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個問題:身邊有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其中一個回答令人印象深刻:
「我不相信有一張刀子嘴的人會有一顆豆腐心,就算有,那也是硬梆梆的冰凍豆腐,可以砸死人的那種。」
深以為然。
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
「我這個人就是說話直,刀子嘴豆腐心,你不要往心裡去啊!」
我特別想對這樣的人說:你不是說話直,你就是壞,如果真的是「豆腐心」,那怎麼會不考慮對方的感受。
刀子嘴表面上看似沒心沒肺的幾句調侃,事實上就是一種無形的語言暴力。
創傷心理學研究顯示,言語上的虐待無異於靈魂的謀殺。
電影《萬箭穿心》中的女主角李寶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她是城裡人,下崗之後以賣襪子為業,丈夫馬學武是「鄉下人」,國企職員,即使這樣,李寶莉還是優越感滿滿。
丈夫請搬家工人進屋抽煙,李寶莉當著別人的面破口大罵:「煙不要錢,汽水不要錢,真是賤」,明明是想節約錢好好過日子,話一出口卻像刀子一樣直戳心窩。
在她長期的語言暴力下,馬學武出軌了,出軌原因是女同事在他生日那天說了一句「生日快樂」。
後來在李寶莉的舉報下,馬學武被降職下崗,最後選擇了自殺。
生活中,那些看似無傷大雅的批評和指責,其實都是一種語言暴力。
說自己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其實都是刀子心。
我們常常會無意識地把溫和的一面展現給外人,卻把「刀」狠狠扎在最親密的人身上。
電影《新喜劇之王》中,女主的夢想是當一名演員,可在父親眼裡,她是爛泥扶不上牆。
父親常拿如夢和她的髮小比較,數落她沒有穩定的工作,整日被虛無縹緲的東西迷得瘋瘋癲癲。
有一次趕去參加父親的生日宴,為了演戲只能頂著死屍妝回去,結果被父親大罵:「永遠不要再回來!」
主人公雖然一直堅持自己的夢想,可骨子裡卻卑微至極。
《小王子》中說:「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語言,一句話可以讓一個人的心情跌入低谷,一句話也可以讓一個人重振力量。」
綜藝節目《少年說》,女兒大聲的向媽媽控訴,「你怎麼總是拿我跟其他同學比較,為什麼我的努力,你從來都看不到?」
母親說:「我一直在不斷打擊你,因為不打擊的話,你可能就有點兒飄。」
女兒抹著眼淚,再一次說:「你們老是在這裡打擊我,我就一定會覺得自己很差」。
父母對子女的刀子嘴豆腐心,傳遞給孩子不被愛、你不行、你好蠢的負面信息。
有時候父母自以為是好心,實則是扎心。
事實上,從沒有什麼刀子嘴豆腐心的說法,所有的刀子嘴都是刀子心。
蔡康永曾說過:你說什麼樣的話,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僧人教弟子要好好說話,於是拿出幾顆釘子,對弟子說:「你去把這幾顆釘子釘在樹上。」
弟子照做,把釘子釘在了樹上。
接著僧人又說:「你去把釘子取下來。」
弟子費了半天勁,用各種工具,最終才取下了釘子。
僧人指著樹上留下的痕跡說:「釘子是拔出來了,但樹幹上留下了深深的傷痕。」
世界上對別人最深的傷害永遠是語言,當我們對別人出言不遜的時候,也就是把釘子釘進了別人的心中,而且這樣的傷害永遠無法彌補。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刀子不扎在自己身上,自己永遠都不會感覺到疼。
所以,別總拿「刀子嘴豆腐心」當成你傷害別人的免責理由,真正懂得維護親密關係的人,往往都有一張「豆腐嘴」,會好好說話,會用心交流。
最後,請善待親人,不管是妻子、孩子,還是父母。