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閔令文 張旭民 楊緒民
「當前疫情如火,公安使命如山,大家堅守崗位就是對我最大的安慰,誰也不要來醫院探望。」
誰也沒想到,累得吐血住院,堅決拒絕戰友前來探望的盧立新在10天後就永遠地離開了大家。
噩耗傳來,奮戰在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一線的臨沂公安全體戰友們,護目鏡里已經淚眼朦朧,口罩里發出悲痛的嗚咽。
蒙山飄雪悼英靈,沂河滔滔喚忠魂。再有兩天,因作出突出貢獻被市政府榮記個人二等功的公示就將到期,戰友們是多麼想看到勳章掛在他胸前的樣子,是多麼盼望繼續與他並肩戰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啊!
盧立新,臨沂市公安局原經偵支隊副支隊長、副縣級偵察員,一名在公安戰線兢兢業業奮鬥了35年的「老黃牛」,一名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警營「螺絲釘」,一名在所有崗位都贏得交口稱讚的「過硬幹部」,一名為防控金融風險作出傑出貢獻的「經偵衛士」,罹患癌症7年仍忘我工作、燃燒生命,於2月7日16時許心臟驟停不幸離世,將生命永遠定格在53歲。
把生命燃燒在防控金融風險的最前沿,他是累到吐血的經偵衛士
1月18日(農曆臘月二十四),給專案組部署完省「兩會」安保維穩工作,盧立新拖著一身疲憊回到家中一頭倒在床上,被120緊急送往醫院的路上,胃出血達到1000毫升。
「哪怕累得都站不起來了,他都不放棄工作!」同在專案組的民警徐飛哭著說。
2019年7月,市政府某企業集團破產重整工作組到經偵支隊報案,臨沂某知名企業集團負債纍纍,融資擔保圈涉及資金龐大,企業相關負責人涉嫌違法犯罪,涉及數十家金融單位,處理稍有不慎,極易產生連鎖反應,形成區域性金融風險,直接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盧立新勇於擔當,毫不猶豫地領銜專案偵查,擔任專案組副組長,具體帶領專案組民警,夜以繼日、全力以赴,放棄節假日和周末休息,沒有一天是正常下班回家過。為突擊搜查犯罪證據,8月15日早上6點,盧立新就早早起床來到辦公室,組織市局50餘名警力,從7時開始連續工作12小時,一直忙到晚上19時,連中午飯都顧不上吃,對30餘處存放涉案資料的地方進行了搜查,扣押了2萬餘本涉案帳本等物品。經過6個多月艱苦細緻的工作,共加班800多小時,案件取得輝煌戰果。專案共立刑事案件5起,對30餘名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直接追贓挽損3億餘元,穩妥化解了地區性金融風險,穩定了全市的正常經濟發展秩序。
臨沂是聞名全國的商貿名城、物流之都,金融業發達,資金流動大,隨著全國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各類逃廢債務、涉眾型經濟犯罪持續多發,防風險、阻傳導、保穩定、促發展的任務艱巨。盧立新不記個人得失,甚至個人安危,把防控金融風險作為使命,把生命融入到經偵工作,全力發揮公安職能作用,築牢金融安全的銅牆鐵壁。
「專案攻克下來,他整整瘦了30斤,勸他休息他就說,案子一日不破,我就一步不撤。」「11.6」專案民警李華想起與盧立新生前一起戰鬥的日日夜夜,再也忍不住淚流滿面。
2019年初,盧立新臨危受命,牽頭組織偵辦「11.6」專案。經查,犯罪嫌疑人孫某某等人私刻「臨沂市市區國家稅務局工貿開發區分局」公章,偽造納稅證明,虛假出資,成立臨沂市蘭山區佰威民間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等13家空殼公司相互擔保,詐騙他人錢財。該案涉及合同詐騙罪、詐騙罪等7個罪名,發案時間跨度長,涉及的單位和人員繁多,涉及的資金及其流量巨大,相互關係交織複雜,民事與刑事問題混合交叉,總涉案資金達50多億,各種資金數據交織混雜,偵查難度十分巨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11.6」專案偵辦工作,多次聽取彙報,作出儘快破案指示。
專案組在盧立新的帶領下,每天調度、每周研判,先後召開243次調度會議。為了查清案件事實,專案組輾轉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江西等20餘個省市,行程20餘萬公里,複印票據證據10000餘份、調取銀行數據8.3G、形成文字材料120萬字、製作裝訂訴訟卷73本。他組織民警圍繞資金流向,採取順線追、閉環封、綜合查、繪圖展等方法,逐一查清還原真相。經偵支隊專案民警張旭民回憶,案子成功偵破後,盧立新對專案組年輕民警說:「只要專注了、用心了,眼裡就有活、心裡就有招、腿上就有勁。」正是憑著這種執著和較真,該案目前已成功移訴,不僅感動了檢察官、法官,也讓律師口服心服。市委書記王玉君、市委副書記、市長孟慶斌、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侯曉濱、副市長、公安局長李登全先後對此案多次作出批示,給予充分肯定。
「任勞任怨,埋頭苦幹,從來只知付出,不求回報。」經偵支隊支隊長張元學與盧立新共事時間最長,對他也最了解。在張元學眼裡,盧立新是沂蒙精神的踐行者、弘揚者,血脈里流淌著紅色基因,骨子裡銘刻著最樸素的奉獻。2019年,盧立新還負責市公安局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維穩專班工作,重點防控金融系統風險,為70周年大慶安保構築了一道堅實的安全屏障。
維穩任務剛完成,盧立新就胃部突然出血住院,愛兵如子的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李登全了解情況後,專門安排有關方面全力救治,並拔冗探望。盧立新身體剛有好轉他又回到了單位繼續工作。
從事經偵工作4年來,盧立新直接領導或參與偵辦案件1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7人,涉案金額600多億元,臨沂在打擊逃廢債務和涉眾型經濟犯罪方面位居全省前列。他以使命為起點,以擔當守太平,一直與時間賽跑,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把平安化成為蒙山之顛最美的風景,他是蒙山公安事業的「拓荒牛」
「他是蒙山公安一把手啊,在熊熊大火面前,衝鋒在最前面,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有他在,我們就有了信心。」蒙山公安分局指揮中心主任楊緒民回憶起蒙山公安籌建時度過的艱苦歲月,不無感慨。
2013年3月9日晚上,柏林鎮的蒙山發生山火,過火面積近200畝,威脅到整個蒙山景區的安全。時任蒙山管委會黨委委員、蒙山公安工作辦公室主任的盧立新第一個站出來,組織武警、消防、公安、當地群眾幾萬滅火大軍協同作戰,一天時間在陡峭的蒙山山脊上兩上兩下,歷經了18個小時的艱苦鏖戰。在組織救火的同時,盧立新還戰鬥在離火場最近的地方,參與撲救,了解火情,大火剛撲滅,盧立新又組織辦案民警克服重重困難,查火源、找起火點,第一時間將犯罪嫌疑人抓獲。
2012年2月8日,盧立新從河西分局政委任上來到距離市區100多公里的蒙山,擔任蒙山公安工作辦公室主任,籌建蒙山公安分局。
這個被同志們戲稱臨沂海拔最高的公安局,雖然有最美的風景,但缺少應有的工作條件。
上任後,缺少辦公場所,缺少工作人員,缺少工作經驗,缺少經費來源等。他這個當家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從「一窮二白」開始創業,先是組織接收了從平邑縣公安局、蒙陰縣公安局、平邑縣森林公安局劃轉5個派出所25名民警,重新整合,接著到多方爭取資金1000餘萬元,一年多時間,使公安辦擁有了2000餘平方米的辦公樓,配齊了必要的辦公辦案設備,購置警用車輛11台,建成由3處監控平台、450個高清控頭、18處卡口組成的天網工程,各項業務工作走上正規。在他任上基本完成了由公安辦向公安局的蝶變。盧立新在蒙山公安響亮地喊出:「從我做起,向我看齊」,始終堅持政治建警、改革強警、科技興警、從嚴治警,整合了蒙山公安隊伍,提升了整體戰鬥力,維護了蒙山治安持續穩定,保護了一方綠水青山。
「蒙山現在每年接待遊客360萬人,平安是其中最亮麗的一張名片,我們都感謝盧主任。」蒙山世界地質公園管理局副局長高學余聽到盧立新去世的消息已經泣不成聲。
2013年9月的一個深夜,5名大學生在蒙山迷路,形勢危急。蒙山有13萬畝,森林覆蓋達90%,尋找林海里的5個人無疑大海撈針,盧立新通過走訪調查和視頻監控,根據他們的行進速度,精準劃定5人應該身處蒙山最高處鷹窩峰一帶。遂帶領搜救民警深一腳淺一腳,在蒙山的崎嶇山路上跋涉6公里,搜尋範圍近10平方公里,最後終於在鷹窩峰懸崖邊找到險象環生的3女2男5名學生,盧立新與民警攀上坡度幾近90度的懸崖,用救生繩一個個將學生們救出。
在蒙山公安的4個年頭裡,盧立新的足跡遍布蒙山的溝溝壑壑,先後偵辦「11.17」尋釁滋事案、「3.9」失火案等一批有影響的案件,群眾安全感、滿意度一直名列全市前三,年年榮獲「平安臨沂」建設先進單位。四年時間救助遊客160餘人,其中危難中的群眾40餘人,把看得到的平安送到群眾和遊客身邊,蒙山公安成立到現在8年,隊伍至今保持零違法違紀的記錄
「盧主任是蒙山公安的開創者,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凝聚著他的心血和汗水。」聽到盧立新永遠離開大家的消息,民警們矗立在蒙山之巔,面向太陽升起的東方,致以莊嚴的敬禮。
把公安事業作為畢生的追求,他是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立新同志雖然沒有犧牲在防疫戰鬥的第一線,但他一直帶病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的一生看似平凡,實則不凡,他的忠厚、敬業、嚴謹、無私值得我們學習和永記。」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接存亮哽咽著回憶。
35年前,盧立新從事公安工作的第一站是在臨沂地區公安處辦公室工作。為了快速適應工作崗位,他剪輯報刊,誦讀範文,白天不停的請教學習、從最簡單的文稿撰寫練習,晚上就一個人蹲在辦公室「琢磨」領導給自己修改的每一篇文稿。最初的日子裡,一篇篇簡報被推倒重寫,一份份材料被改得面目全非,他總是不厭其煩地推敲修改,經常忙到廢寢忘食。不到半年的時間,年輕的他就從一名剛開始練簡簡訊息都「憋」半天的新手,成長為單位的業務骨幹。
調整交流到宣傳處工作後,盧立新秉承「今日事今日畢」的工作風格,宣傳崗位沒白沒黑,經常白天採訪、晚上寫稿,12點之前很少回過家。盧立新同志業務非常過硬,他負責的公安雜誌發行和征訂工作多次在全省受表揚,他任執行副總編,編輯的《沂蒙公安報》總是下最大功夫,精心雕琢,直到滿意為止。
多位省廳老領導到臨沂視察工作時常常提起他,誇他業務好。公安部金盾文化中心副主任、原人民公安報駐山東記者站站長馬玉寶得知盧立新同志逝世,致信市公安局主要負責同志:立新同志業務能力強,作風紮實,做事踏實,從不張揚,工作一絲不苟,任勞任怨,盡心盡責,為失去這樣一名優秀的好戰友好同志感到痛惜。省廳宣傳處調研員楊家政專門發來唁電:盧立新同志,不計名利,開拓進取,埋頭苦幹,是公安宣傳戰線老黃牛!
在機關黨委,盧立新同志曾擔任機關團委書記。他積極組織開展各項黨建、團建工作,以自己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個人魅力把機關廣大青年民警團結起來、凝聚起來,受到局黨委的充分肯定,受到廣大青年民警的衷心愛戴。
行囊在哪裡放下,哪裡就是家鄉,腳步走到哪裡,哪裡就是奮鬥的主戰場。原河西公安分局和蒙山管委會、蒙山分局的同事們至今還想念他們的好政委、好局長。他留給同志們的印象就是:盧立新他有「兩多兩前」,節假日值班最多、到轄區走訪最多,急難險重任務沖在前、百姓訴求想在前。
「盧支隊辦公室的燈常常徹夜不眠,他是拿命在熬啊!」經偵支隊30餘名民警想起盧立新就心絞如割。雖然擔任副支隊長,但是盧立新總是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哪裡有重大案件就出現在哪裡,哪裡有案件線索就追蹤到哪裡,哪裡有抓捕任務就執行到哪裡,案子破不了他寢食難安,工作沒幹完他絕不提休息。
「對自己的病情心知肚明,他怎麼就不知道愛惜自己呢?!」他的妻子不明白,原先丈夫在縣區任職見不到人,現在近在咫尺還是整天見不到人,後來病疼難忍仍然一心想著工作。現在她明白了,正是因為丈夫知道余日不多,才將生命綻放成忠誠的絕唱。
住院期間,正趕上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了解病情的部分同事陸續去看望,他一再謝絕,讓大家集中精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當領導和同志們在電話中詢問他有什麼困難時,他均說沒有,放電話後對妻子說「現在上上下下都全力投入防疫阻擊戰,咱不能給組織添麻煩」竟是這位躺在病榻之上、為公安事業奮鬥了35年的民警在生命最後的遺言。
英雄已逝,忠誠無言,盧立新的身後,是一座用生命和奉獻築就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