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醫,相信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望聞問切」了,但你對這四個字有多少認識?在一些人的觀念里,中醫看病往往就等同於切脈,號脈,認為對來診者不聞不問,單靠三根指頭一搭,就能說出病症病情的,才是真正有水平的好中醫,實則,這樣的觀念是很偏頗的。
快來看看真正的望聞問切指的是什麼吧,掌握之後會讓你大吃一驚的!
一.望
遠望筋骨平:患者來診,遠望觀察其身體的姿態,如肩膀是否一高一低,頭是否傾左傾右,是否有X型腿,O型腿,兩腳是否外八字或內八字……如果其存在斜頸、斜肩或腿型、腳型異常,便能夠判斷其骨架存在變形,並由此可以推斷其變形對筋膜和內臟的影響。
一個人的身形骨架不正,內臟必受壓迫損傷。
中望精氣神:待患者走近,觀察其精氣神,判斷其是否存在「神脫」或「形脫」的問題。神者,觀其眼神,觀其精神,形者,觀其體態,觀其步態。神脫者,雙目無神,無精打采,消沉萎靡,或者焦躁不安,情態失常。形脫者,體態軟塌佝僂,行步沉遲無力,左右搖晃,甚則有跌倒之勢。神脫與形脫,乃是身心整體狀況惡化的表現。
近望臉耳手:待患者坐下,則進一步觀察其外表的細節,以判斷其具體臟腑上可能出現的問題。
望其臉上眉毛,眉重者,肝腎二氣旺也;眉少者,肝腎二氣不足也;
望其眼睛,炯炯有神者,精神氣足也,無神則精氣虧虛;
望其嘴,是否能夠閉合,無法閉合或閉合不緊,或易流白沫,則脾胃虛也
望其臉上色澤,臉有光澤,則身體健康,如無光澤,則身體有不適;若面露死灰,則為重疾之相;
望其臉上是否有斑痣,若鼻上部與兩眼交界處有斑,或痣,說明男性有前列腺問題,女性則有乳腺問題;若鼻翼兩邊有斑痣,則說明其膽髒有問題;若鼻下兩側有斑痣,則說明脾胃有問題;若法令紋處有斑痣,則說明可能有痔瘡問題。
望診臉耳手,實際上是中醫裡面診、耳診、手診的大學問,若有見樹,須下大功夫。
二. 聞
聞診包括聞音與聞味兩個部分:
聞音:金木水火土 將患者的聲音分為金、木、水、火、土五種音色,分別代表對應五臟的健康與疾病,如——
聞音清脆帶喜,則說明心性樂觀,身體健康;
聞音破鑼,則說明肺臟有問題;
聞音中氣十足,則說明腎氣充足;
聞音渾厚,則說明脾胃運化好;
聞音有怒,則說明肝臟有損傷。
聞味:酸甜咸香臭 將患者身上的氣味分為酸甜咸香臭五種,分別反映患者身體的健康狀況,如——
聞味有淡體香,則身體多健康;
聞味有腐臭,則身體內臟病變;
聞味有酸味,則有內分泌問題;
三. 問
古中醫有問診歌訣:「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飲食四問便,五問頭身六問胸,七聾八渴及睡眠,九問舊病十問因,再看服藥參機變,婦女應問經帶產,小兒麻疹斑疹牽。」這可以說就是中醫問診的基礎內容。
四. 切
傳統中醫的切診就是指的脈診,現在基本就是寸口脈診。脈診在基礎的層面上,可以掌握患者身體內部整體和各臟腑的陰陽、寒熱、虛實、表里;而更見功力的脈診,則在辨證之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作到精確辨病。
五摸:一摸脈,二摸腹,三摸龍脊(脊柱),四摸頭,五摸腿(尤其腿背);
四觸:一觸頭(頭診),二觸腳(腳診),三觸顱骨,四觸尾骨。
全身性觸診,能夠彌補單純脈診的客觀局限,對患者的體質病因以及很多病症之間的複雜關聯,可以做出更為系統準確的辨證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