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精良的《鶴唳華亭》,為何完敗給了《慶餘年》?代入感很重要

2020-01-26   船夫聊歷史

《鶴唳華亭》偶遇《慶餘年》,高貴的皇太子敗給了屌絲范閒

今年過年不提倡串門拜年走親戚了,眾多宅男宅女們有了最正當的理由,為了大家的健康——宅在家裡各種補劇。

今天船夫就和大家聊一聊剛剛完結的兩部熱播劇《鶴唳華亭》和《慶餘年》,二者幾乎同時上映,但在前期呼聲很高的《鶴》,卻在不知不覺間完敗給了《慶》,雖然查不到具體播放量,但我們可以從豆瓣的評分參與率上對比出其中的熱度,二者差了一個數量級。

二者評分雖然相差不大,但參與《慶餘年》評分的高達20萬人次,而《鶴唳華亭》卻只有4萬多,熱度可見一斑。其實我們仔細對比一下,會發現這兩部網播劇有不少相同之處,比如都改編自網絡小說,故事都是以宮廷權謀為主,主人公也都和皇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鶴唳華亭》的男主角是皇太子,《慶餘年》中的范閒,雖然是個鄉下來的屌絲,但與慶帝卻有著不清不楚的關係。

那麼是什麼導致高貴的皇太子敗給了鄉下來的屌絲男呢?


《鶴唳華亭》講的是王子愛上灰姑娘,但這個灰姑娘……很累啊

先來說手《鶴唳華亭》,故事雖然穿插了多個權謀劇情,但從男女主角的人物關係上分析,這部劇本質上其實就是一個王子愛上灰姑娘的故事,雖然女主最開始是個官宦人家的大小姐,但伴隨抄家後的身份變化,灰姑娘人設就此定格。

和無數版本的灰姑娘的故事一樣,我們的皇太子無可救藥的愛上了灰姑娘,而且還是在沒見過面的情況下,這要比僅僅跳過一支舞的西方童話來的更玄乎。原本按照常規套路,應該是王子斗惡龍,英雄救美的故事了,但《鶴唳華亭》的劇情卻來了個180度大轉彎,開始了灰姑娘鬥智斗勇,拯救王子的故事。

船夫看完後第一個感覺就是,這個灰姑娘很累!

原來不僅僅要拼美貌。還是要拼勇氣和智謀,這就讓很多觀眾,尤其是女孩子有些頭大了:人家就想當個美少女,結果你卻讓我拼智商!這還沒完,我們的皇太子也是心機頗深,一次次神反轉,簡直是逆天般的權謀天賦。這下子就不僅僅是灰姑娘心累了,觀眾們也很心累啊,好好談場戀愛不好嗎?幹嘛要去燒腦,陪「你們」一起燒,腦細胞耗損大了明天還要不要上班?

《慶餘年》講的公主愛上屌絲,屌絲竟然還逆襲了的故事,插入了穿越設定,看完感覺:我也行

與《鶴唳華亭》的燒腦不同,《慶餘年》雖然也穿插了權謀,但屌絲男范閒拼的不是權謀智商,而是靠不講道理的主角光環和穿越外掛披荊斬棘,說白了就是不燒腦,插科打諢中展開劇情。不論是抄襲曹雪芹的《紅樓夢》,還是「倒背如流」了《唐詩三百首》,范閒一次次通關的辦法,就是這麼不按常理出牌,但給人的感覺卻很好,說的直白一點就是很有代入感。

因為當我們看到《鶴唳華亭》中文武全才還帥氣逼人的皇太子時,內心的潛意識往往會有一些自卑感,今兒就很難產生所謂的代入感,代入感不強,皇太子越是厲害,就越是拉開了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一定的距離雖然會產生美,但距離太遠,產生的後果更可能是:不看了。

不論是《鶴唳華亭》還是《慶餘年》,沒有對比和代入感,再好的戲也出不來

我們愛上一個人,往往並不是因為他(她)有多好多優秀,而是對方帶給我們的形象,與我們內心中錨定的水平間的落差感(當然是形象高於內心錨定)。就好比我們站在珠穆朗瑪峰上並不會意識到有多高,而是需要找到一個地平線作為參考,才會有一種強烈的對比落差,這還只是靜態對比,如果是像過山車一樣,瞬間完成落差轉換,人是會在這種強烈的刺激下進入一個奇妙的狀態,很多人會把這種感覺等同為戀愛。

回到正題,《鶴唳華亭》中除了女主因為抄家角色定位發生了些許變化,但除此之外,男主從頭到尾都保持了一個高逼格的人設,毫無變化,也毫無落差感。這不僅沒有帶給觀眾對比落差,還會產生一種疲勞感,所以我們會發現,在《鶴唳華亭》播了快一半的時候,大家就開始吐槽皇太子抹眼淚的次數太多,過於煽情不討喜了。

反觀《慶餘年》,則是走的屌絲逆襲路線,從鄉下到帝都,從沒人看得起的混子無賴,到舉國追捧的文壇才子,從沒人愛的私生子,到被公主聖女追著愛的「萬人迷」,男主角范閒在整部劇中的前後形象,帶給觀眾極大的對比落差,這麼老的套路,但就是這麼好用。

除此之外,范閒在劇中的諸多驚人表現,並非來自智謀,更多的是穿越人設帶來的「作弊技能」。無論是《紅樓夢》,還是《唐詩三百首》都是現代人能夠較為輕鬆獲得的能力,觀眾在看到男主角范閒碾壓劇中人物時,會忍不住幻想假如自己穿越了如何如何……

這種潛意識的代入感,會極大的提高觀影體驗,不但不燒腦,還會感覺很爽。

關於《鶴唳華亭》和《慶餘年》的對比分析就先到這裡,二者其實都是很用心的良心好劇,只不過作為觀眾的我們品味越來越高了,也正因為如此,相信以後的中國影視劇會更值得期待,好戲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