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故事:30歲的戀愛,就算一秒也行

2019-10-10     汕尾百德

一、

發現身邊有一部分人假期都在補一個不太熱門的高分韓劇——《浪漫的體質》。

說太好看,太治癒了。

講的是三個 30 歲女性的感情,她們跟嘮家常一樣,說了很多這個年紀才悟出的道理。

「告白的話,當事人的內心充滿熱情就行了,具體的用詞有這麼重要嗎?」

「什麼是愛呢?我愛的人總能讓我笑,讓我突然就變得善良。」

「不要在沒有信賴感的關係上浪費時間啦,這樣對你的身體健康比較好!」

我發現 30 歲之後女性的愛情,好像只在乎三個字:不勉強。

不勉強自己,不勉強別人,不勉強愛情。

像是從愛里解脫了。

而且更願意相信愛情這個東西真存在了。

辦公室一個 20 出頭女同事,曾經一副飽經滄桑的樣子,問另一個 30 多歲的單身女同事:

你還相信愛情嗎?

她想也沒想:當然啊,為啥不信?

小同事驚了。

30 多歲那位同事提了《百年酒館》里一句話:

你要接受愛情可能不會發生在你身上的事實。

「但也要相信在某個瞬間你會撞見。也許到了 60 歲我還會戀愛呢。

一秒鐘的愛情也是愛情啊。」

這和年輕那會太不一樣了。

你年輕時約一次會,都會很鄭重,甚至想到一輩子。

現在就不同了。

一個前同事曾經說:「我現在到了 30 歲,如果有人願意約我出去,我就願意試試。」

不會想太多,覺得今天過得開心就好。

也接受只是短暫的愛了一下,就像前段時間韓國女明星離婚時說的那句:

「他好像只是短暫地愛了我一下。」

好像也挺好的。

二、

年輕時的戀愛,從表白就很戲劇化,恨不得集合偶像劇所有台詞和橋段,全世界追光燈都打你們倆身上。

追求極致,或者浮誇的場面。

一個讀者說,大四一位學長表白,高喊:

「高調也好,炫耀也罷,我就是要給你最好的!我要給你一段讓所有人都羨慕的愛情!」

隨後男孩點燃了煙花。

一旁的樓管大媽:我沒見過這麼大陣勢。

或者機智,好像不抖機靈就不夠浪漫。

讀者 @湯小姨 在知乎上認識的一個男孩,小她 9 歲,加微信聊了一天,男孩就表白了。還說要寫情書。

不僅要話術浪漫,最好還能劍走偏鋒,盪氣迴腸。

表白有困難,就克服困難,表白沒困難,就人為製造困難。

讀者 @祥子 為了跟喜歡的女孩表白,沿著 318 國道騎行 20 多天到拉薩。

雪山、冰雹、塌方、搶劫、野狗襲擊,都經歷了。

就為了站在布達拉宮前,舉一條橫幅,白底黑字寫著:

「路途遙遠,我們在一起吧。」

慢慢的,表白就要平實、日常得多,看上去就像隨口一提。

作家 @李靜睿 剛認識男友時,男友發來簡訊,說要來她家附近的家樂福買菜,有空順便吃個飯嗎。

聽她說要去報社,就立馬放棄:哦,那我明天再過來買菜,明天你在嗎?

網友 @越是悲愴越是嬉皮 更洒脫。

和男友認識第二天,晚上接到對方電話:明天可以去找你嗎?一起去民政局登個記。

她回:來吧。

能分配給愛情的就那麼多,都是成年人了了,感情的濃度保持在中等就行。

其實一股腦的衝動也有,但要學會克制。

《浪漫的體質》里還有一段,正處於曖昧期的男女主喝多了,稀里糊塗地睡在了一起。

等兩人醒過來,大眼瞪小眼了幾秒,開始淡定地邊穿衣服邊嘮嗑:

——「昨晚睡得好嗎?」

——「一會兒吃早飯嗎?」

——「你襯衫穿反了。」

冷靜地嘮完日常嗑,女主角一出門,就按捺不住激動,在大街上尖叫著跑起來。

男主角差點開窗跳樓,覺得太尷尬了。

但他們在彼此面前,都克製得很好。

此時的關係對雙方都沒有負擔,往前一步就要承擔更多的風險,誰也不想踏出去。

30 歲後,只想把愛情維持在生命里的 20 %,哪怕你是這 20 %里的百分之百。

三、

我以前問過你們:談戀愛的時候,你曾在哪一瞬間感受到「就是這個人」?

很多讀者的回答都挺簡單——

下樓買藥時,給我帶串糖葫蘆。

跟對方說加班累了,收到一個紅包。

有個女同事說,其實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男友。

只是有次體檢完,醫生說得青光眼的風險非常大,男生想也沒想說:別怕,我們去找最好的醫生。

你現在越來越分得清,所謂「我愛你」不是連續不斷的,而是由一個個微小瞬間組成的。

如果這些瞬間能支撐我們走下去,那我們也願意在一起試試。

但年輕看不到,總是要從蛛絲馬跡中尋找安全感,證明他愛且永遠只愛你。

反倒是過了戀愛大過天的階段,不再以它為中心時,更懂得怎麼享受感情。

開始發現有些事情沒必要計較——

有個讀者睡前和對象坐床上聊天。

她一個沒忍住:我們現在蓋著的被子,是我前前任男朋友買的。

現任男友:我們現在靠著的抱枕是我前女友買的。

三秒安靜之後兩人一起爆笑。

相處起來也不用端著——

@花花 剛跟男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倆人相敬如賓。

直到有一次,男朋友開著車突然說:我放了一個屁。

她當時突然就放下心來:我們終於是自己人了。

雙方可以不用占據對方的所有時間所有精力。

你先解決好你自己的,再來顧我——

四、

這些人不是一開始就這麼洒脫的。

也鬧過。

一個剛畢業的女同事,發現前任劈腿了,在酒店開了間房,喝了一瓶酒,摔了一堆房間裡的杯子,才大聲質問前任:

為什麼要背叛?

極瘋。

《浪漫的體質》里也有一段。

女生和大學時追求自己的男孩奉子成婚,結了婚之後男孩忽然說自己「不幸福」,他要離婚。

女孩抱著孩子,怔怔地問:「那我的幸福呢?」

對方答:「你的幸福,為什麼問我呢?」

下一秒,你就看著一個女生提著把鐮刀追出去了。

但好像我們只會為年輕時的幾段感情大鬧一場。

再往後,自己就會因為場面太過難堪而承受不住了。甚至會在冷靜下來後,討厭自己。

讀者 @楊不天真 撞見前任和另一個女孩搞曖昧時,是凌晨。

男生媽媽就睡在隔壁,但她還是一巴掌把他扇醒了。她被男生按在牆上,頭髮亂七八糟,一直鬧到凌晨 5 點,這些都被男生媽媽看在眼裡。

冷靜下來她就後悔了。

不應該這樣失態的,理智都沒有了。

後來才漸漸明白過來那句話是對的——

你的幸福為什麼問我呢?

應該問你自己啊。

五、

年輕是可以不在乎體面的。

但年紀越大,就越知道那份體面的重要。

我特別喜歡美劇《傲骨賢妻》的一幕,是丈夫被逮捕,前一秒還因為丈夫劈腿,和丈夫討論離婚細節的妻子在房間找了一條領帶給丈夫系好,然後對檢察官說:

「我不允許你們這樣羞辱我丈夫。」

邊說,她邊拿出外套,幫丈夫蓋上帶著手銬的雙手,陪他走出了家門。

大部分時候我們的感情不會這樣極端,但我們依然有維護體面的方式。

有個讀者說,在跟最喜歡的男孩分手時,就問了一句:「還能繼續試試嗎?」

他說:「還是算了吧」。

女孩安安靜靜掛了電話,沒有多說一句挽留。然後照常吃飯睡覺工作。

可能會在某個瞬間想起他,會揪心,會難過,但也會立馬恢復平靜。

自己體面,也會維護對方的體面。

會理智地選擇在對的時機說出分開。

讀者@Kimi,有段時間倒霉事情撞一起了——

父母離婚,公司裁員……每天躺床上悄悄哭。

他男朋友在一旁陪著,把她每晚哭完擦鼻子扔在床底下的鼻涕紙默默收起來,幫她投簡歷找工作,拉她出門散心。

等到 Kimi 慢慢好起來,生活步入正軌時,男朋友才說:「你應該感覺到了,我已經不愛你了。」

然後留下空掉的半邊衣櫥,離開了 Kimi 的生活。

給你,給我,以及給這段感情一份體面。

可能 20 歲時的愛情是:我只要你。

30歲的愛情則成了:我要你,還要臉。

晚禱時刻:

愛情不應該是一個是非題,而是一個選擇題——

選擇保持中等的濃度,選擇不讓愛情要你的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N2G-tG0BMH2_cNUgP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