多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