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岩市溪南小學四年級(4)班 陳俊宇
暑假我經常去「趣讀吧」,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徜徉於書海,我學會了更多的思考。其中《讀寫》雜誌中有一個故事讓我感觸很深,這個故事叫《萬字難寫》。
故事主要講從前,汝州有一個老翁十分富有,但他祖祖輩輩都是文盲,老翁嘗夠苦頭,便讓兒子念書識字。他請了一位先生教兒子識字。第一天上學,先生在紙上寫了一筆,說:「這是『一』字。」兒子很認真學,回去寫給老翁看,老翁非常高興。第二天,先生在紙上寫了兩筆,說:「這是『二』字。」這次,兒子覺得不新鮮,記住就回家了。第三天,先生在紙上寫了三筆,說:「這是『三』字。」兒子仿佛悟到了什麼,對父親說:「認字很簡單,孩兒已學成。」見兒子這麼聰明,老翁辭退了先生。
過了幾天,老翁想請姓萬的朋友喝酒,便叫兒子寫請帖,兒子答應了。時間過去了很久,轉眼太陽偏西了,兒子還未寫好,老翁便去催促。兒子向父親抱怨:「天下姓氏之多,他為何姓『萬』?我寫了一天,才寫不到三千劃,萬字真難寫!」
看到這裡,我不禁啞然失笑。為老翁,為他的兒子。作為家長,因為兒子說自己學會了識字,就草率地把先生辭退了,既不考一下兒子,又不問先生兒子到底有沒有真的學會,這樣的家長太不負責了吧?作為兒子,自以為是,識字滿足於一知半解,不會想著虛心識字,從最開始的新鮮到自以為掌握了認字的技巧,因此在寫「萬」字時遇到了困難,以為「萬」字就一萬畫,所以寫到太陽偏西都沒寫好,鬧了天大的笑話。
同時我也明白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是其中之一,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每個漢字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和魅力,作為中國人,更要學好漢字。知識是無窮無盡的,如果我們學習只滿足於一知半解,那和這個笨兒子又有什麼兩樣呢?
(指導老師:張淑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6TjEm8BMH2_cNUgm-y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