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助您連板鯽!淺析「驚蟄」過後,鯽魚的4個改變及原因

2020-03-05   大王的釣魚日記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於公曆3月5-6日交節。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

都說早春好釣大鯽魚,但是由於氣溫較低,鯽魚的吃餌動作還較輕,有時對於我們看漂、抓口還是有一定困難!同時在北方的一些地區,早春鯽魚還多藏於深水區。在使用手竿作釣時,很難將其釣獲!大都還是採用橋筏或岸笩的作釣方式。所以說早春只能算能釣鯽魚,不能說是釣鯽魚的「黃金季節」

今日驚蟄

只有當驚蟄過後,氣溫明顯回升,水域近岸的水溫有了明顯上升時,才真正迎來春季釣板鯽的「黃金季節」!為什麼說驚蟄以後才算釣鯽魚的「黃金季節」呢?本文就從以下4點和釣友們探討一下

1:驚蟄後鯽魚生活習性的改變及原因

2:驚蟄後鯽魚覓食餌料的改變及原因

3:驚蟄後鯽魚覓食時間的改變及原因

4:驚蟄後鯽魚繁衍生息的改變及原因

了解了鯽魚在驚蟄後的這4個改變及原因,釣友們也便明白了,為何驚蟄後才被稱為釣鯽魚的「黃金季節」!同時也明白了,驚蟄後釣板鯽,如何選擇合適的釣點及作釣時間。

中魚

一、驚蟄後鯽魚生活習性的改變及原因

1:生活習性的改變

釣友們都知道,冬季鯽魚洄遊到水域的深水區,雖然依然開口覓食,但是其活動範圍和覓食範圍明顯變小,作釣時一般使用橋筏或岸笩。當早春來臨,氣溫、水溫有了緩慢的回升。這時鯽魚的活動範圍和覓食範圍,也慢慢開始擴展,但是也僅限於到離岸稍遠點,水位較深的斜坡、溝坎的下方,很少會到水位較淺的水域。不過在驚蟄過後,它們便會隨水溫的上升,慢慢靠近岸邊的淺灘區。不過前期水溫略低時,它們並不會出現在大面積的緩坡淺灘區!這時它們大多在坡度呈30至45度角,水位略深一些的小陡坡的中下部活動,只有當溫度出現偶而的大幅度上升時,它們才會在中午時分游至坡的中上部。所以這時作釣不屬要太淺,根據實際水域水深,控制在1.5至3米均可!隨氣溫、水溫的不斷上升,當水溫達到15℃以上時,鯽魚便會成群的出現在緩坡處。這時作釣水位不易過深,一般以2米之內最佳,甚至幾十公分不足一米的釣點,也會有很好的漁獲!

早春岸笩釣鯽魚

2:造成改變的原因

造成鯽魚生活習性改變的原因就是水溫!鯽魚為冷血變溫動物,自身不能改變體溫,只能依靠水溫的調節去改變,這也使它們變的對溫度變化非常敏感。長期如此,也就讓它們養起了逐溫和驅溫的習性,我們稱之為「趨溫性」!當水層水溫偏低,不適宜鯽魚生活時,它們便會結群尋找更適合生存的新水層。從冬季到驚蟄再到晚春,隨氣溫、水溫的升高,淺水區的水溫慢慢高於深水區。這時鯽魚也就慢慢由深至淺,游到近岸緩坡的淺灘區。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春釣灘」的原因!

大板鯽

二、驚蟄後鯽魚覓食餌料的改變及原因

1:覓食餌料的改變

早春我們作釣鯽魚時,最常用的餌料是蟲餌,其誘魚效果比商品餌料要好的多!可以說早春以前的鯽魚,對於蟲餌的誘魚效果,根本沒有抵抗力。但是驚蟄過後,隨水溫的升高,蟲餌的效果要慢慢變差,取而代之的是商品餌料的效果越來越好!鯽魚的覓食習性,開始慢慢的更偏向於商品餌。在餌料的味型上,也開始由腥香味向香腥、香甜味轉變。

開制餌料

2:造成改變的原因

造成鯽魚覓食餌料改變的主要原因是,食量和所需營養!早春以前,水溫偏低,鯽魚的活動量較少,覓食不積極!但是為了對抗低溫,身體消耗的體能又較高。所以這時它們喜食含動物蛋白較高、個體較小、容易吸食的蟲餌,儘可能把發次覓食後的能量最大化。但是驚蟄以後,水溫上升,水生物增加。這些水生物足夠鯽魚補充蛋白質,相對它們便更偏向於商品餌料。

餌料的霧化狀態

三、驚蟄後鯽魚覓食時間的改變及原因

1:覓食時間的改變

早春作釣鯽魚,在出釣時間上,我們一般多選擇,早上8點以後至下午3點以前。這段時間,相對氣溫、水溫較高,鯽魚的活躍度和覓食積極性要大一些,相對來說魚口要好!另外這段時間出釣,我們也相對舒服一些。不過最近很多釣友反映,早上10點以前魚口很好,過了10點魚口變差,甚至停口了!其實這並不是魚不覓食了,只是鯽魚偷偷的改變了它的覓食時間。從驚蟄往後的日子,除陰雨天或刮北風的降溫天降外,鯽魚覓食最好的時間是在早上10點以前或夜晚,中午和下午魚口會慢慢變差!

晨釣魚口好

2:造成改變的原因

造成鯽魚覓食時間改變的主要原因,是水溫差和水溶氧量!驚蟄以後,氣溫越來越高,中午和早晚的溫度差較大。早上10點以前,水面受陽光照射不強,與水底的溫差不大。另外水溫較低,整體水溶氧量要高一些!這時鯽魚的活躍度和覓食積極性較高,所以也就好釣一些。10點以後受氣溫和光照影響,水域表面溫度快速上升,與水底形成一個較大的水溫差。鯽魚在「趨光性」的作用下,便會離底上浮到水溫較高的中上層。同時中上層水域因溫度較高,導致水溶氧量偏低,這時鯽魚的活躍度和覓食積極性都會下降,甚至出現閉口、停口現象!給人一種懶洋洋「曬太陽」的錯覺。(這段氣溫、水溫、水溫差、溶氧量之間的關係,寫的有點簡單,感興趣的釣友可以看一下我昨天寫的)

午釣效果差

四、驚蟄後鯽魚繁衍生息的改變及原因

1:繁衍生息的改變

在第一節鯽魚的生活習性上,我們簡單分析了「春釣灘」。但是隨水草、荷花、蘆葦的成長,鯽魚往往會離開淺灘,更偏向於這些地方,多會處於它們之間。還有就是與大水域連按,水面雜亂無章的小水域。這些地方由於水面較小,有機物、浮游生物較多,並且水深合適,往往又有水草、蘆葦、雜草、障礙物之類,也是深受鯽魚喜歡!

2:造成改變的原因

春季鯽魚喜歡躲在水草中的最主要原因是產卵,繁衍生息!鯽魚產卵後,魚卵必須粘附在水草等水生植物上才能卵化。同時茂密的水草,也能保護魚卵。另外驚蟄過後,水草生長速度快,為鯽魚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場所,也是躲避天敵的天然屏障!同時水草釋放出的氧氣,使它周圍的水溶氧量較高,更適宜鯽魚生存。另外水草叢附近多小蝦、浮游生物,水草嫩葉、昆蟲等,能給鯽魚提供豐富的天然食物。所以說春季鯽魚更喜歡水草、蘆葦等水生植物及雜物多的地方。

淺灘靠水草,春釣魚口好

本文總結:

通過對鯽魚在驚蟄後4個變化的分析可以看出:驚蟄過後,鯽魚無論從生存習性還是覓食習慣,它都是會靠近岸邊淺灘或水草叢的。同時也分析了春季作釣鯽魚的餌料及時間。

總體來講,春季野釣鯽魚是比較容易的!但是驚蟄過後,魚兒也要進入繁衍生息的時候!在此呼籲釣友們:小魚、母魚、籽魚請放流,帶走的僅供一餐便足矣!為以後有魚可釣,切不可多貪!最好在這特殊的時候,祝廣大釣友們:健康平安

最後漁獲



我是大王的釣魚日記,原創手寫不易!如果您看完覺得有點意思,煩請加個關注。更多更好的釣魚問題及視頻,期待與您探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